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出一种平凡而又不可企及的美,纯粹而纯朴,仿佛那些烟火气都是干净纯洁的,没有一点人为的痕迹,天然就是一幅山水画,令人心驰神往。我们既可以用心欣赏,也可以闭眼冥想。这是他的心中的理想和向往,应该也是他返璞归真以后的真实生活状况。诗文如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五柳先生陶渊明弃官隐居后,远离喧嚣和红尘,寄情山水,回归乡野,在世外桃源 找到了灵魂的安放地,在曼妙神奇的大自然中,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活出了精神上充盈和心灵上的自由。从而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口碑载道的田园诗词歌赋。
读书学习的目的是“学思悟行”。我们学道,是为了悟道和上道,在人生的道路上,把握好规律规则,实现目标、提高境界,知道边界,不碰红线。我们欣赏陶渊明的作品,同样有一种涤荡灵魂、净化心灵、过滤思想的效果。古代好多文人墨客都是通过回归自然,融入天地,在山水间治伤疗伤,实现自己的理想,体现自己的价值,达到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那些流芳千古的伟大人物,首先具有伟大的人格,人格魅力无可企及;那些伟大的作品都是建立在人格伟大的基础上,作品的影响力无与伦比。
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应该适当控制节奏,不要太快了、太忙了,不能太急了、太飘了。积淀沉淀、淡定从容、净化过滤、回头回看、回想回忆对我们太重要了。
不是每一个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人都能出思想出作品,但每一个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人都可以平静安静,看似平凡平庸,实则内心富足充盈。寄情山水,不一定能够养家糊口,但寄情山水是为了更好的养家糊口,在闲情逸致中,净化思想,启迪心智,厚积薄发,超凡脱俗。
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不是逃避和逃离,也不是消极和悲观。恰恰是一种积极的状态,以静制动、柔弱胜刚强。治愈自己最好的办法 就是走进山水间,享受慢时光的美好,吸收大自然的能量,感受极简主义的快乐。它更积极的含义是精神的回归,是心的回归。
四季轮回、岁月更替。春日的阳光雨露、夏日的蓝天白云、秋日的色彩斑斓、冬日的一抹暖阳,补钙补气、补身补心。大自然有无限的能量,走进自然、亲近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就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最高境界,才能进入人类最可持续发展的最好状态。
一一2023.1.10日凌晨 雷亚雄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