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家简介】
杨晓雁,楹联翘楚,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辽宁省互联网协会诗联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建平县楹联家协会副主席。诗、联、赋在全国赛事中获得数百项等级奖,有数十副楹联在全国各地的书院、寺院等风景区、名胜古迹镌刻悬挂,2010年出版《雁翎集》一书。晓雁与我相识于网络同坛执版,交谊至今已十年有八矣。目睹其联路历程,钦佩其才情和取得的成绩。佳联累累,岂是寸篇可言?今择其楹联十副,管中窥豹,试作赏析,还请方家斧正!
山庄
行藏随我意,贮一堂柳月松风,且读且耕,也学深山归豹隐;
否泰奉天时,倚半壁流泉飞瀑,濯缨濯足,但凭活水作龙游。
【赏析】此联透射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和向往。“贮一堂柳月松风”,不必奢华,远离喧嚣“且读且耕”,自在行为,“行藏随我意”,亦如深山归豹作隐,无拘无束,何其清净,何其乐也!“否泰”自奉天时,“倚半壁流泉飞瀑,濯缨濯足,”好恶尊卑均由自取,随遇而安,扬清濯污,似游龙戏水,随心而为,岂不快哉!全联反映的是一种洒脱、闲适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
八大山人纪念馆
天边孤月,槛外寒云,剪一窗疏影清光,犹在梦中温旧事;
白眼向人,素心入世,涂几笔残山剩水,且来醉里忆前朝。
【赏析】八大山人为明宗室遗少,中国画一代宗师,明亡后削发为僧,遁入空门。为寄托怀明痛清之心情,常画些残山剩水,伤心鸟,瞪眼鱼,籍以抒怀。此联,正是从这两方面入手,上联 “孤月”、“寒云”、“疏影清光”,点出孤寂清冷之境况;下联“白眼向人”、“素心入世”,以自对的手法写出苦恼郁愤,不泥成法之笔意,“涂几笔残山剩水”尤为精到。双结一个“梦中”一个“醉里”,将故国伤情演绎极致。全联情景交融,关联紧密,自然流畅。
凤翔山景观亭(景区镌刻悬挂)
山不言高,可抱虚怀容凤举;
亭何须大,但通幽径待人来。
【赏析】“山不言高”有刘禹锡陋室之遗风;“亭何须大”有郑板桥雅室之风韵。凤翔山并非雄伟,然“虚怀”可容“凤举”;亭自无须大,“曲径”通幽处,自引游人来。“虚怀”表山谷之胸襟;“幽径”表园林之静雅。虚实相生,相得益彰,反映出一种洒脱、舒适的人文情怀,雅致、清巧。
济宁玉堂酱园
名扬塞北,味压江南,馨香百载齐烟老;
闻以生津,食之惬意,酱菜一堂鲁地春。
【赏析】济宁玉堂酱园,是一家有着28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生产的各类酱菜南北风味兼有,历来受人们的喜爱,名播海内外。故有“名扬塞北”、“味压江南”之句,“馨香百载”则衬出字号之老。“齐烟”用词出彩。下联句中自对,以“生津”、“惬意”,道酱菜之味美,“一堂鲁地春”则反映酱园的继承与发展,如春天般的欣荣。全联气韵贯通,意味自如。
濯水廊桥钟楼(景区镌刻悬挂)
谁振唐钟,扬古镇遗风,声归缥缈群山外;
桥横野渡,共长河皓月,影在潺湲一水间。
【赏析】重庆黔江濯水廊桥,被誉为"世界第一风雨廊桥。一座廊桥,联通传统与现代,涵盖黔江濯水的历史文化。“濯河怀远”、“唐钟长韵”、“彩虹伏波”、“蒲花飞龙”,是廊桥的主题景观。上联起首一问“谁振唐钟”,引人入胜。“扬”古镇遗风,却是“声归”缥缈群山外。意蕴悠长;下联“桥横野渡”、“长河皓月”,道出“影在”潺湲一水间的廊桥之美。作者将自身融于濯水天地,追求一种“天人合一”、“超以象外”的审美意蕴。
普救寺
观天边月色,照满树梨花,此夜犹溶上院;
问寺外钟声,传一帘鸳梦,何时再到西厢?
【赏析】济宁普救寺,是与被誉为“天下夺魁”之作的元·王实甫《西厢记》相关的所在。“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上联领“观”:“月色”、“梨花”、“上院”,在月夜下溶为一体,给人以静谧、浪漫的视觉美感享受,道出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下联借“问”:“钟声”、“鸳梦”、“西厢”,借一个“传”字,给人以对爱情的憧憬与遐想。则反映出张生所借宿的“西轩”和《西厢记》的故事情由。“鸳梦”当为联眼。全联以浪漫的手法咏景抒情,情景交融,演绎了《西厢记》的浪漫故事。景胜而意美。
秦淮夜游
我欲不归,赏其碧瓦朱甍,堪怜烟雨六朝梦;
心驰所往,偕友低吟浅酌,不负秦淮四月春。
【赏析】“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秦淮河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 两岸灯红酒绿,风光无限。“十里秦淮”承载了南京城悠久的人文历史,历代无数诗人来此游玩都留下诗篇。来这里就是寻踪问古,感受“水光潋滟秦淮柳,浆声灯影画中游”的意境。作者想来是在游过后发出的感慨。起首一句“我欲不归”,便牵引了读者的好奇心。然后倒叙“不归”的缘由。之所以“不归”是因为流连忘返,留恋那“碧瓦朱甍”所衬映的“烟雨六朝梦”。下联“心驰所往”,偕友来游,大家沉浸在灯影摇曳、水气氤氲的秦淮河月色中,因而引发“浅吟低唱”,故有不负“四月春”之感慨。此联意境优雅,文辞佳丽,形象地刻画了徜徉于秦淮美景,流连忘返之心情。
文天祥
起兵于累卵之时,振臂以呼,是为君臣,更为家国;
守节于覆巢之下,舍身而去,孟曰取义,孔曰成仁。
【赏析】文天祥,是宋末最著名的抗元民族英雄。忠鲠不屈,千古忠烈之臣。在国家处于危难,朝中多有妥协议和声之时,力主举兵亲征御敌,以身殉国。故有上联“起兵于累卵之时”之感慨。“振臂以呼”,即是为尽君臣之责,更多的是家国情怀。下联“守节于覆巢之下”,道出被缚后坚贞不屈,宁死不辱的义节。“舍身而去”,以身殉国,亦是“成仁”,亦是“取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句,见文天祥临终在衣带上的绝笔。全联以铿锵的语句,表现出文天祥志节昭灼,浩气凛然之英雄气概。
杨玉环
当年帐暖,此日心凄,怜一缕魂幽,离君犹做霓裳舞;
盛世红颜,乱时祸水,待三春草碧,祭我有劳马驿坡。
【赏析】杨玉环,是“红颜祸水”的典型代表。盛世宫廷,“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江山破败,“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上联:“当年帐暖”,即化用于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帐暖”,以至“君王不早朝”之典;“此日心凄”表马嵬坡前“君王掩面救不得” 之凄情。今昔对比,以发感慨。犹怜那离君的最后一缕幽魂,亦像霓裳舞。此喻出彩!下联“盛世红颜,乱时祸水”亦做评议之句;“待三春草碧,祭我有劳马驿坡。”此结颇有深意。待清明时节,可曾还有人来祭我?如无人来,则只有劳马驿坡相陪了。“马嵬坡”另有“马嵬驿”之称。从平仄用字上考虑,作者使用了“马驿坡”,亦通。
致祖父
两盅薄酒,总是淡饭粗茶,恁勤俭这般,醒世良言常律已;
九秩高龄,从来宽心静气,问慈悲何故,容人雅量本无他。
【赏析】这是一副反映高龄老人生活习性、态度,长寿之道的对联。上联以“两盅薄酒”、“淡饭粗茶”、“勤俭”,反映老人俭朴无奢、朴素自然的快乐生活方式;下联“宽心静气”、“慈悲”、“雅量容人”反映老人的修养和品德;这一切都来自于“醒世良言常律已”的修身之果,而无他故。九秩高龄,还能“两盅薄酒”相伴,这就是人生的态度和乐趣所在。此联道出了一个无奢是福,平和是福,宽心是福老人的乐观修身养寿之道。既是醒世之语,亦显孝道。为作者有如此健康高寿、乐观的祖父点赞和祝福!
2022年12月20日
姚永安赏析于辽东逸云轩
【赏析人简介】
姚永安,字康和,号逸云轩主,辽宁抚顺人,九三学社社员,黉门退士。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浑河诗社创建人兼社长,中华诗词论坛【辽宁诗词】版顾问,《浑河诗潮报》《浑河清韵》微刊总编等。网络筑坛结社,致力弘扬传承中华诗词楹联文化十年有余。曾历任中华国粹对联网校副校长、辽宁省诗词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楹联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诗词研究会副秘书长等。多次担任全国征联(征诗)大赛评委、终评委或点评嘉宾,主编出版《醉庐吟草》等三部诗文集,有部分楹联作品被多家庙宇、园林镌刻悬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