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人生
作者:清荷轩主翟卫东
记得年轻时读鲁迅杂文,有一句衣着小事不可等闲視。说这衣服不可随意穿是有讲究的,故古人有以铜为镜正衣冠。虽然后来有了衣冠禽兽的贬语,可人们还是很注意衣着的。

按咱中国人的习俗,大喜之日必以红为主,故有中国红之说!大红曙红珠红紫红等不同红色衬出的不同的味道,如粉红就常让人联想桃红柳绿,且有嗳意。而大红则喜庆味浓,大婚之日,中国人是以红为主的,意味家庭红火,日子红火,大吉大利,红被子红盖头红灯笼红对联,把个新家衬的一片红火,令人羡慕。
可借这些年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人们的审美也出现了大问题,虽说穿衣戴帽个人所好,可偏激的,变态的审美实在令人不解!

如乞丐装,全白色,都是有失审美主道的。东方人咱中国白事是穿白的,故为白事,可有的不分场合,人家喜庆也穿一身白色入进,不仅犯忌也有`咀咒人家之意。但穿者并无其意,只是无知而已!

如今人把各奇装异服当个性也是一种活法,别人说三道四似乎不该,可做为华夏龙人却不能不知。有一次,我给女职业径理人讲过一堂课,其中说到衣服审美,如今天的女人仙觉得高档的衣料,其实很一般,真正的衣料还是绫罗绸缎,棉的也很好了,穿着舒服!做为桑蚕大古国,我们的纺织娘们曾为人们提供了多少好布料?

盛唐之时,飞天之衣,飘飘如仙,岂是当今矿泉瓶子织的衣相比??物质的发展并不是越先越好。有些东西随着历史也丢弃了!比如人的审美灵性,看什么美?往往不对。孔子说五色令人目盲。美的色彩一定是有意义的,形态也重要。比如花五颜六色,捆成一束可送人,你扎成个圆圈试试送人?不揍你半死才怪!所以,中华文明五千年有无数珍宝,无数能工巧匠创造了无数的美,有的还己失传了。好在人们注意了传承发扬,我作为市非遗文化顾问,对于古人的东西便加关注,有时还会多参与一些活动,提升活动质量。如我的书画创作,我是很注重古人的书画境界和风格,从芥子画谱到书谱等名人名作,观摩细临!

临摹古人得高趣,别出新意成一家。成一家很难,但师百家而不泥也是可贵的。有师承好,没师承师百家也可。有人常问我老师是谁?我当然有老师,且名头很大,我只是怕丢老师脸而已!所以,我常说技长我者皆为吾师也!有时学师也要根据个人兴趣个性去学,不可死学,更不可硬学,有时会因师而瞎,这也是不愿收徒原因,不能误人子弟。可以指导,可以教,我不让拜师,怕限了人家才华!所以,当今审美己成大问题,必须到历史长河中去寻找智慧!我说古代女人穿拖地衣,地不卫生能行,那一定是个盛世!

今天淡这个话题并非限人自由而是让年轻人更好的打扮自己,使自已更美。如描眉口红耍适度,不要把自已画了聊斋中的人物。还有发型,有些书画家绑小辨,留长发,由道家耒由,不亦说乎。并非艺术不够头发来凑的异议。社会在发展,人们希望出新出奇从博眼球,无可厚非,只是耍使自己更适于环境而已,适者生存吗!如男的应穿阳刚一点,性情更雄性一些。女的更柔美_点,淑贤一些,方可当得东方男女之名,华夏龙风之称。不可污了我们大气䠙薄的大龙帝国子民之美名!当四海来贺,五洲来贡之时,我们方可拿出个样子让人不可小瞧!否则,吃穿不讲究,行为无礼仪,男女无人伦。

新春即将到耒,贺岁即将开始之日,愿我们的日子朴素不失优雅,我们的交往恭敬而不失尊严,我们年饭华丰而不失俭朴。提高审美过个好事,万事大吉!壬寅冬雪后。
(翟卫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