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书房情缘
文/李玉清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我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居住楼房不到百平米,房屋专门腾出一隅作为藏书处,虽然只有几平方米的面积,但上千册图书,却地放在两个大小不等的书柜里。有的书书页已经泛黄,标明它出版时间很久远;有的书还散发着油墨的芳香,标明这书房是它的新居。“老中青”几代图书汇集在这里,虽不能说我每天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但可以说这些书恰似一条知识的小溪,浇灌着我的心田,使我的人生之旅变得潇洒而从容。

一个人在陋室书房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与追问,人生的修养积累与阅历从何而来?我面对着一隅书房,虽有几许冷清,但书海的魅力总是让我不禁茫茫文海的熏陶。“书是崇高思想和金色心境神奇的记忆,是颤抖着吐露人生海洋秘密奇妙的贝壳,是梦幻的蜂窝,是知识的果园,是智者跳动的心井然有序,是储存历代盛世甜蜜的瓮,是永远歌唱着幸福愉快生活不朽的夜莺。”这是一位哲人的论述,但我想还不止于此。我读哲学书。哲学是研究普遍的、基础问题的学科,包括存在、知识、价值、理智、心灵、语言等领域。它与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于哲学有独特的思考方式,所追求的是一种普遍的真理。读哲学书使人聪慧。人生在世,想大彻大悟,对人对事都搞得明明白白不大容易,但活得潇洒和温馨也不太难。在商潮滚动,开放更加深入的时代,浮躁的心理,永不满足的奢求,把人搞得很累、很烦,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如果能静坐桌前,认认真真地读几本哲学书,就会把用钱去丈量世界,变成用心去感受世界。这时就会发现世界原来是一条充满欢乐与苦恼的大道,而我们只不过是来去匆匆的过客。我读历史书。读史书,汲取前人的精神涵养,领悟前人的得失教训,将更有助于使我们真正成为有思想、有修养、有品性的人。人们无需焚膏继晷地去苦读《二十四史》,一本《上下五千年》就让人明白了历史尽管浩繁卷帙,其实也尽在一页之中。时代的嬗变,朝代的更迭,犹如潮汐,时涨时落。芸芸众生与圣贤达官都是激流翻滚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泥沙,用不了多久,都会沉积在历史长河的河床里。名和利曾令一些人昏昏然,苦苦追求。其实名利不过是过眼的云烟。名是奋斗的结果,但决不是奋斗的目标。利,人之所欲,但只有财富却并不能使人幸福,与美好的精神世界相比,财富不过是个丑陋的乞丐。我读文学书。要知文学是具体的、生动的、接地气的、有温度的。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风景甚美;每首诗都是一幅画卷,色彩纷呈。读文学书能净化人的心灵。世间处处有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书中处处有美,只是缺少能够领悟美的心灵。文学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能反映出人类社会的绚烂与辉煌、邪恶与污秽。明月窗前或风雨灯下,一卷在手,就可阅尽人间。世界好复杂,人类真多情,喜怒哀乐,杂糅其间。文学书能拂去障眼的阴翳,让你把世界看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经常与书中的人物谈心、沟通,就会使自己犹如一叶轻舟,荡入无比宽阔的海洋。读文学书,其情绻绻,其乐融融。心灵在读书中得到慰籍和净化,生命也会得以升华和超越。

我乐于读书,但读书只是我的爱好。读书能让我从乏味中得到快乐,从快乐中学到知识。因为书是知识的海洋,快乐的源泉。正因如此,所以我没有“囊萤映雪”的劲头,也没有“绿满窗前草不除”的情趣,只是兴趣所致,随便翻翻。我什么书都能读进去,读什么书又都能走出来。所以每当我坐在一隅书房处,拿起一本书,无尽的情思就随着书,如同一只放飞的白鸽,穿越了时空,在浩瀚的蓝天里翱翔……此时身外的灯红酒绿、鼓噪喧嚣都恍如隔世,我的心像被山间澄澈的泉水濯洗一新。“书室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书房、书海不仅是一种记忆,也是育己育人的一盏明灯。我爱读书,它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与书籍的情缘会绵延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