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后的失落》
文/李绵玉随笔

年,轰轰烈烈而来,又悄无声息而去,千家万户的团聚,又满目泪流的分开。时间虽然短暂,处处充满着家的温暖, 老妈备了一桌桌好饭,爸爸拿出了陈年老酒,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相聚虽然短暂,却有多少亲情温暖。

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情感。人们经过了春夏秋冬,劳累了一年,到头就盼过年,年有那么多的内涵,人们从千里之外坐上飞机,火车,大巴或自驾,有的骑着摩托车组团,从祖国各地回到自己的那个温馨的家园,相聚相拥相抱热泪盈眶,走亲访友,此情此景,让每一个家庭都充满了家的温馨,充满了年的味道,特别是乡村不时传来的鞭炮声声,越过山村,越过了云顶,窜天猴的尖叫二踢脚的的爆响,犬吠声,鸡飞鸭跑,交织成年味的交响曲,这就是过年了,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今年元夜时瑞雪兆丰年。预示着明年又是个好年景。

老爸用手数着初一初二初三……,老妈看着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心里不知道有多甜,发红包给压岁钱,真是其乐融融,转眼一周过去了,中国年中国心真的牵动着亿万人民的情感神经。
年就这样的过去,分别就在眼前。初七开始上班了,假期如期而过。
年又是新的奋斗伊始,年寄托了梦想,又开启了新的希望。多少梦想和希望,而今迈步从头越,去谱写新的篇章。

几天暂短的相聚,又要分离,孤独的老人送儿在路口,望着远去的孩子,泪痕挂在苍老的脸上,虽然希望孩子们出去奋斗,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强,但是每个老人孤独的心有谁能理解?谁不想儿孙满堂在膝前?谁不想家家户户天天都在过年?可是孩子们有事业,哪能都留在身边,望着儿女模糊的身影,和远去的车辆,心里五味杂陈,每一辆车的后备箱里装满着家的味道,一只鸡,一点肉,一把干菜一袋苞米碴,这是爹妈的心,城里买不到的农村产品。

年后的那个老房,应该还在冒着炊烟,那是剩下的双亲,还得为孩子守候,望着农村一排排的房子,和断断续续的缕缕炊烟,昭示着那份乡愁还有人在守候。一家一户就那么几个孤寡的老人,在村中留守,几乎要走空了的乡野,上了年纪的老人才是村屯的守护神。他们在守候着那个家,他们在燃烧着自己,他们要继续耕种那份田,还要靠辛勤的劳动赚回一点点辛苦钱养老钱。

在过去,每个村落都有一二百口人,现在恐怕就是剩下三四十个老人和留守儿童了,有谁还记得?过去劳动男女青年一排排一行行‘扛着锄头唱着歌,处处充满着生机,充满着希望。现在一家一户,看到只有老人们苍老的身躯在乡间行走。假如这帮老人渐渐的老去了,那么农村就会变成一片寂寞的山村,多少个房子将成为废墟,人口的老龄化,年轻人生育的心理压力,社会人口减员突出展现在当今社会,一年又一年的老龄化,一年又一年的自然减员,这一切一切又让我们有多少沮丧和失落。 往事如烟,让人们平添几分惆怅。
2023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