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大众文苑
2023新春诗会
第六辑(春节特刊)
总第十二期


本期作者:彭珍海|邢剑君|唐朝小雨|杨国堂|张建刚|季风|康雪|于智慧|段建勇|王胜亭|孟胜利|王明雪|老胡杨|钟永星|梁银
向春天出发
文/彭珍海
聆听过新年的钟声
铺展开崭新的诗笺
带着春天的祝福
迎着浩荡的东风
我们,向春天出发
临行总是依依不舍
出征是为了更好的明天
只希望岁月温柔以待
青春永远炽热
和煦的春光里
拥抱真诚的希望
淡淡的花香
氤氲着春天的诗意
每一次出发,都为了
实现宏伟的梦想
每一次出发,都为了
踏上美丽新征程
每一次出发,都为了
遇见更好的自己
向春天出发
带上愉快的心情
带上灿烂的阳光
珍藏浓浓年味,憧憬美好未来
铭记彤彤灯火,奔赴峥嵘岁月
最好的人生,永远在路上……
光禄山乡愁
文/邢剑君
又开始背井离乡了
山脚下的高速连接线
满车满车载着里庄口音
如同一瓣瓣飞动的白云
怀揣起这袅袅炊烟
光禄山也儿女情长
几片杏林,要挂上新蕾
山上果园,也要开出新花
春天,我们搬开心头石头
又压上一块
生活如此轻松而又沉重
似乎昨夜的宿酒未醒
还留有家乡的味道
连同道别的招呼
也醉意朦胧,春寒料峭
我们只是飘忽在城市
与乡村间的片片雪花
年好过,一掰指头
就攸然而过,我们背起故乡
出发,春节多像烟花
闪亮后,迅速散作记忆碎片
为这苍茫的光禄山
留下一地乡愁
村庄
文/唐朝小雨
把猪肉腌起来,分给三百六十五个日子,每天香一点
把灯笼挂起来,让团圆和喜庆,热烈一点红火一点
把雪地留下,让回家过年的人和离开的人,都踩下洁白的足迹
至于麻雀,鸡鸭,就不用管了,怎么开心就怎么叫吧
至于村头的老榆树,早成了神,你不要以为它微信都不会发
正月初一大拜年
文/杨国堂
引
在农村正月初一
拜年的风俗
已刻在灵魂的记忆里
新年的魅力
踩着五更的炮声
驾驭七彩祥云
来到人间,流传千年的
民俗文化,在春节里
在民间爆燃
纵使千里之外的
乡愁,也要赶着脚步
回家过春节,大拜年
一、敬天地
除夕,焚香摆案
上供肉菜、面点、瓜果
奉迎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
还有各路神仙
正月十五恭送回宫
点燃的香火连夜不断
点亮了红红火火的新年
清晨的村庄
从昨夜的醉梦中醒来
此时,燃放的鞭炮
如大海一样沸腾
光彩耀天,扮靓晨星
敬告天地
得知,举行新年祭祀
如此地庄严隆重
全家老少,穿戴一新
面向神位跪拜
虔诚地感恩,祈祷
新的一年新光景
实现所有美好的心愿
这是百姓最朴素的信仰
敬畏天,敬来了青山绿水
感恩地,才有这五谷丰年
这也是新时代的呼唤
仿佛听见了,天地人的
和谐共鸣,命运一体的交感
二、跪父母
新年的黎明
和妻儿像羔羊似的
给父母磕头拜年
跪拜养育之恩
笑脸如桃花
也难回馈父母
报答一个灿烂的春天
这一跪,膝下
生春雨,滋养
家教家风家训家运
满院生辉,万事兴旺
这一跪,脸上
春风荡漾
让孝敬老慈爱小的温暖
呵护根苗茁壮成长
三、拜长辈
当晨风,把空中烟花
吹散,集结起来的
本家的弟兄、妯娌
挤满,大街、小巷、庭院
疾步,走在黎明
带着美好的祝愿
身披,灯笼的火红
手捧真诚的祝福
在春联里,向乡亲们作揖
在窗花里,给祖辈、父辈跪拜
齐声高颂,拜年啦拜年
这一拜,春风含笑
传统文化的良好风尚
将扬起礼仪之邦的新波澜
四、祭祖先
村里,拜年的气氛淡了
田野上,上坟的人们
举行仪式
严肃而庄重地祭祀祖先
迎着清新的阳光
带着沉重的思念
心念地下的亲人
俯首跪在前坟
摆上瓜果、糕点供品
敬洒白酒点着纸
说着吉言
把无限的哀思
寄托给缕缕青烟
让离世的家人,有知
后人牢记着祖宗
不忘一起过年
再点燃响炮
向天堂里的亲人
声声报平安
传承和风惠及子孙
初六夜感怀
文/杨国堂
初六的夜空
那么明,那么静
仿佛让人都能听见
星星,在清凌凌的天河
戏水的笑声
五九天的风
那样的柔,那样的轻
也能把一媚月
吹柔,揉和成
一弯玉弓,张挂在西天的半空
是谁?让这夜来风
吹红,一盏点亮的心愿
冉冉升起
放飞的孔明灯
这盏灯
恰似一支红闪闪的火箭
想要搭乘,飞到
神话里的月宫
去看看,独舞长袖的寂寞嫦娥
捎去凡间的年味,一片火红
是想,把月宫玉兔捣好的灵药
射向病毒新冠,医治人间的疫情
还是问候,月上的玉兔车
探索的脚步,留下的清晰身影
夜如,如此美好
就让一个个美丽的许愿
飞向太空,都能顺顺利利
摘取属于自己的那一颗星
2023.1.28
大河之歌(组诗)
文/张建刚
1、骑自行车穿越母亲河
春日风和
蓝天之下,我骑成一个立体的“众”字
耀眼成一朵春花,光芒四射
如果让小学生组词
能组成“大众、群众
众人、众多、出众”……
如果再用这些词造句
能造出许多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热爱春天的句子……
飘飘然如唐人贾岛骑驴推敲
怀揣一颗畅游天下之心
不求众星捧月,只愿单骑滹沱
2、春水滹沱
是春风的手抚摸蓝了母亲河
还是春风的手抚摸蓝了这柔波
当母亲河向我捧出一面明镜
让我照一照
照得春天的我,眼明心澈
如果把目光放远一些
照得千里河堤扯一条蓝索醉卧草坡
如果再把目光放高一些
照得蓝天白云和长河白鹭上下一色
3、滹沱河的弯
都说母亲河有九曲十八弯
尽显千年柔美的身段
这九曲十八弯
曲曲有故事,弯弯有厚篇
在一条河流流淌的史集里
有“长河落日圆”的章节
也有折戟沉沙的片断
有渔家女争渡的故事
也有男子汉搁浅的辛酸
打开来,深读到母亲河的痛点
这九曲十八弯
曲曲有色彩,弯弯有壮观
在一条河流连绵不断的画卷中
既有朝立潮头的豪迈
也有渔舟唱晚的不眠
既有延揽停靠旳渡口
也有怀抱奔放的堤岸
打开来,尽展浩浩东去之新容颜
曲中有伸,弯中有转
4、骑车跟母亲河并行
骑自行车跟母亲河并行
一路东去,丈量其奔放之远
午后的阳光摊开一幅明媚的画卷
我和母亲河同时画下两条曲线
一条是母亲河的蓝色曲线
一条是我的红白相间的暖色调曲线
这两条曲线,一条蓝得醉人
一条色彩斑斓
母与子,共同画出相向而行的春天
5、水声像母亲呼唤我的乳名
坐在母亲河边的一块大白石上
蓝色柔波一簇簇向我脚下涌来
涌得我一波又一波心暖
细微的水声,像母亲在傍晚
轻轻呼唤我的乳名
我醉如河中的那几只灰黑色的水鸟
一会儿扎猛,一会儿又探出头望风
那神情像小时候在母亲河玩水的我们
赤溜溜的,一口气能扎出几十米远
比泥鳅还快,还滑,还精
2023年1月28日记于滹沱河。
走,看柳去
文/季风
走出村庄,一并带上
那三千烦恼与忧郁,准备
随放飞的纸鸢,抛向九霄云外
不必抬头,柔软的柳丝已摇曳眼前
若细细听,缕缕风声
似乎在诵读柳芽点点的诗文
河堤的阴暗处,谁的泪光在闪烁
零零碎碎的雪影,挣扎着
仿佛在作最后的表白
向阳的枝头,一对忙碌的喜鹊
正在修缮巢穴,我想
它们不仅懂得爱情需要温暖
肯定也知道春宵一刻值千金
邻家的大叔,蹲在田边,像在
巡视一层层绿得发亮的麦苗
透过他欣喜的表情,我猜想
今年三夏一定又是个好收成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文/康雪
有一种颂歌一代代在传唱
有一种精神是动力
鼓励一代代人在发扬
那是一个艰苦奋斗
军民团结拼搏的世代
那是一代为革命事业
垫基创业的引领年华
南泥湾垦荒热火朝天的号子震天
窑洞里的纺车,纺织出条条红色通道
通向祖国的希望,革命的成功
它就是"延安精神":
这里是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始端!
是新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精神宝藏
宝塔山辉映着一代伟人的光芒
延安城闪烁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奔向胜利的辉煌
延安精神开创了一个伟大的祖国一一
繁荣昌盛,国富民强
永立于世界东方!
在春天
于智慧(新疆)
我正梦里翔游
突然被一阵春笛惊醒
那笛声清晰
漠风般恢宏
这来自天宇的圣音
是春姑待嫁的呢喃之声
是农机耕翻土地的履痕
是战鼓出征响遍地球村
我的身心倍受感染
翻身扑进田野中
听听党的二十大的号令
为人民服务 的东风
早已融入每个人的心灵
在春天践行
愿新年安好
文/ 新疆 段建勇
又一年
在光阴的驿站打卡停歇
走过了四季的风雨
在浓浓的年味里醉了月华
时针与分针合拢的瞬间
年轮又将开启新的征程
旧年在我们笑谈风雨人生的茶香里
悄然远去
月光如水,洗劫我们的身心
辗转天涯的奔波
此刻,可以安静地躺在酒杯里
那些思念和未见
在烟雾里升华成乡愁
不如意和未尽的心愿
只需默许一个祈求:
都随钟声远去吧,今生不再相逢!
即便是遭受了许多的不幸
此刻,也就忘记吧!
身体里不再隐藏任何疼痛
让心里明亮起来
让阳光住进来
努力地感恩那些为你泡制过眼泪的人
感恩风风雨雨相随相伴的人
感恩四季不同的风景和
风景吟唱的诗歌
愿岁月静好,山河无恙
花开嫣红,年年有余
愿新年里还有人与我牵一线明媚
共同走过新的一年
一缸酸菜
作者 :王胜亭
西北的正月乍寒乍暖,
新年把寒意掩盖在春天,
乡村的气候总是比城市低上几度,
室内的火炉烧的正旺,
门口的那口大缸格外显眼,
这是母亲专属的物件。
上世纪七十年代
每家每户都备有两口大缸,
一口用来装水,
一口用来腌菜,
母亲告诉我们在那个年代,
有两口大缸都是富有的家庭。
如今我们都已长大,
缸还是那口大缸,
每年回家过年我都要看看那口大缸,
忆苦思甜回忆那个清平年代,
看着满头白发的母亲,
内心的歉疚多了几份。
酸菜是餐桌上必不可少菜肴,
那是母亲亲手腌制酸菜,
大家团座品尝母亲准备的年味,
相互聊侃着儿时饭香,
只有母亲端坐着思考着,
思绪把想念拉得很长很长。
2023年1月29日原创作品
一月
文/孟胜利
还没有到二月,您就说起了二月
我拽着你的目光,咱非要说一说一月
二月里的故事多。那么多的
美好和不幸都在二月里发生过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我们
又怎么样呢?比如一月里的小树林
那个男孩子的身影。是他在晃
还是打手电的人在晃。反正那个树林
除了春节,就是这个话题
一月和二月都差不多。过些日子风一吹
该忘记就忘记了,记录那么多
不愉快的事,生活还怎么过?您说
您怎么不说呢?反正我说完了
2023.01.29
路遇 (外一首)
文/王明雪(雪歌)
庆幸我们还会在春天的郊外
又彼此相遇。恍若隔世
冰雪熬过的骨头敲出了青铜之声
风中残存的那抹白,不是梨花
应是你看不见的消融,岁月惊魂
感谢大地酝酿的冷暖和炊烟
看,星河反复淘洗过的青山绿水
身边万物,悄然改变了模样
天边呼啸的马群踏出锦绣前程
暖风,将尘世的柔软无限放大
草尖之上,还有去年留下的火焰
春阳正在铺展诱人的风景
仿佛心中疯长的万千重期望
所有美好都将化作纯粹的珍藏
2023.01.27..明雪诗笺
幸运的另类解释
文/王明雪(雪歌)
此刻,幸运的人还在继续赶路
春风拂面,恰似久别重逢的老友
它熟悉我们所经历过的一切
并发出体贴入微的问候
你会享受到毫无怨言的暖意
犹若沉默许久的河流
在欣然复活的浪花里奔走相告
或穿云破雾,背负蔚蓝重新启程
踏着腊梅永不爽约的温度
遥看黛色的草场像辽阔的海洋
仿佛又回到柳暗花明的日子
可将所有的伤痛抛在脑后
穿过了无数泥泞湿滑的野径
当落叶与飞雪恰好重合
何必还要记恨那些乍暖犹寒的风
苍茫的尽头又是盛大的新春
2023.01.28..明雪诗笺
我喜欢这冬日黄昏
文/老胡杨(新疆)
我喜欢这冬日黄昏
一部摊开的古老典籍
肃穆,沉寂,辽阔
一览无余的坦荡呵
在数九的严寒中
思索生命轮回的至简真理
我喜欢这冬日黄昏
激越风雪,问道天地的热烈
穿过肃杀的酷寒长夜
在灿烂的阳光下
映亮通透的天空
高洁深远
我喜欢这冬日黄昏
漫漫寒夜悄然缩减
温暖的情怀
在寒风中伫立
等待,渐醒的春天
…………………………
我喜欢日子不紧不慢
文/老胡杨(新疆)
卸下驮枷的老牛
在温暖的家中闲散安卧
跟随晨光起身
临窗观瞧昨夜的风雪
怡然熬煮奶茶,掰开馕饼
在馕与茶热烈的相恋中,
打开甜蜜的味蕾
开启一天的美好时光
我喜欢这不紧不慢的日子
追随着光影的脚步
遛狗,读书,做饭,午餐
在静谧的午后安睡,
在冬日暖阳映亮黄昏
冥想回不去的时光
我喜欢这不紧不慢的日子
在安闲中翻阅
那些点点滴滴
为生活奔波的美好时光
2023年1月月29日中午,即兴有感而作。
纸上的故乡
文/钟永星
在一张纸上 我画出以西戈壁
还有门前安静的一条旧渠
这一夜 在开阔的纸上
还原以西干净的蓝天和
一块块棉田
在通往落日的路口 画出
一只只不愿飞出故乡的小鸟
还有那一夜悄然无声的落雪
和念别 每次再还原中
心都是沉重的 思念在一张纸上
轻轻展开
想起这些我都会泪流满面
在一张纸上我会走进故乡
走进曾经放牧牛羊的草场 找到
那年春暖花开和我的抒情
这个春天给了我们什么
文/梁银
沉闷了一冬天
胸腔内依然下着大雪
一些不平似乎还在发酵
更猛的佐料在调和胸怀
醒着比梦里更令人发愁
外面的世界总在预料之外
我已习惯了风言风语
任凭它们站在墙头上发芽
这个美好的开始
似乎可以卸掉脚镣
将目光望穿远方
带着野草把河山点燃
我需要的不多
就一线生机
也许大江东去
就会有信鸽落在我的窗户下
远方的信息总能让人挺起脊梁
我们把劲使一使
让卡在喉管内的积雪清爽而出
我们一定能顶住换骨后的疼痛
我们上路吧
放开的已放开了
多么精神的样子
让荒芜见鬼去吧
七绝 • 祭灶神
杨谷仔
东厨油水尽先尝,别去虔诚祭一场。
述职灵霄朝玉帝,人间冷暖细思量。
爆竹
文/十三香
风烟虽有却消尘,佳节从来自悦人。
喜气频添财运旺,传承今古为迎春。
春问
童志勇(江苏)
燕语柳穿春意来,东风沐浴百花开。
一溪碧水鸳鸯戏,谁与须眉悠自哉。
兔年梅雪图
久品三味
灵兔吟春紫气来,残冬瑞雪共梅开。
天工巧绘新年画,玉骨仙姿不用裁。
七绝 • 祭灶神
杨谷仔
东厨油水尽先尝,别去虔诚祭一场。
述职灵霄朝玉帝,人间冷暖细思量。
爆竹
文/十三香
风烟虽有却消尘,佳节从来自悦人。
喜气频添财运旺,传承今古为迎春。
春问
童志勇(江苏)
燕语柳穿春意来,东风沐浴百花开。
一溪碧水鸳鸯戏,谁与须眉悠自哉。
兔年梅雪图
久品三味
灵兔吟春紫气来,残冬瑞雪共梅开。
天工巧绘新年画,玉骨仙姿不用裁。
七绝 • 祭灶神
杨谷仔
东厨油水尽先尝,别去虔诚祭一场。
述职灵霄朝玉帝,人间冷暖细思量。
爆竹
文/十三香
风烟虽有却消尘,佳节从来自悦人。
喜气频添财运旺,传承今古为迎春。
春问
童志勇(江苏)
燕语柳穿春意来,东风沐浴百花开。
一溪碧水鸳鸯戏,谁与须眉悠自哉。
兔年梅雪图
久品三味
灵兔吟春紫气来,残冬瑞雪共梅开。
天工巧绘新年画,玉骨仙姿不用裁。
七绝 • 祭灶神
杨谷仔
东厨油水尽先尝,别去虔诚祭一场。
述职灵霄朝玉帝,人间冷暖细思量。
爆竹
文/十三香
风烟虽有却消尘,佳节从来自悦人。
喜气频添财运旺,传承今古为迎春。
春问
童志勇(江苏)
燕语柳穿春意来,东风沐浴百花开。
一溪碧水鸳鸯戏,谁与须眉悠自哉。
兔年梅雪图
久品三味
灵兔吟春紫气来,残冬瑞雪共梅开。
天工巧绘新年画,玉骨仙姿不用裁。
副主编 :钟永星 毛青豹 李小英 陈多智 (可申请)编 委:晨曦 大玲 东方流水 冰清 雪歌(可申请)
一、投稿请附个人照片(2张以上)和简介(300字以内)。
二、投稿注意事项:
《大众文苑》微刊投稿标准格式:
1.原创首发(在文本前注明)
2.投《大众文苑》(在文本前注明)
4.文本顺序
5.标题,如《诗和远方》
6.文|姓名(或者网名)
7.正文
8.简介,简介300字或少于300字..
9.照片发附件。
三.为了严肃谨慎,请严格按标准格式投稿,谢谢!
四.本平台所发布作品必须原创。
五.打赏稿费分配:提成平台运营费10元,余下稿费给作者百分之七十,给编辑老师百分之三十。
六.《大众文苑》欢迎社会文学团体,校园文学团体以及个人文学爱好者踊跃投稿.
七.投稿邮箱:891571799@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