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一赏析薛飞先生书法印象之四
作者/韩广华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美。坚持自己的信仰,并能付出艰辛的努力,持之以恒,美好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这是我对薛飞先生书法印象的评价感言。
回顾薛飞先生四十年的学书生涯,我对他钦佩不已。这几年,他的书法能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公众的认可、肯定,这是一件很荣幸的事,也是对他最大的褒奖。
是啊,薛飞先生能获得如此丰厚的这份厚礼,实属难能可贵、字有所值。
薛飞先生从小就喜爱写字,到了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对书法的执着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其用功程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做到的。
痴迷,而且常怀敬畏之心,这是书画家应具有的素质和品质。薛飞先生在开始学书法时,就对韩硕先生的书法功底的蕴厚非常赏识。韩硕先生是六十年代初自省城济南下放,屈居莒南四十余载。青年时代,韩硕为韩复榘公文秘书。他学识渊博,功底深邃而文彩斐然,他六十余载的书法生涯,一直追随黄庭坚的书风,其真草隶篆无所不能。薛飞先生跪拜韩老门下,自然如鱼得水,韩老先生看薛飞禀赋丰足,是颗书法苗子,于是对薛飞格外高看一眼,厚爱一层。韩老倾心教诲,薛飞潜心拜学,结果名师出高徒,薛飞的成功得益于韩老先生的言传身教。
薛飞先生在自己的书法王国里执着地驰骋着,每日操练“书内功”成为他必须的生活内容。
薛飞的书法是他以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修养为柱基的,无论是古诗词还是自作诗词,每幅作品行文都信手拈来。薛飞先生始终坚持:“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的诺言,这是多么的未微的情感和自然的流露啊!从薛飞的真草隶篆的书法中,我们会看到他的书法技巧的旋律演进与节奏变化已达到情感意趣,笔墨自然变化、大小长短、粗细方圆、横平竖直、疾涩虚实、疏密避让等呼应关系以及章法、节奏在他的笔下彰显的自然整体,从他的每幅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他的书法笔划的抑扬顿挫全然一体,行气通达连贯,畅如泉流而又斑斓有致、端庄流丽而又刚健婀娜、潇洒的情致与活力跃然显现,无意于佳乃佳,由此可谓:意气风发的性情之佳作。
我恨手中的这支拙笔,不能把薛飞先生的书法风格及书法经验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心感内疚而不安。但是,我看到了薛飞先生的书法如高山坠石,如千里追月。既有虞褚之风,法度谨严、自有新意,又有精妙娴熟、逆入平出、起落皆转的意识贯穿。细细品赏他的书法,有一种见其气韵敛蓄、意态圆健的别有一番之韵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薛飞先生虽不是神圣的天才之人,但他那种发愤图强,永不停息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所有书法爱好者的执着与追求。
我们坚信:在未来书法生涯的道路上,不论有多大的困难和挫折,薛飞先生必将婉如一棵挺拔的青松傲然而立,健步走进书法的自由王国,因为在他的心里始终恪守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铮铮誓言。
我们衷心祝福祝愿薛飞先生的书法更加朴实无华而兼纳乾坤!
2023年2月1日于烟台福山区。
作者简介:韩广华,山东莒南人,中共党员,机关工作。从事新闻报道、材料撰写三十余载,先后在县广播电台、《临沂日报》丶《大众日报》、《中国人口报》、《农民日报》、《农村大众》、《山东人口报》、《致富月刊》、《党政周刊》(中廉在线)等主流媒体及网络平台发表稿件2000余件。期间兼搞文学创作,先后出版了《华夏子孙》、《昨日军人》报告文学集。为开拓人生的情感和美的灵魂,我愿苦苦追寻,用文字来报效淳朴而厚重的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