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董德兴、上海市人,大学本科。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工程师、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浦东新区作协会员;上海铁沙、枫林诗社社员,上海华苑诗词社社长。
冬日情思
文/董德兴
好想一场腊雪,
轻浅梅花。
暗香疏影,
把远山近水,
再来个,
诗意江南,
装点北国天涯,
梦入桃花园!
烟雨朦胧中:
新冠未已,
绿码撤离?
谁又讨论,
这朝晖暮霭
聚散离合!
好与天兵玉女,
互赠盔甲:
任丛林烈焰,
荡涤凡尘污垢。
还我小桥流水,
炫目明霞…!
三年一梦,
隔离检测后,
醒来无奈?
昆仑远,
洱海凝纤云:
慈容化羽,
挟蝶翩翩来!
诗歌段落两结合的顺应效果
今音(雍赓)评论:
这首《冬日情思》写在新年之际讨个好彩头是好事情、好愿望和好兆头。这个三好平分秋色于第一、二、三个自然段。一好“诗意江南”、两好“绿码撤离”和三好“好与天兵玉女”。然后在第四段以“三年一梦”囊括其中,以“慈容化羽”来作结果:梦梦多彩化寒霜。
作者平时擅长古体诗创作,现在逐步转入现代诗创作,从个指意来看,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比如从段落、从标点符号、从场景布置等,都要不断重新认识。又如从音节从旋律铺排从内在线索发展,逐渐来形成自己风格色彩的作品。比如这首诗歌的风格,也有词韵在内,如第一段第二行的表现在承接上。并有人物豁达造势的一面体现。
诗歌前三段是人物疏通自我和超脱自我的一些做法。它所涵盖社会有着共同的经历而言,都难以忘怀。这时候也可以稍微关注一下诗歌的方向,它和自然没有发生逆向联系,而是以顺随为主布置了一、二、三段。这也可以作为一个转轨的作者的创作重点来看待。
当发展到了第四段,就体现了一个收尾效果,如果继续结构下去并发展段落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诗歌出现了适当收尾,并且和前面三段也粘合在了一起,可以说这种形式也是结合。这二者一结合,诗歌的整体就发生了一个顺应的变化。因为,顺应才会出现第四段第六行的“慈容”,这是好兆头。
作者:董德兴
评论:今音(雍赓)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