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 • 元夕
作者:尹玉峰(北京)
当年柳梢挂月,绕琼楼绮户,婆娑起、冉冉晴烟,落在拂晓迟暮。意绪起、诗情画意,经年静听君倾诉。惹心疼噎梗,奈何情海难渡。
动月黄昏,月圆人散,再怀吴宫树。瑶池现、歌入仙溪,天风吹籁幽素。桂花香、香飘万里,沁心肺、轻柔相抚。望夜空,斗转星移,岚辉温吐。
绵绵亲切,醒丽大千,潺潺相思故。美目盼、鹊桥无信,泪漫心头,事往花忧,总还鸥鹭。一帘幽梦,般般入画,鸳鸯分影孤身宿,感娇颜、泪洒哀筝柱。丝丝缕缕,情伤滚滚红尘,爱人你在何处?
情深缘浅,梦窄街宽,玉殒风干露。苦未尽、离愁别绪,落泪惊丛,草色天涯,六神无主。今生怨曲,惶惶来世,惊鸿之后鱼沉底,问飞霞、何日君归路?长天怎么传书?可有通途,寄交新赋。
尹玉峰《莺啼序 • 元夕》取材于宋词流传颇广的《生查子 • 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欧阳修所作,但有人研究考证,其作者应该是命运多舛的多情才女、美女 ,与李清照齐名的宋代女词人朱淑真。如果当下一部分“歪歪扭扭”舞文弄墨者,与朱淑真做比照,首先得承认技术层面不足,论情愫,则显得脏兮兮,本是庸才偏风流,胡言乱语毁千秋!叹下流,叹下流!
朱淑真曾在正月弄春《忆秦娥》中如此纯情写道: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今译如下)
弯弯一轮新年新月,妩媚如钩,清凉似玉。天上如钩似玉的月儿,象极了自己所穿的小小的凤纹绣鞋,又象极了那微微蹙起的一弯娥眉。
盛装女子头插闹蛾、发嵌雪柳,街上灯火灿烂,烛龙劲舞,驰骋追逐。这驰骋追逐的盛况,即使三五元宵之夜,也远不如这初六。(关键词注释如下)
寒玉:比喻清冷雅洁的东西,如水、月、竹等。
翠眉:古代女子用青黛画眉,故称。蹙:局促不安。
闹蛾:古代一种头饰。剪丝绸或乌金纸为花或草虫之形。
雪柳:立春日和元宵节时插戴的一种绢或纸制成的头花。
烛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名。传说其张目能照耀天下。
火树:树上挂满灯彩,喻灯火灿烂。
争驰:竞相奔驰。三五:农历每月十五日。

一剪梅 • 动月黄昏
作者:尹玉峰(北京)
鸥鹭鸳鸯共水湾。相戏不语,相对无言。层峦诗恨叠心伤,动月黄昏,柳藉缠绵。
锦瑟华年谁与怜?千载情牵,万世难全。断肠集里凤迷鸾,痴恋相欢,不遇相欢。
一剪梅 • 傲然飞去
作者:尹玉峰(北京)
难忍乌鸦乌羽幽。闪电黑黑,恐在心头。不堪驴马踏溪流,渴望岚辉,旷古清悠。
仙子当年竞自由。广袖逍遥,掸落离愁。傲然飞去惹凝眸,月正圆盘,素指轻柔。
散曲 • 殿前欢 • 小轩红(双调)
作者:尹玉峰(北京)
小轩红,红烟红幔月朦胧。绣衾空落春寒冻,凝望无声,灯光冥冥中。深闺恨,卿本是人中凤。因何作痛?斯世难逢。
散曲 • 双调 • 春闺怨 • 红印枕
作者:尹玉峰(北京)
醉了脸霞红印枕,醒时仍在梦中寻。春风拂柳枝柔荏,轻抚衿,夜已深沉。春梦伴诗吟。
旎诗:夜水寒
作者:尹玉峰(北京)
那年那月那天夜水寒
难得阴阳两合月如丹
恍若嫦娥涨红晕
不舍当初二八年
月上柳,黄昏后,藉缠绵
天地人,乾坤万里逐世缘
怅然鸥鹭、鸳鸯同池
不相欢,特别惹心酸
心里层叠诗恨
谁识你感伤篇
春风总是恼于过驴耳
春花难在冬日里开放
可是春水已经涨平池了
春梦伴人寰,红艳不怕
猜妒了,任流言
这缠绵故事回忆
依稀碾碎心房上千年
轮回的山花静默开放
在山冈!她只有对着旷野独自吟唱
吟唱这伤心苦楚故事,心海翻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