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张锡悦,笔名温泉,一九五一年出生。
在黑龙江省七台河日报社退休,现在生活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
曾在黑龙江省呼玛县委宣传部、组织部工作过。
在七台河日报社工作时,曾任编辑部主任、总编办主任。
曾在有关报纸及刊物上发表过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等。
鹿鼎记旅游记
作者: 张锡悦
朋友:你了解鹿鼎山吗?它可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宝山,它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呼玛河上游。
据有关资料记载:″拥有山、岭、坡、平地2400亩,森林覆盖率80%,野生动植物繁多、稀有原始树种达十几样,鸟类更是不计其数,还有各种山禽等,构成了一个天然的原始生态园。
鹿鼎山不但是天然的原始生态园,它还是大清王朝龙脉的心脏部位……”
呼玛县是我的第二故乡。一九七三年二十二岁的我在呼玛县广播站当记者,一九八三年我考上了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毕业三十年后的二0一五年八月九日,我和同学们相聚在鹿鼎山下。
那天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挺拔的樟子松、落叶松,苍翠欲滴,白桦树好似美丽的少女,婷婷玉立。
一阵微风吹来,淡淡的松香与花香沁人心脾。
同学们置身在这优美的环境中,忘记了连日来返乡的疲劳,尽情地畅谈着分别后的思念,以及在校时的各种往事。毕业三十年了,同学们分散在祖国各地,经历了各种繁华。但呼玛情结始终在心中萦绕,因为呼玛是大自然的一片净土。
登上鹿鼎山峰举目远眺:是一片广袤的田园,北国的八月正是丰收的季节。金黄的小麦,飘香的瓜果,还有那泛着银波的呼玛河在田园中穿流而过,它们好似一幅精致的水墨画镶嵌在北国大地上。除此之外,半山中还有个螺旋梯,通过这个天梯下去,到达下坡的桟道。它的特别之处是先下后上,最后又回到山上。
山上还有一个烟筒砬子,因山脚下有一个神奇的石柱从潭水中钻出;它高大、挺拔,像过去百姓家房顶的烟囱,所以叫烟囱砬子。我站在山上看着眼前的美景,使我产生了无限遐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会使自然界变得如此精妙秀美。
鹿鼎山不但自然风光秀美,它还有着丰厚的人文景观与美丽的传说。
著名的武侠小说作者金庸曾为鹿鼎山题了字,他那部闻名遐尔的《鹿鼎记》,就是以鹿鼎山为背景而创作的。
鹿鼎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讲的是:山上有一个"狐仙洞″。洞内的″狐仙″得道千年,但需在人世红尘中修行善果才能圆满得道成仙,于是"狐仙"投胎转世为韦小宝,他为大清做了很多功德,最终得道"飞山成仙″。此传说久传鹿鼎山方圆百里,很多人对其信若神明,逢灾遇难,虔诚求助,竟大有人如其所愿,此处遂长年香火不断。
山上877级台阶的登山路,早年传说是"狐仙″韦小宝成仙之路,所以被当地百姓称为"神路″。因此,谁能有顽强的毅力登上山顶,就会感动"狐仙″,就心想事成。……
这虽然是个美丽的传说,但它却蕴含着对美好、善良愿望的想往与追求!
二O一五年八月九日,我与同学相聚游历鹿鼎山,虽然已过去七年了,但现在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
鹿鼎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伴随着同学们的欢歌笑语,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
二0二三年二月二日于大连金石滩


大连有声文艺,是继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之后又创刊的有声文学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2022年4月9日,徐丽自媒体文学公众号《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