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说山西好风光
地肥水美五谷香
左手一指太行山
右手一指是吕梁
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
你看那汾河的水呀
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
……
每当听到这首让人遐想、给人希望的《人说山西好风光》,自然而然就会令人联想到山西人的热情奔放、豪迈明亮。其中,山西省名校长、原平市实达中学校长边国玺就是这样一位山西汉子。他不仅有太行山的厚重,还有汾河水的灵动。
左1为孟国泰先生,右2为边国玺校长
2023年1月25日,厚重的边国玺校长(孟国泰先生弟子)在自己的微信里转载了《新教育:从陶行知、朱永新到孟国泰》,并加上灵动的评语说:新教育!就是创新教育,就是让教育永远保持原有的温度,光,爱,力!
边校长在转载后还引用了孟国泰先生的话:复杂的教育简单做,简单的教育重复做,重复的教育创新做,创新的教育快乐做,快乐的教育一辈子做!
孟先生看到后,随即拨通了边国玺校长的电话进行沟通。今选他们的对话,以飨读者。
孟国泰:国玺好!
边国玺:师父好!

孟国泰:新教育,不仅仅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从1999年前后全国搞素质教育的时候提出来的。我认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创新教育”,其实他的名字应该叫做“创新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里面,有很多素质需要教育,“创新素质”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包括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个性、创新人格,等等。
边国玺:嗯。
孟国泰:新教育包含了创新教育,但它不等于创新教育。你转载的这篇文章《新教育:从陶行知、朱永新到孟国泰》,发表在《新教育》杂志2014年第5期上,是北师大的教育学博士研究生陈建录写的。从中,你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各家“新教育”的特点和线索。
边国玺:嗯。

孟国泰:我认为,陶行知先生的“新”,“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他名字的“新”。陶行知原名叫“陶文濬”。后来受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影响,改为“陶知行”,强调的是“先学后用”“学以致用”,但他发现这里面有个问题,许多发明创造的成果都是先做后知的,于是,他毅然决然改名为“陶行知”。这一下子就成了“行在前,知在后”,比如说各种电器啊,电冰箱啊,电视啊,电话呀,都是先发明出来,才有这个知识的!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边国玺:对!
孟国泰:陶行知的第二个“新”是什么呢?你知道的,他的美国导师是杜威,是著名的大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两条论断,陶行知却把它们颠覆了,变成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边国玺:嗯。
孟国泰:陶行知的第三个“新”,“新”在“教学做合一”啊。原来的教学只有“教”和“学”,而且“学”也只有“学思结合”,没有“做”,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陶行知在“教学”后加上了“做”,并提出“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教的法子,依着学的法子;学的法子,依着做的法子。”他的思想就是“生活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体系里,“新”是主线索,也是灵魂。可以说,没有“新”,就没有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
边国玺:明白。

孟国泰:那么朱永新先生的“新”,又新在何处呢?“新”在实践。朱先生早些时候提出了“六大行动计划”,现在已经完善成了“十大行动计划”,分别是: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那么,新教育实验新在何处呢?朱先生认为: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边国玺:嗯。

孟国泰:“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新”,又新在何处呢?其实“新”在“自下而上”。你知道,我的教育一直是“自上而下”的:自上而下的文化,自上而下的课程,自上而下的课堂,自上而下的管理,自上而下的质量。都是大一统地、一刀切地往下走的。而我们现在实施的是:自下而上,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让不同的人共建一个大同世界!
边国玺:嗯。
孟国泰:所以,同是“新教育”,虽三个人的“新”是不一样的,但“创新”肯定是这三个人的核心和灵魂。
边国玺:嗯。这个“新”就是一种鲜活!教育原本的那份温度,那份本真,那份从根儿里面发出的力,被传统教育蒙圈了。新教育,就像把镜子擦干净一样,只要你不断地擦,人就会回到本真的人。从个体出发新教育,让人变成了顶天立地主人!这份鲜活是由内而外的!
孟国泰:国玺说得对呀!
边国玺:现在的教育不鲜活了,好像是死水!为什么呀?因为变成了一段一段的东西,没有了内在性、连续性和体系化。这些东西好像都是外来的、嫁接的、移植的、堆砌的,而不是由内而外地生发的。所以,创新就是不断让人新,这个“新”不是非要搞出一个什么东西出来,而是不断地让人像河水一样,让他不断地向前,再向前,成为鲜活的流水。所以我今天说,新教育,就是创新教育啊。
孟国泰:你这样说,是对的!
边国玺:新教育,有不同的内涵,但是最后必须回到人身上,让人保持一种温度,一种真诚,一种力量,一种光亮,这就是活的教育,或者叫“新教育”。

孟国泰:嗯,嗯,嗯。你后半部分的解释,非常好!我强调的“新”,就是你说的“人的温度”“人的鲜活”这样就不会发生误解了。
边国玺:嗯,好!
孟国泰:你看我今天早上发了两则视频,一篇是中国的,一篇是美国的。两个视频都在讲“教育要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美国的视频讲,爱因斯坦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但是如果用爬树的标准来衡量鱼的话,那么,鱼永远是个蠢材,永远不会成功!
边国玺: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找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成长的生命力。但是传统教育很难给人生命力。哎,人一旦没有了生命力,不同的人就会变成相同的人!

孟国泰:这就是“罐头来自工厂,长得一模一样!”如果人都是一刀切出来的,一个模子铸出来的,那就太恐怖了!所以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就是要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成为共建大同世界的人!
边国玺:是的,是的!所以,我有一个想法,就是要让“从个体出发新教育”走进更多的老师,更多的家长,更多的学生。我不是有一个“山西省名校长工作室”吗?我想把“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理念、文化等放进去,或者干脆建设一所学校来实现。
孟国泰:那就太好了!
边国玺:然后咱们就确定一些课程,一点一点地做起来。我需要您的顶层设计,设计一些课程,这些可以把这些课程作为一条线,把“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串起来,让老师们真正地成长起来。现在的老师太难了!不管这个文化,那个文化,这个管理,跟我都没关系,因为我学了半天也没用,或者我学了半天也用不上,或者我做了半天,也无效。但是还有一批老师,急于想得到提升,急于想成长,但是没门儿呀。现在走形式的东西太多,反而这让老师们很累!
孟国泰:你有这个想法的,很好!我坚定不移地支持你!“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五大板块啊,全部可以由你来做主实施。我做顶层设计,并做及时指导。完全可以做起来!我还记得2021年的12月12日,七年级的那两个班的孩子的上课的情形。以前我们的课程安排都是“先文本,后练习”的,但那一天,我们是从个体出发,“先练习,后文本”的,完全打破了那种老师备课、上课、辅导,学生预习、复习、作业的传统课程流程,实际上这就是陶行知的“先行后知”嘛!


边国玺:对,我们已经有了基础,做起来会更快更好!
孟国泰:以课程作为突破口,这个思路是没有问题的。
边国玺:一定要把孩子们的课程和家长的课程都结合起来。孩子们的课程与家长的课程必须同时开。然后把老师培养成火种,让老师们去成就学生,成就家长!
孟国泰:你看,我们只要抓住“从个体出发的新课程”。我们就会有个体课程、对子课程、小组课程、班级课程、年级课程、学校课程、家庭课程、社区课程,县域课程、省域课程、国家课程、人类课程、太阳系课程、银河系课程、宇宙课程,把这些串起来,就会形成一个“课程大世界”!这可是“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呀!
边国玺:好,好!通过“课程大世界”,让更多的人有温度,有力量,有创新,活得鲜活而明亮!
孟国泰:这样,你想要的,不就达成了吗?
边国玺:嗯,好!
孟国泰:我们争取在三月份春暖花开的时候见面商讨,然后尽快启动这件事情。
边国玺:好的!这需要师父您的整体设计。
孟国泰:没问题!如果再加上你的聪明才智,你的真知灼见,更没问题!这件事可以做得非常好的!
边国玺:好!师父春节快乐啊!
孟国泰:祝福国玺及家人春节快乐!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