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相似照片
茶炉灶
郭应昭
20世纪90年代前,淮安市清江浦城内外有过多个茶炉灶为居民和单位提供热开水。如东大街厅门口巷里的王家茶炉、东大街上纪家楼对面的唐家茶炉、东大街旁的守府东巷与都天庙街相交处的刘家茶炉、东大街双桥巷北头的沈家茶炉、花街三义巷头的陈家茶炉以及三招对面巷子里的金家茶炉、西大街文园巷臧家茶炉等。沈家茶炉和臧家茶炉还附设茶馆,供茶客们品茗。
在20世纪五六七十年代,由于计划供应的家用煤炭不足,茶炉灶提供的热开水成为清江浦人生活的一大需要。居民的一日三餐做饭要用热水,夏天洗澡要用热水,洗衣服要用热水,特别在冬天更需要用热水把衣服泡透易于用手搓洗。家庭大扫除需要开水烫床板、棕绷床缝隙里的臭虫,给木(竹)碗柜消毒也要用开水烫。
江苏许多地方把茶炉灶叫做老虎灶。是因为它有一个朝外出炭渣的大口, 像张开的老虎嘴,有安着4个深水镏和一口带木甑铁锅的灶台像卧着的虎身,木甑后有向上伸出屋顶的烟囱像老虎翘着的尾巴。而清江浦人将之称为茶炉,可见清江浦人重其功用而不在意其形。
清江浦没有通上自来水的1960年前,茶炉灶用水多是从里运河挑上来的。每天晚上,挑水工要为茶炉灶备好两口大水缸用水。两水缸的水都须用明矾沉淀。每天打开水有早、中、晚三个高峰时间,用水量大,天天大缸进大缸出,往往在午饭后,挑水工就要去为水缸补水。有了自来水后,茶炉灶的水缸上口就是自来水龙头,随时给水缸放满水备用。
茶炉原先是烧木柴的,后来改烧烟煤。用煤烧茶炉是有窍门的,烧得好,省炭火且水热得快。四个铁制深水镏受炭火直接燃烧加热,里面带甑铁锅是风道加热(余热利用),碗口大小带铁盖的加炭口设在四个水镏中间的地方。烧火工具有铁炉钩、铁制长柄加炭勺和铁纤。一次通过加炭口加的烟煤不能过多,煤要加匀,火要烧空,烟囱上铁板风门要抽开拔风,让煤炭充分燃烧,水烧开后,关上烟囱上铁板保温。
早、中、晚,家家做饭正值需用热水,特别是夏天和冬天去茶炉买开水的人很多,水瓶排队是常事。等候的人越多就越着急,往往越着急就感觉水越难烧开,烧茶炉的也着急。烧着的烟煤会起焦结块,他们不时用炉钩钩炉渣,不时把铁纤伸进加炭口里在燃煤上左右前后地戳几个火眼,再加点煤,让火烧得旺些。等的时间长了,铁镏里水刚翻泡,估计也就是80度左右,有的人就等不及地把水打回家去用。水镏开水打完,烧茶炉赶快从木甑锅中补上温热水继续烧……

网络相似照片
打水用的水牌是马粪纸或厚牛皮纸剪成的小方牌,方牌上盖着茶炉灶主人的私章,水牌以瓶计数。五六十年代时,每瓶开水二分钱,七八十年代涨到五分至一毛。买开水的家庭多是一次购买几十张水牌。
现在已不见传统方法烧开水的茶炉灶了。然而,它是那个年代不可或缺的行当,曾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给老一辈清江浦人留下了抹不去的温馨记忆。茶炉灶锅口那氤氲的水汽,开水通过聚口灌进水瓶里,膨胀的热气冲出瓶口时的咕噜声,打水人等候水开的企盼的神情,拎着水瓶过街穿巷的生活慢节奏……至今还让人陶然!
2018年12月28日写
2023年1月27日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