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安君,湖南岳阳人,1952年底出生,湖南理工学院七七级数学系毕业。 之前在中学和教育局从事教学,教研工作。退休后注重修身养性,学习传统文化。曾在有关杂志和网站上发表过作品,也偶尔写几首古诗词和散文,自娱自乐。
原创 青松(安君)
当今互联网上掀起了易学热潮,众多国学讲师开班授课,跟学者数以万计。其中大多数是传授 命理学,风水,相术等世间小道的。本人则重于 大道 体悟与实修。众所周知,《周易》是道家文化阴阳学说的代表作,还有老子的《道德经》 和中医的《黄帝内经》 。那么,如何从现代人的知识角度,从科学的层面 ,理解道家的阴阳学说呢?我想谈两点自已的见解。
現代科学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又是运动的,而外在的宇宙运转和内在的粒子运动,都会产生能量。现代量子力学也已经证实,物质都是能量的“聚合体” ,聚则为物,散则为能,只是振动频率不同而已。因此,宇宙的实质就是物质和能量。当然,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体也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物体。现代天文学观测发现,我们人类可以看到和探测到的显性物质和能量仅占5% ,还有95%的隐性物质和暗能量,人类不可知。
古人虽然不能用现代科学表述宇宙结构,但阴阳五行学说却异曲同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发现,道家认为: “道” 是生成宇宙万物的本源,表现为虚无,灵空,“零” 状态。只是人们看不见,摸不着而已。那么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一种隐形物质和暗能量。 当“道” 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时候,就表现为“德” , “道”虽然看不见,但体现在人的言行上成为“德” 时,就能看得见了。由隐性的“灵性” 转化为显性的“物性” 了。
《道德经》 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的道生一,“一” 就是“德” ,是从道中分离出来的,具有道的属性。一生二,这里的“二” 就是阴阳。阴阳具有互根性,即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相互包含,相生相克。阴阳又可以相互转化,即 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例如,昼夜变化,季节变换,形成自然规律。二生三,这里的“三” 就是五行。 世界万物都是由 金木水火土 五行演生出来的。这就是道家的宇宙 物质观。
如果从科学对物质的认识角度出发,显性物质就是阴阳学说中看得见的“阳” ,隐性物质就是“阴” ,那么科学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道家认为宇宙是由阴阳组合而成的,这不是异曲同工吗?!
我们学习易经如果能融会贯通,还可以这样理解:这就好比宇宙是一颗大树,道是根,深藏于地下我们看不见,德是树干,阴阳是树杈,五行是树枝,众生万物是树叶,枝叶离根越来越远,获取养分的能力越弱,甚至背道而生。所以,离开了道也就意味着走向枯萎,衰败。
首先从精神层面上讲,阴阳学说给现代人类文明的启示,还在于维护人类道德和社会稳定。人是由阳牲的身体和阴性的思想结合而成的,即物性和灵性同为一体。灵性不是物质,看不见的灵魂寄附于阳性的身体上,肉体只是灵魂的载体。所以说,人具有阴阳两面属性,善恶同在,修行就是止恶扬善。谁也不能否认人具有思想,可思想是一种隐性物质,只能用看不见的“道” 去引导,使人的言行受“德” 的约束,从而成为一个好人。
再从身体层面上讲,医道同源,阴阳学说在《黄帝内经》 中贯穿始终。我这里不必讲中医学论理,简言之,一个人的身体若能达到“阴阳平衡,气血畅通,脏腑和谐” 这十二个字的标准,可以说他百病不生。什么病毒,细菌,流行病 都上不了他的身。自身抵抗力才是第一位的。修身养性也存在以柔克刚的道理。老子在“舌存齿亡” 的典故中说:“夫舌之存乎,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乎,岂非以其刚耶?” 《说苑· 敬慎》 。就是说,人老了,柔性的舌头完好,刚性的牙齿却坏了。寓意凡事不可争强好胜,懂得刚柔并用。
现代科学认为,人的思想是从大脑发出的一种生物电磁波,也是有能量的,其振动频率很高。 难怪宗教里说思想也能造业(孽),善念发出的是正能量,恶念发出的是负能量,宇宙高层能够感应到。 按阴阳学说讲,大脑属阳,思想属阴,二者在人体上混为一本。
从量子物理学层面上讲,光 具有波 粒二象性,其粒子属性为显性,其波为隐性。 光是阴阳两种物质的媒介体,阳可以通过光转化为阴,阴也可以通过光转化为阳。显性物质可以经过燃烧或爆炸后产生光和热,释放能量后转化成隐性物质。 物质不灭,能量守恒,是宇宙法则 ,人死后被火化怎么就会没有了呢?只是阳与阴的转换而已!身体不存在了,灵魂进入了另外空间(世界主流物理学派在上世纪就已经承认了宇宙存在多维空间) 。古人所说的阳间与阴间,也就是科学 所界定的三维与四维空间。这恰恰又说明了阴阳学说对宇宙时空的认知也是异曲同工!
癸卯年正月十五 于洞庭巴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