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
五侯祠记
文′史桂发
“五侯祠”是史氏永新沙溪派后裔为追远、缅怀东汉溧阳五位祖侯①而建的一宗祠,故取名“五侯祠”。
清康熙末年②冬,漂阳五十一世③孙伟才与房孙媿来等人围炉烤火,闲谈聊起兴建史氏沙溪总祠之事,得到大家积极响应。于是,次年春天在伟才、廷言的带领下四处选址,最后一致同意选地月丘,故又名“月丘祠”。
“五侯祠”是伟才、廷言牵头,由四代十余人合计倡议,并负责筹建。动工于清雍正元年④农历五月初二日,历经十个月,于次年二月二十六日前堂、中堂、后寝、左牲房、右斋居⑤、祠前坊屏一一完工,后续工程当年全部完善。
“五侯祠”距县城城南三十余华里(现龙源口镇王舍庙前村西侧),座南朝北,雄伟壮观,富丽堂皇。此地宏敞,依山傍水,得天独厚。祠前苍龙飞舞,似玉带飘然横流。祠后梨山,苍松翠竹,郁郁葱葱。西面是巍巍鹅峰七溪岭。西北方有武功坛隔水相望。当时永宁主要交通要道(现永秋公路)从祠前经过,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可谓山川之气,紧密相连,是块风水宝地。
祠前坊屏上方横匾“五侯世家”,四字庄重威严,可显史氏家族簪缨⑥、忠孝、節烈⑦一门,缙绅⑧、官吏路过,见此坊屏,无不肃然起敬。正祠连接三栋,即前堂、中堂、后寝,每栋之间有一天井。前堂中门上方横匾“五侯世家”,中堂横匾“史氏总祠”,后堂横匾“敬爱堂”,三匾洁白壮观,光彩夺目。正祠左右旁房数间,齐整宽敞,是养牲、炊厨、储具所用。祠内设有书斋⑨,供书生攻读。总祠家具齐全,桌凳三十多套,炊具、餐具一一不少,为祭祀使用方便。有专门人员看管,天天打扫卫生,始终保持清洁干净。祠公有田一百五十余亩,对外出租,租金用于每年冬至祭祀开支。祭祀参与人员先由不定,后改为每房两桌(16人),再加上承办人、执事人、各房绅士⑩、功名、斯文等一百八十人左右。跪祭者(各房长者)可得肉四斤。这样的祭祀活动越过了二百二十多个春秋,延续到一九四九年戛然而止。从此祠田归为国有,总祠无人看管而失修,导致祠貌残缺,于一九六零年“五侯祠”被毁拆除建梨山农场,现只剩废墟一块,杂草丛生,令人痛心不已!叹息不止!“五侯祠”何时能再现故地,还望寄托于子孙后代重建,光宗耀祖!
注:①五位祖侯:二世文侯史颢,三世倾侯史茅,四世成侯史洽,五世節侯史泽,六世康侯史铉。②清康熙末年:1722壬寅年。③溧阳五十一世:沙溪十世。④清雍正元年:1723癸卯年。⑤斋居:斋戒别居、闲居、书房。⑥簪缨:古代显贵者的冠饰,比喻高官显宦。⑦節烈:旧时指守节或殉节的妇女。⑧缙绅:古代称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⑨书斋:是专用读书写字的房间。⑩绅士:在地方上有声望的人。

作者简介:史桂发,网名贵人大发,江西永新人。毕业于永新师范,退休教师。永新诗词会会员、庐陵诗词会会员,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中国诗人作家网终身认证会员。获“2022年全球华语名人名家‘文豪至尊杯’十大实力成就奖”,获“第二届‘华语杯’国际华人文学大赛优秀奖”,获“2022年中国文学黄金诗院‘迎新年诗文赛’季军”。有拙作散见于多个网络平台,有作品发表在《永新诗词微刊》、《永新师范微信公众号》等刊物。
主播简介:
凤珠,喜爱播音、主持、评书,喜爱舞蹈、旗袍秀。热爱生活,积极阳光,充满正能量!多家平台金牌主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