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春来-今全国中小幼喜迎疫后开学日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我[上海]
今天2月15日清晨,全国各地千百万中小学幼儿园迎来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新学期开学日。经过漫长的居家学习和5周的寒假时间,广大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们,终于可以走进校园,展开双臂春天、拥抱老师和同学们。
笔者获息,今天各地中小学和幼儿园特别推出了心理调适指南,以别出心裁的开学活动、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全面细致的安全保障,准备了精彩的开学第一课,来迎接同学们。……各地校园满是朝气与活力。
笔者综合各地记者最新消息,这学期,位于松江区新桥镇的上海师范大学松江科创实验学校正式搬入新校区。开学前的返校日,每个教室都布置得很有仪式感。一摞摞新书上扎着精美的蝴蝶结,寓意新学期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知识大礼包;一只只五彩缤纷的气球、一幅幅精心设计的黑板报、一粒粒花色糖果,承载着老师和家长对孩子们新学期的美好祝福与期待。家长们还将绿植搬进了新教室,以无限生机传递积极期望,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动力。
在天津市昆明路小学门口,老师们穿着红色兔子人偶服装,和同学一一击掌,同学们发出阵阵笑声。“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孩子们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返校氛围。”昆明路小学校长李素颖说。
在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密云学校的开学第一课上,教师梁红艳为同学们设计了“心情释放”的环节,包括折纸飞机、猜谜等游戏。“希望通过折纸飞机、放飞纸飞机,让学生的心情变得愉悦。”她说,小小的游戏让校园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孩子们的心“回来了”。
在青海省西宁市昆仑路小学,还特别组织了学生与舞狮互动。今日,青海省西宁市中小学全面开学。
“回归”是今年开学主旋律。疫情后的身心健康调试尤为重要。不少学校在开学第一课上将“心理调节”“习惯养成”作为主要内容。传媒附中以“福悦教育”为主线,以“生命、心理、卫生”为重点,以一节“大思政课”的形式,通过“心理讲座”“福悦学子表彰”“假期生活分享”等引导学生感受集体温度,适应集体生活。
位于崇明长兴岛的上海实验小学长兴分校,不仅校园装扮一新,学校还在开学前一天收到了来自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捐赠的专项教育发展基金。“有了这笔教育基金的支持,新学期我们会吸纳更多教育人才参与学校建设、做优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教师队伍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开展教育改革实验,引入优质课程资源,让每一位学生在家门口就能拥有更为丰富的学习经历。”上海实验小学长兴分校校长徐进信心满满地说。
本学期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新学期。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乙类乙管”政策提出了明确要求,将学校作为重点机构加以保障,将师生作为重点人群加以保护。春季开学之后,教育部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分类指导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全面落实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平稳实现学校疫情防控转段过渡,有效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及时回应返校师生的各项关切,持续保障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
同时,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校外供餐单位和学校食堂应严格执行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留样等制度,规范加工制作过程,**食品安全风险。
总之,经历三年疫情之后,兔年春季学期开学,全国各地全面恢复正常校园生活秩序。千百万中小学生与幼儿园小朋们也再次欢天喜地“回归”母校家园。笔者特赋《喜春来》为评为贺。
疫离兔跃辞寒假。
春返燕迎入学娃。
欢天喜地贺年华。
乐百嘉。
学校是吾家。
——2023年2月15日清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