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开始,永远不晚
老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但在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这句话就显得过时了。人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有人总是担心,自己年龄大了,反应慢了,怕学不会,学会了也没有机会用了。有这样心理的人不在少数。我们应该看到,在社会上,有那么一些年龄稍大的人,不会使用电脑和网络,不会用手机支付,疫情期间不会扫健康码和行程码,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其实,只要你想学,没有那么难,学会了,马上就有用。
三字经上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说的是宋代大文豪苏轼之父苏洵的故事。苏洵字明允,号老泉,这位老泉先生起初并不喜欢读书,自命不凡,笑傲于山林,以饮酒为乐,为人好善乐施,仗义疏财。
夫人程氏,儒家闺秀,亲自教授孩子读书,并且常劝这位老泉先生,读书考取功名,岂料,老泉就是不听。
有一天,老泉酒醉回到家中,看见程夫人在墙壁上留的诗:
童年读书,日在东方。少年好学,日在中央。壮夫立志,西山夕阳。老来读书,秉烛之光。人不知书,悠悠夜长。嗟尔士子,勿怠勿荒。
老泉看后,深受触动,从此发愤读书,后与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一同金榜题名,人称“三苏”,名留后世。
在美国的一个小乡村,有个老奶奶,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摩西奶奶,她像任何一个普通的主妇一样,操持家务,养育了10个孩子,摩西奶奶在孩子们都长大后,开始学习刺绣,76岁时因关节炎不得不放弃刺绣,于是又开始绘画。1940年她80岁在纽约举办绘画个展,引起了轰动。
摩西在作画
摩西奶奶一生未接受过正规的艺术训练,但对美的热爱使她爆发了惊人的创作力,留世1600余幅作品,在全世界范围举办画展数十次。半个世纪以来,她的画作穿越了国界,感动的力量从美国蔓延到全世界,大家似乎都知道有个摩西奶奶,八九十岁甚至100岁,依然在坚持画画。
摩西奶奶的故事告诉我们:追寻自己喜欢的事情永远都不嫌晚,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只要你做了,好坏都是前进。
摩西的画
金一南少将由一个机床附件厂的学徒工,通过学习,成长为一个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说自己36岁开始学外语,41岁开始学电脑,47岁走上了国防大学的讲堂,后来成为中共十七大代表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他的人生无疑是成功的。而他的成功,得益于他永远不怕晚的一次又一次的开始。
任正非43岁创办了华为。山德士上校66岁创办肯德基,褚时健73岁入狱,74岁出狱后开始种褚橙,80岁成为亿万富翁。
老年开始学习和创业成功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更何况青年和中年?我们应该意识到,只要想开拓自己人生的深度和广度,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2023.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