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课堂|李春雷:基本功
原创 ;李春雷
来源;《追慕司马》
收录于合集#空中课堂《春雷夜谈》40个

基本功(39)
李春雷
今天,是新年上班的第二天,也是我们空中课堂的第一课,兔年第一课。
说到兔子,我们都会想到敏捷、跑得快。其实,我们都希望自己才思敏捷、跑得快。我相信大家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快快的进步,但是,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是像乌龟一样爬行。40年前,我在老家县文化馆参加学习。我13岁,大部分人比我大,当时200人,一起学习。这些年,当初的那些同学们,也包括我,大部分并没有多少长进,或者说长进很慢。为什么?这几年,我有点儿小成绩,也经常回邯郸或者老家开办文学讲座。坐在下面听讲的,还是他们——40年前的我们。只是我们的头上已经是白发苍苍,脸上已经是皱纹累累。为什么进步慢?根源在哪里?其实,还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基本功。刚才我在球场,看到一个十多岁的小孩儿在教练的指导下,练功。这孩子很小,投球还投不到篮板上,但是,他在练基本功,运球、转身、假动作。虽然他还很小,但是,有模有样。由此,我想起了自己,想起了今天晚上咱们的授课。所以,我就想,练好基本功,作为咱们今年新春的第一课。我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好的开始。

我发现,大家都太缺基本功了。也包括我,虽然有一些成绩,但是时时感到自己在这方面,差得太远了。因为没有基本功你就跑不快,飞不高。基本功在制约着你的高度,制约着你的一切。说到基本功,从球场上更有一些感悟。我个人打了这么多年球,其实,没有专门练过基本功,只是自己乱打。说起来,是一种实用技术,也能打,也能赢。但是,从基本功上,从美观上,从艺术上,还差得太远。又想到我儿子,他比照着电视,比照着NBA的那些球星在练,从小侧重练基本功,所以,现在打球打得又漂亮、又实用,比我强太多了。而我,还是那种传统式打法。当然我是不想当专业运动员,只是为了出汗。但是,这也需要打得好,所以,我每每在球场上看到别人打得那么漂亮,我就很羡慕,我就很感叹,自愧不如。篮球看似很简单。基本动作,如果掌握以后,你在球场上就会游刃自如。用到实战中,也是特别管用。今天晚上,由篮球基本功,想到了我们文学的基本功。很多人的写作都是一种浅写作,飘着写,一地鸡毛,一滩乱石,形不成精品。因为,你缺少基础功!
所以,今天咱们第一课,我想从这方面,提醒一下大家。我希望大家再端详一下自己,实实在在地从头做起,从头学起,扎扎实实地重新开始,重新上路,重新出发。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地进步。若非,终其一生只是一个简单的写作者。大家既然加入咱们这个空中课堂了,我希望都能有实实在在地进步,实实在在地突破。若非,真是一种浪费。

第一个,扎实阅读。好好反思自己。咱们是严肃文学创作,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所以,要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选择那些严肃文学作品。要把自己最主要的阅读点放到严肃的文学和历史书上面去阅读。让自己的思维深深地在这方面扎根,只有这样,你将来的创作才会在文学的正道上行进。
第二个,扎实练笔。我们每个人,平常都在写东西。因为没有基本功,太随意,太随便。在语法上,在字句上,缺少文学艺术作品的那种雅,那种简洁,那种传神。因为太随意,就失去了那种精准,那种韵味儿。文学作品第一位,最直接的,最表面的就是语言。所以说要扎扎实实地练笔,不管大小作品都要认真,都要端正。从字词句,在最基本的单元上,要精准,要力求传神、准确、干净。
第三个,端正方向。什么叫端正方向?就是自己在创作的时候,一定要我手写我心。自然为文,自然抒情,这是文学的正道。不要去造作,实实在在地朴朴实实地写。写你的生活,你的感悟,你的真情,把这些东西写好,写足,把味道写出来,把气韵写出来,这才是文学的正道。不要追求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不要玩弄技巧,不要为了技巧而技巧,追求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
第四个,琢磨结构。结构,是老虎吃天,是看不见的,但又是制约一篇文章的高度和气韵的最关键因素。所以,一定要会叙事结构。我们大都缺少琢磨,都是一些散乱写作。没有大结构意识,那你怎么叫艺术?怎么能聚气?

(2008年底,随中国作协代表团访问香港。与金庸先生在一起)
对一些好作品,真正的经典作品要反复认真地去读,越读里边越有东西。每篇精品就是一个小宇宙,小宇宙里的每一个元素,每一个角色,都是有自己运行轨道的。它都是在围绕一个中心在运转,在科学地运转,和谐地运转。我希望,大家从这四个方面好好地重新审视自己,扎扎实实地从头儿开始。就像你想写好字儿一样,一定要按照字帖,实实在在地埋下头去。用心琢磨,形成肌肉记忆。只有这样,你才能由业余到专业,才能实实在在进步。我希望,大家都像兔子一样敏捷。所以大家一定要端正自己,在基本功方面,实实在在地补上这一课。踏踏实实迈出这一步,打好基本功,走上专业路,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地成长。

作者简介:
李春雷,男,1968年2月生,河北省成安县人,文学创作一级。毕业于邯郸学院英语系和河北大学中文系。
主要作品:散文集《那一年,我十八岁》,长篇报告文学《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宝山》《摇着轮椅上北大》等40余部;短篇报告文学《木棉花开》《夜宿棚花村》《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等200余篇。
曾获鲁迅文学奖(第三届和第七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徐迟报告文学奖(蝉联三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蝉联四届)、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蝉联六届)等。
李春雷是鲁迅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报告文学作家和唯一以短篇作品获奖的作家,也是新世纪以来唯一两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还是徐迟报告文学奖历史上唯一蝉联三届大奖的作家,被誉为“中国短篇报告文学之王”。
现为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报告文学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协副主席。系中宣部确定的“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如喜欢《空中课堂》想进群学习,敬请关注“追慕司马”公众号。
如需作者签名售书,请加微信:18833741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