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读经典,光亮人生。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李进花。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明媚的春天已来到!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又称春耕节、踏青节、龙头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了。古人认为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龙成了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吉日。
二月二,龙抬头。风雨顺,又丰收。大仓满,小囤流。在这一天,人们迎龙求雨,祈盼丰收,期盼着一个好年景、好收成。
二月二,也叫“踏青节”。相传从唐代开始,长安的百姓便会在这一天,三五成群到郊外踏青。人们还会提篮执铲,去挖鲜嫩的荠菜佐食。在和煦的暖阳下,男女老幼相伴,剪头发、吃龙耳、赏春花,享受大好春光,许下对春的祝愿。作为龙头节,二月二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就连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很多地方还有炒料豆、吃豆子的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民间风俗认为,在这一天理发,可以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每逢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新期待。
“龙抬头”,好兆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季节里,许下美好的愿望,提振自己的精神头,让好运从这头直到那头,希望幸福和爱从头开始。心中有景,四季平安,不负春光,抬头向前。愿每个人抬头皆美好,所见皆温柔。

《 中 华 巨 龙 》
作者:金 辉 朗诵:李进花
蛰伏了几千年,几千年啊
磨炼了几千年,几千年啊
磨炼出鳄鱼牙齿的锐利
磨炼出公鹿犄角的孔武
磨炼出巨蟒鳞甲的坚韧
磨炼出雄鹰趾爪的刚劲
蜷曲着瘢痕累累的躯体
汇聚着不甘屈辱的灵魂
憋足了仇怨愤懑之气
蓄满了翻江倒海之力
中华巨龙啊!
新时代的中国腾龙
那蜿蜒曲折的长城是你吗
那浑浊呜咽的黄河是你吗
那虬曲盘绕的长江珠江黑龙江是你吗?
那绵延起伏的泰山喜马拉雅昆仑山脉是你吗?
飙风起自凤阳花鼓
真龙天子的讨米棍插成了责任田的界桩
绿成平畴葱郁的黄天厚土
团云生于巴山蜀水
每一寸饥肠都在呼喊
喊声汇作一股力量
把饥饿的萎靡喊成了桃花春风
海潮涌动着速度和效益
蛇口吐放出龙腹的珍珠
锦霞渲染在西部天地
黄土高坡掀起开发的浪潮
贫瘠的高原播下富裕的良种
雪莲花与红山茶
辉映小康人家
一串串雷声轰隆隆滚过天安门广场
阅兵车行进中牵引炎黄后裔的心声
十四亿大军踢出改革开放的正步
震撼东半球西半球一双双大睁的眼睛
龙的传人啊!崛起的东方巨龙!
那筋骨铮铮的长城就是你
那奔腾咆哮的黄河就是你
长江、珠江、黑龙江是你
喜马拉雅,昆仑泰山就是你啊!
就是你啊!这条龙!中华巨龙!

作者简历:
金辉,笔名七趣草堂,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民协会员、作协会员、摄协会员,商丘市政协委员,商丘市作家协会理事,商丘市民协常务理事,兼任《华夏酒文化》杂志主编。1993年从事文学创作以来,先后在各级报刊发表作品多篇。
2005年10月《金辉作品集》在北京出版发行。2011年10月《二十四孝的故事》在天津出版发行。2013年9月《民间百业》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2014年《中国商丘历史人物故事》丛书出版发行。1993年从事文学创作以来,先后在各级报刊发表作品3600多篇,在《人民日报》、《中国作家》等报刊发表作品1200多篇。其中获各级文学创作、写作奖46项。荣获宣传河南文学奖、省文学创作奖,享受政府津贴。

编辑制作:
李进花,退休教师,经常编导和担任各类公益活动文艺晚会的主持人,多次参加省市朗诵比赛获奖 。是一个热爱有声语言朗诵艺术、背景音像配乐的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