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山云顶
晴空绿染梦无尘,叠嶂层峦溪作邻。
峰顶撷来云一朵,丹青匀入画图真。
题照
芦花荡里觅斜阳,浮没烟云一段香。
谁道冬无秾丽色?清波亦可著红妆。
邂逅蜡梅
谁把娇黄染作风,冷香飞入墨香中。
寻常年节时光近,偶遇芳菲便不同。
观群友西窗晚霞照有感
难觅西窗赏晚霞,何时景致到吾家?
且涂一纸斑斓色,也画疏篱也画瓜。
蟠龙湖
山光水色接瑶天,绿树阴阴枕浪眠。
借得西湖风一缕,放舟且向白云边。
赴承德路上观云有感
驱车一路向云边,绿暖晴光数脉连。
疑是浣溪佳丽在,素纱洗罢洗瑶天。
承德夜行武烈河
夜缀星灯武烈河,虹桥明月浸清波。
欲将尘境浮云锁,闲数流光听棹歌。
德明古镇行吟
长天明净绿仍浓,水映山光酒倚风。
都道痴情元好问,一船秋色与谁同?
夏夜
似有清风弄晚窗,芙蓉乘月度幽香。
若将荷绿裁裙袂,必得人间一味凉。
游藤龙山
一自蛟龙去复还,化身岑岭绿生烟。
牵衣锁住红尘事,半是青藤半是缘。
藤龙山赏藤门
毓秀钟灵在一湖,缘溪垂绕绿轻铺。
仙人何日修藤洞?我欲携云入画图。
编辑《正气歌》有感
夤夜灯前意不穷,增删勘校慕高风。
哀梨并剪乾坤赋,明月如心气若虹。
注:《秋水》为《庄子》中的长篇, 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
注:八句分别出自
①:[宋]王柏《叶西庐惠冬菊三绝》
②:[宋]周端臣《早冬湖上》
③:[唐]杜甫《悲青坂》
④:[宋]田锡《冬夕书事》
⑤:[清]王炜(辰若)《感怀二首》(其二)
⑥:[宋]陆游《冬初至法云》
⑦:[宋]陆游《冬夜读史有感》
⑧:[元]释明本《 水居六首》(其五)
秋容初洗,暑尘新敛,凉意入眸几许。漂蓬孤旅向何方?不忍读,花笺情语。高楼连帐,绛河飞鹊,堪羡千寻可渡。轻分愁味入华胥,再种下,相思一树。承载秋波是滹沱,百里泛清歌。芦花飞雪,陂塘鹭影,芳意婆娑。而今人在柔风里,秋意竟如何?浮云衔翠,白沙倚日,相伴吟哦。青山隐隐水云闲,行在缥缈间。枕流漱玉花下,学把鬓丝盘。风不老,梦相牵,涤尘烟。唤春长住,裁段温香,匀入诗笺。云恨风狂摇碧树,银汉崩堤,天水倾如注。纵有清凉消溽暑,隔帘已近黄河浦。不道中州何惹妒?断壁沉车,泣断嵩山路。且觅禹神仙闼处,挥戈斩断蛟螈舞。墨翠生烟,田黄凝雾。月华皎皎琳琅路。连章五十锁奇观,印纹百寿频回顾。检点经年,流连古趣。欲寻真意春秋度。含藏暮暮又朝朝,浮生且作从容句。廊桥闲步觅秋意,看泜河逶逦。飞来白鹭影娉婷,更落斜阳里。赊来闲月,风裳水佩,有霓虹摇曳。三分夜色二分舟,再一分流水。烟雨怜秋色,来将古驿寻。一陶一钵是光阴。撷取琼瑶入盏,是瓷音。二水交流处,湖山碧色深。徘徊鸥鹭正低吟:当数此间旖旎,最澄心。粉彩青纹,一抹流霞住,是瓷趣。江南应妒,秋色横波处。情浓情淡入秋颜,宜心还数那斑斓。崖壑青松,伫倚斜阳里。云外泠泠挂瀑泉。高风最是知人意,携来一段清欢。欲与嘉景同飞,往事堪收敛,结庐间。朝看烟霞暮看山。一角飞轩,一角窥园。粉墙低,漱玉清流荡。更扶疏竹影,太湖石瘦,叠作蓬山。疑是吴门归处,暖阳里,与风眠。想平生,尽是蹉跎事。且与春约下,海棠花梦,细柳微澜。何事愁情冷处浓,人到年终,雪到年终。更兼憔悴病魂同,知是庸庸,确是庸庸。收取闲心待蕙风,欲觅新容,装点新容。梅花恰与月辉逢,脂色将融,玉色将融。岁杪空寒。望远山寂寞,瘦影阑珊。野岸清愁,冰封旷径疏园。检点诗囊瑟瑟,黯然事,佳句堪难。经年处,抱梦吟哦,物华负了霞笺。当逢易感时节,况愁染病骨,空恼婵娟。轻敛三分情味,一抹云烟。且向梅林买醉,入目时,绿萼安娴。从今后,我嘱东君,风过花田。素妆瘦影云何似?冷香化作相思味。也无翠叶也无依,寂然花萼垂。人道城中有桃源,隔断是尘烟。青黛瓦,白琅轩。雕镂水云间。堆云叠玉半山间,谁把雪珠穿?南风过处尘香馥,影玲珑,恰是幽娴。沽酒郊外,拈花襟上,微步觅乡缘。晴波冶冶洗冰颜,笼上看炊烟。齿痕自此留芳计,入心扉,多少缠绵。皓皓明姿,清清佳味,岁月更舒安。粉紫绛红秾艳镀,遍染琼瑶,占尽春风路。疑是仙姝摇曳舞,芬菲更有深情住。欲折天香簪鬓处,尖刺离离,止却狂人步。任使蛾眉谣诼妒,何妨遗落群芳谱。为让群芳缓缓开,气韵却难埋。流霞一抹靥边裁,眼波动,是仙胎。姚黄魏紫,丰肌玉魄,何惧贬身灾。焚成焦骨不伤哀。立风雨,向云阶。堤上浓阴夏已长,玉槐鸢尾正流芳。参差碧色,入水照波光。缓步林中寻野趣,犹听鸟雀细磋商:白云堪摘,一梦共清江。转角铺开南风细,摇曳处,汉裙丰媚。冰花玉粉清凉意,含笑温然如水。调素手,夜声剪碎。非是为,孔方之事。一抹人间烟火味,一抹流光轻绘。烟水洞庭丛碧树,吓煞人香,香透衣襟处。撷采晨曦和玉露,揉搓抓捺青螺聚。条索纤纤柔指舞,白盏青花,翠色盈盈诉。缓缓斟来春色妒,沉浮正是人生路。注:碧螺春原名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称作“吓煞人香”。
欲画一山碧色,更怜十里藤垂。清流引我看参差,再看青山妩媚。云影流连小径,风情飞进新诗。知音今日是葳蕤,石罅有花醒醉。绿波照影行,云在琉璃底。我欲名之为镜湖,浓染风裳翠。长坐问金蟾,料是应无悔。洗去浮华洗去尘,觅得清欢味。烟雨萦湖水萦天,秋意抱荷眠。浮香曲岸,衔凉欹影,翠盖田田。
伞尖来戏珍珠盏,荡漾又成圆。沙鸥软语,红蕖疏瘦,绿实清鲜。
水轩烟雨似生凉,依旧荷香。纵然减却红颜色,参差处,绿盖煌煌。作态倚风曲港,多情照影秋光。笑看纤手弄沧浪,最是繁忙。珍珠拨断还重聚,探身去,欲摘莲房。折下团团玉叶,裁成袅袅霓裳。赫日连山沸,蝉鸣引夏长。藕花凝露汗凝妆。银汉定忧干竭,偷把雨丝藏。盼有摩天剑,移来北极凉。念来儿稚睡平房,也有风吹,也有月徜徉。也有母亲摇扇,扇底尽清凉。黛瓦围山静, 停云枕水眠。丛篁处处掩尘喧,霜色上篷船。信寄情难寄,遗山词一笺。指中往事说缠绵,与水共调弦。秋声秋色两相新,云淡水无尘。浮槎载我绛河滨,玉斧琢冰轮。分明月镜儿时满,庭院里,小饼香醇。那时街景那时人,梦底十分真。夏日婷婷倚碧穹,青春方是有情浓。阶亭照影对池红,芙蓉香散卷帘风。秋来早,雁还匆。雨声寥落水晶宫。残枝残叶邈人踪,明年谁与藕花逢。
尧山壁评
湛梅的旧体诗词具备了宋词婉约派流传至今的优美感,这虽是女性在写作时比较容易呈现的气质,但她在风花雪月之外还能时常迸发的巧思,为柔和的词句增加了一点跳跃和灵动,让她的作品更加有特色。她填词歌咏传统的月色,却不仅仅是叹息“门前月色渐如愁”(《浣溪沙》),更能在对阴晴圆缺的怅惘中添一声“他日更重磨”(《忆江南》)的祈盼;她写诗抒发家国的情怀,有“但愿汉江清景好,樱花开处共晨曦。”(《七律·春》)的温柔祝愿,也有“金戈铁马丹心著,收拾山河志不移。”(《钓鱼岛》)的志远情坚……她的传统诗词,虽不算宏大开阔,却能时常出一些新意,把自己婉转的心思填在了看似平淡的文字中。(作者曾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家,现为河北省诗词协会荣誉会长。)
梁剑章评
湛梅的诗清新、明快、素雅,于婉约中透露出坚韧的精神内质,于沉重中历练出希冀的亮点,坦露着一股向上的心境和青春的活力。“一缕青烟,更满城愁满心雪”是“零落孤梅”的一声感叹,“待到城中瘟事了,花也翩翩,裙也翩翩”则是经历苦难和磨砺后的欢欣。纵观湛梅的诗作,更多的则是展示自然的充实,青春的美好,生命的光彩。在雨后的清晨漫步,她得到的诗是:“昨夜琼枝着雨匀,东风过处晓光新。诗人莫恼花妆晚,一树烟霞一树情。”我们能够窥探到作者对生活的向往。“如梦佳期谁记取”“一溪新绿涨春波”“窗前一抹绿云裁,今日东风把梦开。”诗人的梦想与春天的色彩交织,其人生何尝不是美好的。文学的世界是有情的世界,“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诗贵用情,但诗由女性的笔尖中流淌出来,更显得柔情满满,妩媚多姿。“拈来云影眸间染,且问涟漪且问情。” 一片闲云,一叶孤舟,一只白鸥,一缕鬓发,就能嵌入诗人的肺腑,从脑海中跳跃出来,形成一行行优美的诗句。细听那“阶草幽怀难织梦,芳心孤寂懒凝眸。门前月色渐如愁。”阶草与月影相伴;“灼灼芳华醉一城,黄金绽蕊玉琼倾。浓香凝露蝶初惊。”国色与蝶舞相逢,使人怎能不缠绵,怎能不贴近?这大概是女性诗人特有的潜质吧。韩存锁评
湛梅诗友学诗态度严谨,写诗声律严格,评诗褒贬严明,其为人格调如诗词联文之高雅,修身律己更是如梅似竹。 湛梅的诗作彰显了宋词婉约派的温雅优美之特色。生活是常青树,无论诗歌还是散文,离开生活,将暗淡无光。湛梅的诗词中多见缠绵之情,清淡之雅,少见惆怅叹怜和悲悲凄凄,她或美景怡情,或开心愜意,总见希望之光。如写在疫情期间的《南乡一剪梅·春 》:花梦掩朱栏,雨后东风笑莞然。又见波纹浓绿染,人在诗笺,柳在诗笺。匀墨写春天,欲寄枝头点点胭。待到城中瘟事了,花也翩翩,裙也翩翩。”词中好一片雨后新景,“待到城中瘟事了,花也翩翩,裙也翩翩”,多么温馨的词句,寄托着美好的向往。她的诗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电闪雷鸣,像是三月春风在河边柳下小憩,似炎炎七月在远山树下听泉水叮咚,如中秋月夜在房顶上数月亮星星,或腊月九天在红泥炉旁煮茶忆旧。如此少点喧嚣,拒绝狂躁,令人难忘,让心陶醉。
湛梅诗友从容读书,严格吟诗,淡定填词,她的诗词联文,美如珠玑,很值得一读,唯有静心品味,才知其风韵雅致。(作者为河北省诗词协会副会长、石家庄市诗词协会会长)
李文学评
诗如其人,湛梅的诗突出特点就是真实细腻,委婉动人。她的诗是真实感受的坦诚吐露,是心声的吟唱,没有丁点儿虚饰与浮华。她的诗文中少见那些干瘪无味的旧东西,而创造了众多可触可感的生动艺术形象,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湛梅以诗言志,借诗抒情,更通过诗净化自已的灵魂,开阔自已的视野,进而激发出不懈追求、积极进取的旺盛斗志。她在遭遇家庭生活变故的情况下,每每以诗为琴,用力弹响生命的强音,借此驱走凄惋,一遍遍地燃旺生活生命之火,重拾继续前行的信心。她在拥抱人生中格处注重亲近自然,满怀热情地访山问水,追逐四时变化,感悟人生真谛,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美篇。她注重人际情感交流,既把浓烈的亲情赋予父母家人,也把炽热的友情赠送各方师友,为原本略嫌局促的人生空间开辟出日益广大的交往平台。我确信,湛梅怀揣勤勉好学,不辍努力,必能让深积胸间的暗香幻化成更多摇动心魄的佳作,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作者为河北省诗词协会顾问,石家庄市诗词协会名誉会长)
张雷评
湛梅的诗词霞姿月韵,流丽婉美。她的格律诗既有红雨绿绮、沈园秋草,也有朗月清笳、璇渊碧树,可谓姹紫嫣红,琳琅满纸。读之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一溪新绿涨春波,闲泊小舟萍迹多。莫道古村烟雨暗,柳丝袅袅入横坡。”这首《七绝·题图》,写出作者面对盎然春意的美好心境。“清凉日夕绕山幽,出岫轻云淡淡愁。岭上斜阳衔远树,汀边孤柳系空舟。冰弦低转禽声发,团扇闲捐锦字收。如梦佳期谁记取,觞歌已负菊花秋。”这首《七律·秋》,则是含蓄的表述了自己惆怅的心境,对往事的追怀,对旧人的思念,在“孤柳”、“空舟”和佳期无人复记取的凄凉中,深情地记录下积思成梦的自伤。相形之下,湛梅似乎更适合填词。她的词,既有长亭古道,衰柳斜阳,也有题叶西楼,吹花南浦,可谓离亭黯黯、恨水迢迢,充分展示了一位标准词人的境界与天分。她的词轻灵绝妙,托体遥深,足见她深得词的章法。宋代词论家有“以景结情最好”之说,而她的词多数都遵循因景抒情的思维规律和艺术手法。如《满庭芳•冬》:“十里枯衰,一川风冷,静随暮色凝眸。金猊香尽,萧索上层楼。岁月共云沉寂,眉渐蹙,独酌还休。琴声阻,相思长断,托梦入帘钩。 悠悠。凝雪落,曾经旧事,几度同游。叹零落孤梅,春信长囚。只恨香销玉减,病魂懒,泪自空流。无言处,人如天远,尺素寄轻舟。”如果非要说她的作品弥漫着闺房的锦帷之气,那也只能说因为她是女性所致。因此,读她的词,蓦然让我想起江淹《别赋》中的“芍药之诗,佳人之歌……与子之别,思心徘徊。”江合友评
王湛梅诗词兼能,词胜于诗,此盖女性细腻柔婉之天性使然。以题材论,长于咏物、感怀。所咏之物,又以花草虫鱼之类为多,体现女性情怀,以我观物,莫不卿我情浓,流连再四。所感之怀,则多节令、景物、游历、生活、采风之属,情随事起,感以景发,皆有真意存焉。其佳句可撷,诗如“峰顶撷来云一朵,丹青匀入画图真”“且涂一纸斑斓色,也画疏篱也画瓜”“老叶凝痕摇素月,轻烟带露湿红妆”“飞琼万点飘心事,梅萼几枝衔旧年”,情思妍婉,得外物细微之美。词如“且与春约下,海棠花梦,细柳微澜”“缓缓斟来春色妒,沉浮正是人生路”“浮云衔翠,白沙倚日,相伴吟哦”“高风最是知人意,携来一段清欢”,嘉景柔情,委婉有致,花前月下之外,更有缠绵幽远之态。其词之佳处,有含蓄不尽,前呼后应之妙,吟而有味。其不足之处,全篇之中,不免微疵;情思偏狭,仍需拓展。湛梅为人热心,奉献于诗教事业,于燕赵吟坛,功莫大焉。创作有成,诗教有功,故其荣膺燕赵十佳,当无愧色。惟期更上层楼,骋目千里,致力于光大燕赵诗词事业,再立新功。
(作者为中华诗词学会高校工委副主任,河北省诗词协会副会长,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