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街
官三太巷头
主人秦大有
“一席半斋”的旗号
这正是那久远的文字里
关于“老半斋”的记叙
我非吃斋之人
依然顺着这些文字指点的方位
仔细寻找
曾令天下食客们趋之若鹜的秘密
东大街依在
却不见了官三太巷
里运河流淌
仍找不到“厅门口”这个地方
我记住了美食佳肴
白炮虾仁、清蒸鳜鱼、淮山鸭羹
还有
山阳蒲菜、淮上杞羹、青蔬野菜
精粗搭配
口味宜匀
散发清新之味
彰显自然之趣
悉收养生之功
提醒生命之重
这昔日的食斋
这旧时的小楼
这传说中的繁华
这模糊中的记忆
带着清江浦的荣耀
闯进了“十里洋场”
将“半斋总会”的牌匾
挂在了显耀的国际饭店门前
看大江南北
那些“老半斋”“新半斋”酒店
无疑都是淮菜馆的招牌
与我的家乡密切关联
与远久的光绪年通话
炫耀成为聊天的主题
与遥远的上海接一根话线
叙述起离别之后的情思
从录事巷的西堤
搬至程氏花园
由大路巷蔡宅
迁于城中的草市口
每一个迁徙
完成一次裂变
每一次出走
都是一种升华
无论官督商办
表达真实的信念不变
不管官办商股
传达讯息的使命不变
时光荏苒
坚持自信
日月苍郁
传递真切
北方与通州通话
南方向江南表达
辖管半壁疆域
电报电话比翼
麻木的年代让清江浦感受文明
封闭的境遇中可传递彼此讯息
无法远足的无奈里转达安慰
情思绵绵的氛围中互通感念
至今不能认同
在一个腐朽的政权溃败时损毁
更要严厉挞伐
侵略的战火将它一次次毁灭
越青。本名,孙月清。男。江苏省作协会员。市商务局调研员退休。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