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卷香里未老情
作者:苑枫
朗诵:枫韵
以书为伴一生,但真正读点书,写点文字,踏入书的门第,感知点书香情趣,还是退休以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领略到的。
说起来自己读的书少之又少,略略几本而已。用我自己的话说:书有几本天天读,胸无点墨年年修。由于自知有个陋习是读书多在翻翻,了解,粗枝大叶地翻阅,多半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况,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如俗谚说的猪八戒吃人参果,食而不知其味。有如没有消化的食物,自然收效甚微,营养不良,几成人生缺憾。鉴于此,为了填补曾经想读未读,未来得及读,或读而未解之书,以补偿缺欠,便毅然开始了补课,充电。

因为退休以后,把自己还给了自己,时间,空间自由支配。一身的轻松。这些年才回过头来比较细致地读了一点点书。如小说四大名著,史记,鲁迅全集1~2,以及吕氏春秋,容斋随笔,古文观止等。我尤其喜欢读毛选,毛泽东诗词。新书《讲那创业年代的故事》,《唤醒集》……, 我还一直自费订阅中国老年报,老年日报,以及教育类报刊,认真拜读中国石油·金秋周刊等几份报刊。
深知退休后的读书既不求功,又不求利,抛开适用与功利的驱使,所以不受时间限制,空间左右,随意读几页,甚至几句,几行,乐而忘忧。诚如我的小诗《读书乐》“半床书报半床人,信手拈来信口吟。古今中外随意翻,诗词歌赋任由品。尤喜唐宋八大家,更爱毛诗五本经。偶尔乘兴凑几句,哪怕东施又效颦。”遇到不懂,不认识,或有疑问,不解的字词和意思都要翻阅工具书,有时也电话求教,我的老师不但有老同事,文友,专业人才,遛弯的老友,还有儿孙甚至是孩提,如韩愈说的“生乎吾后,亦先乎吾者”。网上查阅,微信传输,多渠道的寻求答案,力求真意,哪怕是粗浅的。也是便捷的快速的直接的一种求知的方法。

当今报刊是学习知识的百科全书,是我最为方便的有效的学习园地。极具时代性,多样性,快捷、方便又易于把握。又有普及性。偶有不解的,只要求教多半可以找到答案。极个别的难题,再翻阅参考工具书籍,辞海,辞通,中华大字典以及相关书籍的典籍印证
其实书读得不在多,而在精。不在表,而在里。不仅读进去,更要读出来。不只读黄金屋,颜如玉,千钟黍,重要的是读出个为什么。这才是读出了真諦。
读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掌握知识,有如《资治通鉴》引言中说:“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用今天的话说;即懂历史,知兴衰,懂科学,会创新。知古鉴今,才能够得到治世之道。正所谓学以致用。自然科学也好,社会科学也好。都要为社会,为人民所用。
读书尤其要有所选择,要注重取其精华,即今之所谓正能量。
读书,不只是读,更重要的是思、辨、发、用,怎么用?“孔子曰: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近二十几年来,我把读书所见,所闻,所感记录,编辑成文字书章,发给几十家报刊刊载了数百篇,又整理辑录成册。出版了《晚风集》两卷,《枫叶集》一卷。作为交流,赠礼。为更多的人互通互动。也因此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我的书友上至八十几岁的耄耋翁妪,下至六七岁的孩童都有可读的文字。从地域看南到广州,西到新疆,北至齐市,都有我的书友读者。所谓;广有诗书友,交流倍温馨。谈笑书香乐,开怀有佳品。尤其是忘年小友的略略一叙,更是一种不同流俗的交往传递,一咏一和,足以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乐此不疲,寿延可期。
先后两次举办发行赠书仪式。2013年4月3日大庆电视台教育台播发了,《晚风集》赠书仪式的新闻说:晚风集的出版为书香大庆又添一抹馨香。2015年5月29日《枫叶集》出版,发布赠书,大庆石化离退休管理中心领导参加,并称赞老有所为,堪称老年读书写作的典范。华谊社区领导出席并赠送了条幅:书香华谊 夕阳正红。给力于我,也有力的鼓励了社区的读书活动。

还以我的诗词为主进行两次朗诵活动。2015年我以诗歌朗诵形式庆祝八十寿诞,我的文友,亲族以朗诵祝寿,略显别具一格的创意。既没有金钱,蛋糕的俗礼陋习,又赋予乐观向上的正能量,为生日庆寿开了一个新生面。可谓新颖别致。一改旧习老套。取而代之的是书香四溢的浓浓气氛。赠礼均是书画、条幅、或诗或词,韵味十足,不落窠臼。
而今八十有七,倍感读书,为文之乐,又彰显书卷气的文明之风正在我的身边形成清风一绺。我也以我自己的方式做时代的书香一族。

我的感悟是:诗书滋味长,领略真谛香。洞开心扉时,寿延福祉享。犹如好友王华文为我的《枫叶集》作序说:读书是上帝为我打开了又一扇窗,此言不谬也。也让我深深感到:老来读书正当时。
苑枫 2023年1月14日早6时47分于晚风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