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中篇小说《刘老太的传奇人生》发表在《大湾》杂志2022年第六期)(第三章、第四章)
第三章 刘老太投奔刘柱
作者 老革
入冬后,当刘老太把家里事情处理完毕,这才于腊月初七这一天,冒着零下二十多度严寒,乘火车到省城来找刘柱。
刘柱的确是结婚了,他的婚房是女方家原有两居室闲置的平房。因女方父母膝下就这么一个独生女儿,所以当初俩人结婚时,女方父母承诺,这套房子算是给女儿的嫁妆。在结婚的当天,所有操办和费用也都是女方家出的。
房子距离刘柱所在的单位机械厂不算远。当民警把刘老太送到刘柱的家门口时,便跟她告辞了。
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西北风裹着零星的雪花,不断向刘老太的肢体袭来,就见她浑身上下直打哆嗦,步履蹒跚地来到院子前。
当她隔着栅栏,望着屋内闪烁的灯光,还有人影在晃动时,脸上顿时露出笑容。她似乎忘记疲劳和寒冷的天气,随即,便兴冲冲地快步走进院子里前去敲门。
不一会儿,就听吱扭一声,房门被打开同时,一股热气伴随着一位打扮时髦,年轻美貌的女子走了出来。此人正是刘柱的媳妇李静。那李静扫视一眼刘老太,就见她身着脏兮兮破乱不堪的黑色棉袄棉裤,左胳膊挎个大包袱,右手拄着一根棍子,头上还扎个破旧头巾。李静一看刘老太这身打扮,气不打一处来,不问青红皂白,并大声呵斥,“你个臭要饭的,黑灯瞎火竟来我家要饭,还不快走!”
此时,刘柱在屋里听到外面动静后,马上来到门旁,当他探出头来一瞧,感到十分惊愕,哎呦喂!我的亲妈哟,你咋来了?他刚喊一声妈,就听李静对刘柱大声吼道,“你不是说你妈早就死了吗?咋地?还想认这个臭要饭的当干妈不成?”随后,不容分说便把刘柱推进屋里,哐当一声,把门关上。
当刘老太眼瞅着刘柱被他媳妇推回屋子一刹那,心里如同刀绞一般的难过,眼泪瞬间流下。就见她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好久,好久,这才缓过神来。但任凭她怎样敲门呼喊,里面就是不给开门。
此时,刘老太早已冻得上牙直打下牙,再加上近一天没吃饭,是又饿又气又恨。只见她眼前一黑,咕咚一声跌倒在地上。
刘老太跌倒地响声,恰巧惊动在此路过的一对中年夫妻。
那名男子见状赶紧上前把刘老太搀扶起来。就见刘老太满脸泪痕,早已哭得泣不成声。好半天,这才缓过一口气,并断断续续地把自己和刘柱的母子关系,大致讲述一遍。那名男子听后,抬头朝屋里一望,咦,这不是我单位刘柱刘技术员的家吗?几个月前,他结婚时,我还去参加他的婚礼。
想到这,他便和妻子搀扶着刘老太上前敲门,“刘柱,你妈来了,快开开门,我是张富!”连敲带喊好一阵子,屋里非但没有反应,反而还把灯给熄了。
这时,在刘柱的家门口,早已围聚好多邻居和路人。当得知事情原委后,大家都纷纷谴责刘柱和他的媳妇。
此时,张富看刘老太被冻得浑身上下直打哆嗦,觉得怪可怜的。心想,这大冬天的,可别把老人家给冻个好歹。随后,便和媳妇刘晓娟商量,让刘老太暂时去他家。
刘晓娟也是位通情达理之人,她亲眼目睹了刘老太的遭遇,心里很是难受。经和刘老太商议后,便和丈夫一起搀扶刘老太朝自己家的方向走去。
第四章 张富夫妻收留刘老太
张富的家距离刘柱的家只隔一条马路,这套房子还是张富的父母生前留给他的。自从结婚后,便和媳妇刘晓娟一直住在这里。
张富的家也是地房,两居室的套间,里外屋一般大,屋子里面摆设也很一般。外屋靠窗前放有一张单人床,除一张老式八仙桌外,还有四把椅子。靠北墙放有一个穿衣柜。里屋除一张双人床外,有一对红木箱子,一张“一头沉”写字台,还有一个电视柜,上面摆放的是12寸天津产北京牌黑白电视机。
平时张富两口子就住在里屋。厨房是在一进门的门斗里,里面安装的是土暖气,用来做饭和取暖。
走进屋后,张富搀扶刘老太坐在椅子上休息,他媳妇刘晓娟扎上围裙赶紧去厨房做饭。不大功夫,就见刘晓娟端着一碗热汤面,放在八仙桌上。
当刘老太瞅着碗里的热汤面里还有两个荷包蛋时,激动的她又不停地在抽泣。心想,养子刘柱虽不是亲身所生,但也是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从小拉扯大的。这人咋还说变就变了?连我这个养母也不认了,还不如两旁世人。今晚要不是遇见他两口子,那我可真要露宿街头啦!
想到这,不禁又嚎啕大哭起来。张富和他媳妇一直在刘老太身边好言相劝好一阵子,刘老太才把热汤面吃下。
饭后,他俩又把刘老太又搀扶到床上。刘晓娟用手摸了摸褥子底下的电褥子还很热,便笑着对刘老太说:“大娘,您今晚就住在这里,看您走一天也累了,还是早些休息吧!”
刘老太深情地望着刘晓娟,眼含热泪不知说啥为好。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觉,心里一直在想今晚的事情。她怎么也想不通,刘柱虽然不是自己亲生的,但毕竟是自己把他从小养大的,而且娘俩关系一直相处得很好,他这一进城,咋就变心了?咋就不认自己了?她思来想去,一宿也没合眼。
第二天早饭后,张富又叮嘱刘老太就待在家里,千万不要出去,以免走丢。并告诉刘老太,上班时他要好好劝劝刘柱,让他回心转意把刘老太接回家去。
张富虽然和刘柱都在同一单位上班,但不在一个部门工作。张富参加工作前,是工业大学毕业高材生,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这一晃,参加工作十年有余,现在是厂里技术处唯一一名高级工程师,负责全厂的技术工作。媳妇刘晓娟是医科大学毕业,和他同在一个单位,是厂卫生所的一名医生。而刘柱是车间技术员,按理来讲,他俩隶属上下级关系。所以,张富觉得有把握说服刘柱。
第二天上午,刘柱接到张富打来的电话,马上来到厂技术处。当他落座后,张富便开门见山的和刘柱谈起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张工,我和您说实话,那个老太婆真的不是我养母,我根本就不认识她。我从小就没有父母这不假,但我确实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当刘柱说完话时,脸色有些微红,显得有些不太自然,这一微小举动张富早已看在眼里。但他还是苦口婆心好言相劝,可刘柱一口咬定不认识刘老太。
俩人谈话持续近一个多小时,刘柱始终不肯承认刘老太是他的养母。此时,张富盯着刘柱的脸,笑着对他说:“刘技术员,今天暂时和你谈到这里,你先回去好好想想,等想好了明天我再听你的答复。”
就这样,张富和刘柱的谈话不欢而散。
下班回到家里,他看到刘老太正在厨房里面忙活做饭,他媳妇刘晓娟在一旁打下手。他又仔细端量刘老太,似乎年轻不少,原来刘老太浑身上下都换成新衣服。
刘晓娟在一旁对他说:“今天下午我在单位请假,先去百货商店,给刘大娘买一套棉衣棉裤,还有衬衣衬裤棉鞋等,然后又领她去浴池洗个热水澡。回来时路过副食商店用票买一条鲤鱼、一斤猪肉和一些蔬菜。我不会做饭你是知道的,刘大娘说她会做,我就在旁边打打下手。”张富听到这里笑了,他看刘老太的精气神还挺十足,和昨天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
等吃过晚饭,张富这才把今天上午和刘柱见面,刘柱所说的话一五一十向刘老太和盘托出。刘老太听后,气得差点昏死过去,并嚎啕大哭起来。
经过一好阵子解劝,刘老太最终止住哭泣。其实张富对昨晚发生的事情,就已经猜到大概其,再加上今天上午和刘柱谈话时,看他那个面目表情,就猜想这里面肯定有隐情。
这时,刘晓娟就把昨晚和张富商量的意见向刘老太表明:“大娘,您看这样好不好?您暂时先住在我家,等我们再慢慢说服您儿子刘柱,说不定刘柱真的有啥难处。等以后他想好了,让他再把您接回家,您看行吗?”刘晓娟的话音刚落,就见刘老太又伤心地哭起来。
又过好一阵,刘老太这才止住哭泣。她瞅着眼前两位善良的夫妻,终于把心里话一五一十地向张富两口子倾吐出来。从她丈夫刘勤去世时讲起,再讲去孤儿院领养刘柱,又如何把刘柱从小学生培养成大学生。
在此期间,自己为刘柱所吃的苦、遭的罪,那就甭提了。反而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自己的养子竟然不认我这个妈,真的是天理难容。说着,便愤愤地起身打开地上的包袱,在里面找出一个小本本,里面有一张和民政局孤儿院签订的领养协议书。白纸黑字上清清楚楚写着刘柱原来的名字——李军。
当张富两口子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张富心想,看来刘大娘所说的都属实,肯定是刘柱在撒谎。随后,他笑呵呵地对刘老太说:“大娘,您说的话我两都相信,至于刘柱为啥不肯认您,这里面肯定有隐情。这样吧!您先在我家住着,等我说服刘柱后,再回他家,您看好吗?”刘老太听完张富的话,瞅瞅张富又瞅一瞅他媳妇,激动地又开始抽泣好半天,这才点一下头。
张富转身看到刘老太换下来的那套脏兮兮的棉袄棉裤,随即对刘老太说:“大娘,我把您这套棉衣服丢到外面吧?”说着弯腰把那套衣服抱起。这时,就见刘老太赶紧过来,急的脸色煞白,慌忙说道:“这套棉衣棉裤是我亲手缝制的,你别看这条棉裤又肥又大,裤腰到胸前,但冬天穿上它特别暖和。这套棉袄棉裤可是我的命根子,我想留个念想,我求求你了,千万不要把它扔掉。”说着便从张富手里夺下那套棉衣棉裤。
张富瞅着刘老太这一举动,又看一眼旁边的媳妇,只知道她舍不得扔,但还真不知详情,这套棉衣棉裤究竟有啥可保留的,张富心里并没有多想,只见他笑着说:“既然您老人家想留下来,那就听您的。”说着,让他媳妇找来一个包袱皮,帮刘老太把那套棉衣棉裤包好后,又装在一个纸盒箱里,然后放在刘老太的床底下。
此时,张富和他媳妇互相对视后,俩人会心地笑了。
那么刘柱为啥不肯承认刘老太是自己的养母?其实,这里面还真有隐情,事情还要追溯到一年多前。
那时,刘柱刚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边远地区一个县汽车大修厂。当时,他已经和同班女同学李静确定了恋爱关系。李静的父母都是本市政府机关的干部,有一些人脉关系,所以当李静毕业时,被直接分配在市轻工业局机关工作。
当李静得知刘柱被分配到外地时,她这才同父母表明和同学刘柱在谈恋爱。李静的父亲得知后,又托些关系,对刘柱分配去向重新做了调整,最终把刘柱分配到本市机械厂工作。
刘柱从小被刘老太收养,在家里备受刘老太溺爱,性格逐渐孤僻,不喜欢与外人沟通,性格也特别内向,而且虚荣心也特别强。从打上小学开始,他从未和同学们透露过自己的身世。
当初刘柱在学校和李静谈恋爱时,由于虚荣心作祟,曾向李静多次表白,自己刚出生后不久,父母先后因病去世,自己从小是在孤儿院里长大的。
当初,李静的父母得知刘柱是孤儿时,深表同情。看刘柱长得一表人才,不但懂礼貌,而且谈吐不凡,很是喜欢。
老两口膝下就这么一个女儿,把她从小就宠得娇生惯养,脾气暴躁。而刘柱性情温和,俩人结婚后刘柱肯定会谦让自己的女儿。等将来老了还得依靠女儿和女婿,所以对女儿的这桩婚姻很是满意。所以女儿出嫁前后,都是老两口给张罗的。
原本打算让女儿和女婿来自己家住,可李静说啥也不肯,非要过二人世界。所以就把自己原来闲置的那两间地房让她俩做结婚新房。
刘老太来找刘柱的那天晚上,当刘柱的媳妇李静把刘柱推进屋子后,便对他大发脾气,并责问刘柱为啥管门外那个要饭的老太太叫妈?当时刘柱支支吾吾的也没敢正面回答。
就在这时,忽听门外又有人敲门,刘柱撩开窗帘一点儿缝隙,往外一瞧,这不是和自己一个单位的张工吗?他咋来了?转身和李静耳语几句,随手便把灯熄掉。
此时的刘柱坐在床上,心里可谓五味杂陈不知所措。门外那位老太太的的确确是自己的养母,有心想认吧,看媳妇对自己急头白脸相,实在是让他犯难。在此之前,自己和李静处对象时,就曾多次向她表白过自己的身世,这突然间冒出个妈来,恐怕跟李静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
当李静看到窗外的人渐渐散去时,便回转身来看着坐在床上耷拉着脑袋的刘柱,并对他大声呵斥:“刘柱,今晚你要给我说清楚,刚才那个老太太是不是你妈?”此时的刘柱在黑暗中,任凭李静咋质问,就是一口咬定不是他妈。“我不早就跟你说了吗,我从小就是个孤儿,那个老太太好像是当年孤儿院的保育员。当初,我们都叫他刘大妈,那时,我和她相处得很好,我也经常管她叫妈。”当他把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脸色由红变白,额头似乎还冒出些冷汗来。由于屋里光线昏暗,李静并没有察觉。
李静虽然性情暴躁,但还是有些心粗。当她听完刘柱的解释,虽然心存疑虑,但还是相信刘柱所言。从那天以后,李静也就没再追问过刘柱,这件事情似乎就这么过去了。
(未完待续)
作者:张文革(笔名老革)
作者简介:
张文革、(笔名老革)。吉林省长春市人、老三届、老知青。现为长春市朝阳区作家协会会员、长春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偶有作品见诸报刊杂志。学习写作的宗旨:在文字里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