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春的阳光照射在人们身上,已经分外温暖。忙碌的街头,车流、人流、物流,既热闹非常又井然有序,人们熟悉的“春天”回来了。
2023年2 月 13 日至 14 日,在浙江省丽水市,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第二届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议,现场观摩学习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经验,丽水、赣州、龙岩、三明、信阳、巴中、庆阳、临沂等城市做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从前交通不便的浙江丽水,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已然是红绿融合、涌金淌银;昔日“路隘林深苔滑”的福建三明,如今已是“路宽林茂粮丰”;淮海战役时当地群众用小推车载满军粮支前的山东临沂,入选首批国家物流枢纽;曾窝在大山深处的四川巴中,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后乡亲们有了“稳稳的幸福”;广西百色种植的芒果香飘全国,已经沿着“一带一路”销往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2022年,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临沂市、赣州市、龙岩市超过4000亿元,龙岩市、三明市、延安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不少城市已形成了较为稳定且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2021年,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印发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陆续出台支持革命老区振兴“N”项实施方案和“X”项专项政策,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1+N+X”政策体系建立健全。
迎着崭新的历史机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拓展、基础设施建设更上台阶、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修复、红色旅游迎来高质量发展,老区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做好绿色生态文章:浙西南革命老区“红绿金”融合协调发展】
作为本次现场会的承办地,浙江省丽水市着力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变。丽水市委副书记、市长吴舜泽介绍,依托老区生态优势,丽水以“生态+”引领打造品质农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林业产业、水经济等五大富民强市支柱产业,构建了具有丽水特色的“山”字系品牌体系:“丽水山耕”获评新时代区域农业品牌十年•卓越影响力品牌,产品平均溢价率超过 30%;以“丽水山景”“丽水山居”为代表的乡村文旅产业加快发展,“丽水山居”入选 2022 全国旅游产品创新 8 大典型案例;“丽水山泉”已推出高端瓶装水等产品,去年销售额同比增长 8 倍。以“生态+”赋能发展半导体全链条、精密制造、健康医药、时尚产业、数字经济等五大生态工业主导产业,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实现“三年倍增”,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 63.7%。丽水开发区仅用三年时间引进 22 家半导体行业头部企业,“无中生有”打造形成了半导体全产业链。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位于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的下南山村,离长深高速南山出口不到一公里。游客只要开车下高速公路五分钟,就能入住“下南山”原生态度假村。下南山村整村搬迁、破茧重生的“蝶变史”,曾经的“黄泥房”变成“黄金屋”,是丽水无数红绿生金的缩影之一。丽水实施“红绿金”融合发展,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引领打造“金色”新增长极上,拥有了更多“丽水实践”“丽水经验”“丽水样板”。以“红绿金”融合发展,丽水开展并完成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推进改革从“先行试点”迈向“先验示范”。 率先发布国内首个山区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地方标准,构建市县乡村四级 GEP 核算体系,形成覆盖价值核算、质量认证、生态补偿、市场交易等一整套制度体系。“变现”通道初步打开,成为气候投融资试点市、林业碳汇试点市,获批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在全国率先探索培育“两山合作社”“生态强村公司”等市场化运营主体,创新推出“两山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建立浙江省首个生态产品交易中心,累计完成交易 5688 宗、9.05 亿元,实现了生态产品增值变现的“丽水破题”。
【做好特色产业文章:沂蒙革命老区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山东临沂有百万级经营主体、千万级人口规模、万亿级商贸物流,有“线下”专业批发市场 123 处、从业人员 30 万人;“线上”从业人员 17 万人,市场交易额、物流总额达到 5710 亿元、8609 亿元,形成了“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商贸格局。临沂国际商城全面起势,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全货机航线开通,海外商城、海外仓遍布全球。2022 年,临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5778.5 亿元,在全国革命老区 20 个重点城市中,保持经济总量、公共预算收入“双第一”。山东省临沂市委常委、副市长隽新阳表示,临沂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抢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开展“量质齐升、两年万亿”行动,奋力构建“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万亿工业”现代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加速壮大,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到 3832 家,八大传统产业完成产值 5497 亿元,食品、冶金行业发展为千亿级产业集群。创新活力持续增强,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 42 个,高新技术企业、科创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 1600 家、1800 家。按照“接二连三”思路,坚持“以商带工、以工兴商、工商联动”,拓展延伸商城产业上下游链条,大力发展地产品制造业,商城地产品交易额达到 2295 亿元。招商引资成就斐然,2022 年签约项目 986 个、总投资 4527 亿元,为老区聚势蝶变、跨越赶超积蓄动能。
江西省赣州市、福建省龙岩市、福建三明市、河南信阳市、甘肃庆阳市、四川巴中市等分别发言。
“革命老区不老,振兴发展有力”,正如会议指出,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1+N+X”政策体系正不断完善,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浓厚氛围正加速形成,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正持续增强,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支持下,在各地方的共同努力下,革命老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将不断取得新成效,作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