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义之目标就是大同 734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世界历史洪流滚滚,顺道者昌,逆道者亡,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中华文明之所以从未中断,辉煌灿烂至今,与其道性文化息息相关。《尚书》曰:“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命,奋有四海,为天下君”。中国文化以道德为核心,而道德文化的人伦体现就是正义。自古以来正义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政治奢求,然而五千年来一个正义的社会却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之中真正长期实现过!为什么?因为正义是一种内在生发的自然本能,是道德、良心、善念的外在体现,是仁义礼智信的存在形式,是自觉、自律、自省、自然、自愿、自修之后的油然之举,并非通过政治、军事、外交、法律等强制手段实现,因为通过外力强制实现的“正义”只是道德善良的一种弥补,通过外力强行推进的正义之举只不过是一种迟来的“正义”。
几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着“科学自由人道法治规则”等所谓的正义口号在全世界推行殖民主义,还美其言曰“解放蒙昧,实行人道,建立规则”。若阔而观之,自人类社会出现以来,人与人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几乎所有血腥斗争不都是围绕地球资源的配置问题展开的吗?因为人类资源配置是否相对合理将决定社会正义的根基!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更深的问题,即正义的本质是什么?社会正义不仅仅体现在法治的适宜层面,正义也不是口号,而是世界人民对外在事物的是非判断与内心感知。
在自然无为的世界里,所有“正义”最终体现在“秩序”与“和谐”上,而这种“秩序的和谐”又大多体现在一种“无私奉献”上,如太阳光照天下,大地厚德载物,万物和谐共生,雨露滋润大地,一切互利合作自然而然,人类社会完全可以“道法自然”。但这将触及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源分配问题!人类社会当前的分配模式极不公平从而导致社会极不和谐。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生存吗?是发展吗?是享乐消福吗?都不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与大自然和谐融洽,灵犀互通,升华自我,回归自然,从而“天人合一”,而非“人定胜天”。
我们知道,自古“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社会等级秩序决定了掌握和分配社会资源的权力和能力!人有两重性即动物之欲性与人类之理性,人首先是动物,必须满足动物生存与繁衍的基础需求,其次才是人之理性,仓廪实而知礼节,人类理性的主要表现就是用道德来压抑欲望,而非出于自觉、自愿、自发地剥私寡欲。人类科技无论多么发达,上天入海,即使无所不“能”!也永远不要忘记人类是宇宙大自然的化生之物!人类规则永远受制于自然法则!人类共享一个地球,我们建立什么样的秩序来维持社会大局基本稳定,这是政治层面。人类如何习得技能以解决生存问题,获得维持生命的物质,这是经济问题。政治秩序的维护自古有“人治”与“法治”两种选择。而经济问题,目前人类已经历过原始共产主义分配秩序,地主与佃户之间的农耕租种分配秩序,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契约分配秩序,以及社会主义国家采用的“按劳分配”秩序。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追求正义就成为理想大同社会的一种奢求与渴望,而为世界谋大同者,则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孔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由之可见,社会安定祥和、资源分配合理几乎就是人类正义的外在表现。故而《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总编简介: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大学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佛学、国际关系学及战略学业余研究与爱好者,志愿与天下有识同仁鼎力助推华夏文明回归世界历史中的本尊正位,共推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与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毕生之力。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23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