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瑜不掩瑕的黑旋风
夏俊山
《水浒传》中,李逵是着墨较多的人物,绰号 “黑旋风”。对这个绰号的来历,理解不一。有人认为,李逵粗壮黝黑,风风火火,性格粗犷,以“黑旋风”形容他,恰当不过。也有人认为,旋风刮起来分不清东西南北,天地昏暗,气势骇然。李逵性起,胡乱杀人,气势如旋风。还有人认为,正像“喀秋莎”不是美女,而是一种火箭炮,旋风是指旋风炮。李逵性格鲁莽火爆,一言不合,就会打架乃至杀人,如同火炮。金圣叹认为李逵“一片天真烂漫到底”,是梁山好汉中的上上等人人物。
笔者中学时代“评水浒,批宋江”,李逵更是备受赞扬。例如《梁山农民军中的革命派代表人物——李逵》(见《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5年第5期)《这股黑旋风刮得好——试论李逵的英雄形象》(见《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75年4期 )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对李逵更是充分肯定:“他是一团仇恨和反抗的烈火,是一股扫荡腐朽、黑暗势力的旋风”;“彻底、坚定的革命精神,使李逵成为招安的坚决反对者”……
“诗文随世运, 无日不趋新”(清代赵翼语),今天,看影视作品,几乎把李逵按照正面的形象来烘托和演绎。笔者却认为,认识李逵我们不应该沿袭旧观点,李逵不值得赞颂,更能不效仿。虽然,李逵有质朴、直爽、勇猛等亮点,但是,瑜不掩瑕,他的糟点更多。
李逵亮相 人渣登场
李逵出场是在《水浒传》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跳》:“只听楼下喧闹起来。过卖连忙走入阁子来对戴宗说道:‘这个人只除非是院长说得他下,没奈何烦院长去解拆则个。’戴宗问道:‘在楼下作闹的是谁?’过卖道:“便是如常同院长走的那个唤做铁牛李大哥,在底下寻主人家借钱。’”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就是李逵登场,“喧闹”“作闹”,除了戴宗,五人能管住他,可见李逵绝非善类。
接下来,李逵开始亮相:“宋江看见了吃一惊。看那人生得如何?但见: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李逵真勇悍,人号铁牛儿。”长得丑,看起来穷凶极恶,这不是李逵的错。文豪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是卡西莫多,长相比李逵丑很多,因为有着美的心灵,卡西莫多仍然受到人们的肯定与赞扬。李逵不一样,一出场给人的印象就很“渣”。
具体地讲,李逵的“渣”,一是不讲道理,信奉暴力。就说向人借钱,理应谦恭,不可强逼。李逵呢,黑爷爷借钱,你必须给,不借?吵闹算客气,牛脾气上来,直接开打。二是粗鲁无礼,说谎耍赖。李逵第一次见宋江,开口就问戴宗: “哥哥,这黑汉子是谁? ”自己如黑碳,却叫宋江“黑汉子”,既缺乏自知之明,也粗鲁得很。吃酒,李逵非要拿大碗,丢开筷子,用手到碗里去捞鱼来吃,这吃相粗鲁且无礼。宋江问吵闹的原因,李逵的原话是这样的:“我有一锭大银,解了十两小银使用了。却问这主人家那借十两银子,去赎那大银出来,便还他,自要些使用。怎叵耐这鸟主人不肯借与我。却待要和那厮放对,打得他家粉粹。却被大哥叫了我上来。”这是坦然说谎不脸红。宋江掏了十两银子给李逵,李逵转身又去赌,十两银子赌没了,李逵急了,连桌上其他人的钱都一脑给抢过来,还打翻了二十多人。宋江和戴宗赶到,李逵说道:“哥哥休怪,铁牛闲常只是赌直。今日不想输了哥哥的银子,又没得些钱来相请哥哥,猴急了,时下做出这些不直来。”,赌品差,输了耍赖抢,见了宋江又解释“没得些钱来相请哥哥”,借钱“赎那大银”的谎言不攻自破,抢钱是为了请哥哥则是现编的又一谎言。
赖账说明赌品不好,打人更是说明人品不行,撒谎更是表明此人道德败坏。李逵的这种种表现,似乎是家常便饭,这种人算什么?
李逵的“人渣”行为还有很多。例如,宋江看李逵吃得未尽兴,让酒保再切两斤牛肉,“酒保道:‘小人这里只卖羊肉,却没牛肉。要肥羊尽有。’李逵听了,便把鱼汁劈脸泼将去,淋那酒保一身”。没有牛肉并不为过,李逵立马撒泼,只有地痞无赖才会这样。
接下来,李逵要去讨鱼给宋江消费。书中用的是“讨”,不是买,说明李逵压根儿就不想给钱。到了江边,李逵对打鱼人说:“你们船上的活鱼把两尾来与我。”这是“讨”?这是下令。打鱼人客客气气地解释:老板还没来,而且还没搞烧纸的仪式,不能从命。李逵才不听解释呢,他直接跳上船去抢,一船舱的鱼都被他放跑了,张顺赶来,他揪住就打,往死里打。戴宗和宋江来劝架,李逵的原话是:“我自打死了一个,我自去承当!”
赌钱、喝酒、耍赖,打人,这就是李逵所为,说李逵亮相,人渣登场,没说错吧?
追求快活 欺弱怕强
108将中,李逵无疑是最有反抗意识、斗争精神的猛士。 “李逵跳将起来道:‘好!哥哥正应着天上的言语!虽然吃了他些苦,黄文炳那贼也吃我杀得快活。“放着我们有许多军马,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皇帝。吴先生做个丞相,公孙道士便做个国师。我们都做个将军。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却不好!不强似这个鸟水泊里!’”(第四十一回)宋江想接受招安,李逵是坚决反对的。“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第七十一回)“见黑旋风李逵从梁上跳将下来,就萧让手里夺过诏书,扯得粉碎,便来揪住陈太尉,拽拳便打。”(见七十五回)。
从以上表现看,李逵显然是最坚决的“革命者”,特别是在“成分论”盛行的时代,李逵出生于沂水县百丈村,家里穷得很,属于“贫农”,其“革命精神”长期被人称道,可是,分析一下他的“革命目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阿Q的“革命”。鲁迅笔下的阿Q,其革命目的是“我要什么有什么,欢喜谁就是谁”,“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看看《水浒传》中李逵的表现吧。李逵活剐了黄文炳后称“吃我割得快活”,屠了扈三娘一家老幼后说“吃我杀得快活”,他杀人竟仅仅是为了快活!
此外,李逵回家接老母,固然符合中国传统的孝道,他的孝心值得我们肯定。李逵对哥哥也能不忘同胞之情,遇到回家的哥哥李达时,他劝李达“同上山去快活”。他有一段最富有“革命精神”的表述:“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做了小皇帝,……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却不好?”(第四十一回)。可见,说李逵是“农民军中的革命派代表人物”显然是拔高了。李逵追求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要“快活”。让老母快活,让哥哥快活,让自己快活,李逵就是一个不务正业,懒得种地,嗜赌、嗜酒,追求快活的俗人,既不能代表是真正的的农民,也不能代表有崇高目的的革命者。
跟很多普通人一样,李逵也有做官的欲望,想过一把“官瘾”。机会来了,李逵还真的做了一回县官。《水浒》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就写了李逵过“官瘾”的趣事:“当时李逵径去知县椅子上坐了,口中叫道:‘着两个出来说话,不来时便放火。‘廊下房内众人商量,只得着几个出去答应……公吏人等商量了一回,只得着两个牢子,装做厮打的来告状。县门外百姓都放来看。两个跪在厅前,这个告道:‘相公可怜见,他打了小人。’那个告:‘他骂了小人,我才打他。’李逵道:‘那个是吃打的?’原告道:‘小人是吃打的。’又问道:‘那个是打了他的?’被告道:‘他先骂了,小人是打他来。’李逵道:‘这个打了人的是好汉,先放了他去。这个不长进的,怎地吃人打了?与我枷号在衙门前示众。’”李逵断案,如此荒唐,这种人真的当了官,岂不是百姓的灾难?
嗜赌好酒,不务正业,追求快活的人,生活中不算少,但是,像李逵这样嚣张、任性,暴力的不多,如果再加上欺弱怕强,遇到弱者凶狠,遇到强者俯首,这样的人就更少了,李逵恰恰就有这样的特点。
李逵的“欺弱”的例子太多,这里只说一件事:因为宋江的调和,李逵和张顺握手言和,一起到琵琶亭饮酒,一个年方二八的姑娘来到跟前开唱,李逵嫌她打断了话头,“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跳起身来,把两个指头去那女娘子额上一点。那女子大叫一声,蓦然倒地。众人近前看时,只见那女娘子桃腮似土,檀口无言。未知五脏如何,先见四肢不举。”(第三十八回)欺负一个弱女子,算啥?
再看李逵如何对待强者。宋江给他银子花,他甘心情愿当宋江的“马仔”,有人赞扬这是“忠”,有人说是依附权力,我们不讨论。我们看他在燕青面前的表现。“话说当下李逵从客店里抢将出来,手搭双斧,要奔城边劈门,被燕青抱住腰胯,只一跤,摔一个脚捎天。燕青拖将起来,望小路便走,李逵只得随他。”“宋公明着令燕青相守李逵。李逵若不随他,燕青小厮扑,手到一交。李逵多曾着他手脚,以此怕他,只得随顺。第七十三回)。对没遮拦穆弘,李逵也是顺从的:“李逵大笑,出门来,正撞着穆弘。穆弘叫道:“众人忧得你苦,你却在这里风!快上山去!”那里由他,拖着便走。李逵只得离了寿张县。”(第七十四回)李逵为何会顺从穆弘?穆弘原是揭阳镇黑老大,身后有人,杀人不眨眼,团伙不能得罪。对公孙胜,李逵毫无脾气,公孙胜只说了一句想吃素点心,李逵赶紧屁颠屁颠地拿钱去买枣糕。“他和罗真人一般的法术,我如何敢轻慢了他!”(第五十四回)
追求快活,欺弱怕强,这不是李逵的糟点,又是什么?
嗜好杀人 毫无人性
梁山有过三代头领。第一代王伦,格局很小,就是小打小闹,杀人劫财,图生存。第二代晁盖,同样杀人劫财,图快活,换言之,即在聚义的旗号下,“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小秤分金,大秤分银”。第三代宋江,杀人劫财没变,人还是那些人,事还是那些事,但是旗号变成了“替天行道”,聚义厅也改成了忠义堂。好汉们除了“义”,还得讲“忠”。
宋江的“忠”应该是接受招安,忠于朝廷。李逵虽然忠于宋江,但拒绝忠于朝廷,反对招安。至于“义”,李逵的表现简直让人咂舌。
一次,李逵来到朱贵酒店,朱贵不在,由小弟韩伯龙看店。韩伯龙正等着朱贵引荐给宋江,他不认识李逵,就向吃饱喝足的李逵要钱。在梁山的酒店,又告知了自己的身份。李逵显然知道韩伯龙已经算是兄弟了,李逵却骗韩伯龙说,要拿自己的斧头抵押酒钱,韩伯龙便上前看斧头,不料李逵手起斧落,韩伯龙人头落地,李逵义气在哪儿?
李逵嗜好杀人,还表现在杀害无辜的儿童。《水浒》第五十一回,盂兰盆节夜晚,朱仝带着沧州知府四岁的儿子到河边放河灯。结果小东家不见了,“朱仝看了,又问:‘小衙内正在何处?’李逵道:‘被我把些麻药在口里,直陀出城来。如今睡在林子里。你自请去看。’朱仝乘着月色明朗,迳抢入林子里寻时,只见小衙内倒在地上。朱仝便把手去扶时,只见头劈做两半个,已死在那里。”
将一个“方年四岁,生得端严美貌”的孩子,“头劈做两半个”,稍有一点人性,恐怕也下不了手,李逵却干的很轻松,没有丝毫负罪感,这同样是“兽行”。
梁山108将,杀过人的不算少,但李逵嗜好杀人与众头领不同,他杀人有时不分青红皂白,近乎癫狂。例如,《水浒》四十回,江州劫法场时,李逵非常勇猛,“这黑大汉直杀到江边来,身上血溅满身,兀自在江边杀人。百姓撞着的,都被他翻筋斗都砍下江里去。晁盖便挺朴刀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那汉那里来听叫唤,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 李逵把宋江从刽子手刀下抢下,这是出于江湖道义,但见人就杀,排头儿砍将去,连晁盖都不能制止,这已经是癫狂。
《水浒》五十回,三打祝家庄,梁山大胜,扈家庄的扈成把祝彪绑了起来,准备把他送给宋江等梁山好汉处置。遇见李逵,李逵二话不说,直接砍了祝彪,接着他举起双斧朝扈成砍来。扈成上马就跑,捡了一条命。扈老太公及一家老小接下来竟被李逵屠戮殆尽,扈家庄也被放一把火烧光了。李逵杀祝彪,尚可理解,扈成绑了祝彪是为梁山立了功,李逵只图杀得痛快,竟然将扈家庄屠戮殆尽,这更是癫狂。
《水浒》第七十三回“黑旋风乔捉鬼,梁山泊双献头”:投宿的李逵打扮怪异,狄太公以为是异人,请他捉鬼。李逵发现是狄太公的女儿偷情,于是把狄太公的女儿“揪倒床边,一斧砍下头来。把两个头拴做一处,再提婆娘尸首,和汉子身尸相并。李逵道:‘吃得饱,正没消食处。’就解下上半截衣裳,拿起双斧,看着两个死尸,一上一下,恰似发擂的乱剁了一阵。李逵笑道:‘眼见这两个不得活了。’插起大斧,提着人头,大叫出厅前来。‘两个鬼我都捉了。’撇下人头,满庄里人都吃一惊。” 狄太公请李逵捉鬼,并非请李逵杀人。杀了人也就罢了,还要把尸体“发擂的乱剁了一阵”,不是癫狂的杀人魔大概不会如此。
乱杀人也就罢了,李逵还吃人肉。梁山好汉中吃人肉的有好几个,例如,清风山上的头领燕顺、王英和郑天寿,他们喜欢吃是用人的心肝做成的醒酒酸辣汤。《水浒》第三十二回:“当下三个头领坐下,王矮虎便道:“孩儿们,正好做醒酒汤。快动手,取下这牛子心肝来,造三分醒酒酸辣汤来。”只见一个小喽罗掇一大铜盆水来,放在宋江面前;又一个小喽罗卷起袖子,手中明晃晃拿着一把剜心尖刀。那个掇水的小喽罗,便把双手泼起水来,浇那宋江心窝里。原来但凡人心,都是热血裹着,把这冷水泼散了热血,取出心肝来时,便脆了好吃。”
杀人吃都吃出经验来了,可见被他们吃掉的人数量不少。李逵吃人,也许没有燕顺、王英和郑天寿经验丰富,但是,比他们更残忍。燕顺、王英、郑天寿是让“孩儿们”下手杀人,自己并不动手。李逵不一样,自己操刀,而且不直接把人杀死,趁人还活着,就割下人肉烤着吃。例如《水浒》第四十一回,李逵活剐黄文炳,“把尖刀先从腿上割起,拣好的,就当面炭火上炙来下洒。割一块,炙一块,无片时,割了黄文炳,李逵方才把刀割开胸膛,取出心肝,把来与众头领做醒酒汤”。第四十三回,李鬼连同妻子被李逵所杀。李逵去锅里看时,三升米饭早熟了,只没菜蔬下饭,便自笑道:“好痴汉,放着好肉在面前,却不会吃。”拔出腰刀,便去李鬼腿上割下两块肉来,把些水洗净了,灶里抓些炭火来便烧。一边烧,一面吃。把人肉烤着吃,是吃出了经验,还是个人喜好?不得而知就不作评论,笔者想说的是:恶狗不吃同类,李逵却割下人肉,甚至割活人的肉烤着吃,这是什么行为,简直狗都不如!
总之,“黑旋风”李逵是梁山好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算不上“英雄”和“革命派代表人物”,也不是真正的是农民,他只是一名出生在农村,却不愿种田,只图快活,率性而为的的莽汉,他虽然敢作敢为,作战勇敢,不愿向朝廷妥协,但头脑简单、嗜酒好赌、冲动暴力、欺弱怕强、杀人无度、毫无人性,不值得我们大力赞颂,青少年更要警惕,不能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