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一个响亮的名字
文/许刚(山西)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12月1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雷锋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毛主席的好战士。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迅速兴起学习雷锋好榜样的热潮。雷锋精神人人传颂,家喻户晓。雷锋他在1958年至1962年写的120篇日记,被成《雷锋日记》出版。雷锋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时代精神的代名词,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60年来,中国人以雷锋的名义持续书写“春天般温暖”的故事。“学雷锋”在更多人的薪火相传中,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产生超越国界的影响。
60年间,学雷锋活动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风尚。时至今日,学雷锋活动也在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每年的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还有另一个名字——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截止2021年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14岁至35岁的注册志愿者已超过9000万人。目前,中国注册志愿者已逾2.3亿人,不断涌现的一批又一批雷锋式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为新时代中国的伟大变革注入不竭动力。

我是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人。记得我在小学、初中,高中时,都会把学雷锋付诸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把学雷锋作为自觉行动。每年学校、班级、公社、县上都要召开学雷锋模范表彰大会。我曾两次被评为班级的学雷锋标兵,一次被评为学校的学雷锋先进分子。在那个年代,学雷锋做好事层出不穷,枚不胜举。
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精神;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的“螺丝钉精神”;苦干实干,不计报酬,争做贡献的艰苦奋斗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雷锋精神影响了后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

作者简介:
许刚(神采飘逸),笔名亦复,山西芮城人。自幼爱好文 学,喜欢写作。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精短文学学会会员,《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签约作家,《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作家,哈尔滨市呼兰区萧乡文学社会员、签约作家,《当代新文学》社理事,在《市场信息报》、《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报》、《农民报》、《运城日报》、《中国乡村》及各网络平台发表小说、诗歌、散文8万余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