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鹿邑老子故里(之二)
文图‖李述奎(述而)

我说过,我是第二次来老子故里了。鹿邑这地方,是产生真经的地方,是讲“道理”的地方。鹿邑老子博物馆的刘先生说,很长知识!的确有道理。开篇便是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今天说来,就是要以自隐无名为务,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最近有文友说我是在拓展写作领域,以骑行日记的方式为自然、自在,我深以为然。老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有独特的宇宙观,人生观,我们为什么不应该也有点自己独特的地方呢?前一阵在书店看到一本书,书名独特,叫作《带着日记私奔》,我只看到这书名就够了,够独特的一本书,也必是够独特的一个人。老子的独特在于,先考察“宇宙”形成,天生一,一生二,然后发现其规律:三生万物,再就是怎样用“规律”“为人”,叫作“道法自然!”从天道推及人道,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和人文精神。

《道德经》上篇为道,下篇为德,实际上就是发现与遵循的问题。黑格尔对此有深刻说明,他说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中国哲学中另一个特异的派别是以思辨作为特征,主要的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这种哲学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
还有一位外国哲学家康德阐述得也很有意思,他说无为、上善通过与神格相融合,力图通过消灭人格而取得自我感觉,获取消融于神格深渊之中的意识。他接着说,“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和亲近自然的思想与中国的老子思想有关。”
我觉得,在老子故里感受到的是一种中国式哲学殿堂的氛围,作为普通的中国人,应该从中国的本土文化中获益,并用于指导自己的行为。在这方面,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以入世又出世的深刻告诉人们,如果一个人懂得了这些规律,并且遵循这些规律以调整自己的行动,他就能够使事物转向对他有利。
你瞧,联系的多么实际!

2023.3.3骑游中华第十一站鹿邑县老子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