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想欣赏石岩磊老师的朗诵作品,请点击如下链接:
https://xiangbo.me/218239/classic.aspx
文游天下(669)
三星堆博物馆
文/石岩磊
图/作者提供
很久很久以前,在四川省广汉市鸭子河南岸就耸立着三个黄土堆,可没有人知道它们的来历,也没有人晓得它们的用途,人们都对其熟视无睹,直到1929年,这里一跃成为大明星,后来更是改变了华夏文明史的溯源理论。
这一年的春天,家住大土堆附近的燕老汉带着儿子在田间挖渠,准备引水浇地,突然镐头下发出“咯噔”一声,父子二人很是奇怪,急忙清理开泥土,发现是块规整的条石,爷俩继续挖下去,竟然是个石洞,里面藏着数不尽的玉器珍宝。这可把燕老汉乐开了花,知道自己祖坟上冒了青烟,兴奋地带着宝贝去兜售。
“广汉玉”迅速引起史学界的关注,1933年华西大学博物馆的专家第一次开展了考古挖掘,且根据当地的地理特征,取名为“三星堆”。然而由于战乱的影响,三星堆探查工作只得草草收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宝成铁路和三峡工程的开工建设,国家对三星堆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出土数不胜数的奇珍异宝,它们的形状还非常特殊,完全颠覆了人们对蜀地文明的认知。
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青铜器,许多文物的造型出乎人们的想象,比如纵目面具。其五官十分夸张,鼻挺似鹰喙,耳阔如铁扇,嘴巴咧到了耳根,眼眶呈三角形,眼球更是柱状突出,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吧。整个面具给人以神秘和诡谲之感,而大立人像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立人高1米7,加上底座高达2米6,人像浓眉直目,高鼻阔唇,头戴博冠,身着三层华服,奇怪的是,里面的衣物最长,好似内衣外穿似的。最令人费解的是其双手虚握,呈中空状,且不再同一直线上。有人推测他曾手持两个玉琮,也有人认为是拿一弯曲的象牙,但都没有确凿的证据。
在众多出土文物中还有一些匪夷所思的物件,有的酷似汽车方向盘,有的状如宇宙飞船,还有打耳洞盘长发的潮男像,难道古人曾穿越到现代社会吗?所以有人认为三星堆是外星人的杰作,也有人根据文物中展露出的异域特征,推断其来自西亚甚至埃及。专家也的确存在诸多疑惑:三星堆文化到底源自何方,又为什么戛然而止不知所终了

围绕在三星堆上的谜团还有很多,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去发现。而在三星堆遗址旁边建起的博物馆则成为游客趋之如鹜的热点,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出土文物,还可近距离观看工作人员现场修复文物的情景,使人大开眼界,又回味无穷。而三星堆的魅力或许正在于隐匿其中的众多未解之谜,撩拨着游人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更催促着考古专家不断去探索去求证。
2023.3.4

读石岩磊君《文游天下(669)三星堆博物馆》
文/常原平
四川广汉黄土堆,
不晓用途视无睹。
一跃成为大明星,
改变历史溯源论。
父子挖渠现条石,
玉器珍宝藏石洞。
燕氏老汉乐开花,
兜售宝贝溢兴奋。
学界关注“广汉玉”,
挖掘取名“三星堆”。
奇珍异宝不胜数,
蜀地认知被颠覆。
特色当属青铜器,
出想象纵目面具。
鼻似鹰喙耳如扇,
面具诡谲神秘感。
大立人像2米6,
头戴桂冠着华服。
双手虚握令费解,
推测手持玉琮物。
匪夷所思物件有,
穿越异域展露出。
底源何方堆文化,
戛然而止终何故。
谜团很多待挖掘,
展馆游客趋如骛。
修复场景近观看,
欣赏精美众文物。
回味无穷开眼界,
未解之谜魅力多。
撩拨游人好奇心,
专家求证待探索。
[强][强]


作者简介: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