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的小河,童年的蝌蚪
董小兰
清明节去饮凤苑转,因蝌蚪,一下想起了家乡的小河。
二年级时,听老师说学校后面的河叫“温水河”。我们非常好奇,整天见的小河竟有这么美丽的名字,可河水并不是温的啊。参加工作多年后,才知她是“雍水河”,是我们一群稚童听错了。
北方缺水。小河,是我们凤翔区境内唯一一条直贯东西的河流,也是彪角镇唯一的河流。我们村和南边的卧龙村,分别在四五十米高的高崖上,高崖上是平展展的大平原,崖间是宽阔的河谷地,中有小河。也许真是古老雍城这个“水上威尼斯”沧海桑田版的最后缩影,也如一个巨大的地震裂隙。原来的老河床依在沟谷弯曲的南崖下,比人高的杂草下还有断续的水渍,没有岸,崖随时像要滑塌。小河是几十年前改道的,笔直,安全,靠近北崖些。七八十年代没有自来水,洗衣服全要到河里。我们下一个“之”字形的陡坡就到,附近村子的人非常羡慕。小河宽约5米,堤不足5米。水深处绿油油的,纹丝不动;水浅处哗啦啦起着波纹,清澈见底。河床是多泥土,不多的石头中料姜石倒不少,水边的宽敞地方也不多,但两岸的庄稼格外丰茂,岸堤芳草萋萋。我们童年银铃般的笑声,飘荡在小河上空,童年的小秘密,常被小河一窥就穿。
三四月时,柳丝拂飞,野花艳丽,燕子呢喃,中午的河水已不冰凉!水浅处水面两边全黑乎乎的,都是蝌蚪。那小小的精灵,生怕河中间会游丢了自己,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用手一搅,又呼啦啦努力挤进旁边大队伍中;用肥皂盒带水舀上好几只,仔细瞅那摆动的小尾巴,就像通了电的一截黑粗线,忽噜噜闪出我们童年无忧无虑的幻想。再瞅最多处,双手快速捧起一大掬小精灵,体验它们急急地从指缝间逃窜时的痒酥酥,照着刚学过的《小蝌蚪找妈妈》验证长出的后腿前腿,一次次对比着尾巴由深黑变成浅棕和有了花纹,边缘逐渐像琥珀一样透明到变短再全脱掉。等水快漏光,真正瞅见了它黑眼睛里可怜巴巴的告饶,才心疼地放入河里。等玩美了,才反复几次把周边的小蝌蚪也彻底赶走,支起搓衣板来。但再小心,也会对不小心带出来或撞过来的蝌蚪,唏嘘懊恼。
夏天穿了凉鞋最好。胡乱抓起几件衣服,邀上小伙伴,端起盆子一路小跑到河边。随便在水浅处的河中央,找些石块支好搓衣板,坐在一端,两脚伸在水中。洗衣服当然是借口,打水仗,捉蝌蚪,揪水草,逮蜻蜓,偶尔抓小鱼。有时玩累了,就一眼不动地瞅着透明似的小虾和不知名的水虫发呆。清凉包围着脚丫,又被水草温柔抚摸,河水唱着欢快的歌,树荫蔽去酷热,阳光在树叶间偷窥,落在水面却跳跃成迷离与恍惚,不由飘飘然赛过七仙女,昏昏然半饷没声息,连蝉鸣蛙叫都听不见了。静默中,常常会有一两声惊叫,这多是衣服或盆子被河水吹走,甚或“坐飞机”了。那不是支搓衣板的石头散落,人一下坐进了河里;就是突然被一声“钻子虫”的大叫,吓得在水里乱跳乱叫起来。赶紧一起打捞或打闹,最后几乎所有人的阵地都要受到影响。极偶尔,有小伙伴真的哭叫。那是脚在水里搁时间长了,感觉似乎有隐隐的痒痛,仔细看,那里粘着一个黑点,还流着血。“啊?!真的!!真的是钻子虫!”立即七手八脚地用分开的手指接连击打黑点两边,这才震动出来,好几只脚已争着去狠踩。然后,都安分地蹲到岸边去“消停”几日。
秋季阴雨多时,水会涨到离堤沿只几许,满悠悠地浑黄一片,偶尔有漂着的柴草打个漩涡迅速不见了。河水涨到地里去那次,还有人用篮子捞到好几条大鱼。这时,衣服就只能用接的天雨水来洗了。
冬季,河床里的石头露出好多,搓衣板得找水略深处来支,蹲的地方更局促。先搓热的手,入水也是瘆骨的冰,哈出的气都没了温度。再火速战斗,手指也像了红萝卜,笨拙而麻木。等回家把手伸进热被窝暖好一会,才火辣辣地痛起来。年关前难得的温暖日子,早晨河边会有薄薄的冰。即使早去河边,也有先到的人。远处的人多背了竹篓来,连中午吃的也带了。一整天一整天,满河岸的欢声笑语和彩旗飘飘,使小河过年的喜庆早早炽热起来。
九十年代末,小河老远就让人掩鼻,岸堤下边挂满黑乎乎的粘稠物,缓慢流淌的黑水像可怕的毒蛇。我每次站在高崖上多看几眼可怜的小河,都被埋怨。这哪里是我童年记忆中的清清之河,欢乐之河,快乐之河。
近几年,镇上也有了污水处理厂,环保部门每年在检测水质,还有人在沿河岸捡拾塑料袋。前些日子几次上坟,从坡上看小河,泛着清亮的浪花,堤内青草葱茏,堤边的小树木多了许多,两岸麦田生机勃勃,有人正在带小孩缓慢走过,不时下到岸堤去俯身采摘什么。哦,儿时亲近过千百次的小河,又回到了乡亲们的身边!回城来好几次梦到在小河里,不是把一尺长的鱼怎么也抓不住,就是在浑黄的大水里追被吹走的衣裳。
饮凤苑,几年前还是一片草比人高的杂草滩,把两边的村子都隐约得可怜萧瑟。自修建了东湖南广场和饮凤苑湿地公园,马路宽阔,芳草萋萋,姹紫嫣红,游人不绝,两边村子别墅般气闲神静。春香百花夏听蛙,秋观芦苇冬梅花,荷塘花海风光丽,天鹅大雁和野鸭。凤翔人民的休闲娱乐和锻炼空间,得到极大的扩展。假日里的饮凤苑小河,承载了多少孩童的笑声和启蒙。尤其现在,有了小鱼小虾,有了大人们童年的蝌蚪……
作者:董小兰,凤翔区作协会员,爱好文学和音乐。喜欢记录和感悟生活的点点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