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湾记忆(上)》
民国八年正月十六 ,稻湾水浒家的老三王长信要改头换面,他将洗心革面,要在这人世间清清白白地走自己的路。不为别的,只为那平遥黄土沟给自己曲连馍的救命女人,她那菩萨般眼神,唤醒了他作为男人的尊严。
王长信,走到山穷水尽处,才知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呀!以前的王长信不是个人,他是兽,他死了!他在父母心中泯灭了。是他的妻子桂珍让他重生,是黄土沟小两口的曲连馍让他复活。他要活下去,他要活得像个人。除夕那夜桂珍让他跳了窗,与父母双全恩断情绝,这就注定了他要做另一个全新的自己。他后悔自己以前没像人一样好好地与亲人在一起,却与水蛇一样的翟春香云雾里快活,地狱里堕落。尽管如此,自己的童养媳桂珍却没嫌弃过他,是桂珍用泪水和柔情泡软了他,他良心发现,可对春香的迷恋竟比大烟毒瘾还厉害,明明知道他们在一起犹如飞蛾扑火毁灭,但他还是欲罢不能呀!父亲水浒先生在除夕之夜要和母亲密谋除掉自己这个祸根败家子,这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罪孽深重。他背叛了自己,背叛了教他学戏做人的德胜叔。这十多天来,他决意狠狠地摧残折磨自己,他要看到一个一钱不值的混蛋堕落到何种地步!他沿路乞讨,木棍子打狗,破烂碗要饭,天作被子,地当席,裹着麦秸做噩梦,烟瘾犯时头撞墙。黄土沟的清泉里,他照见蓬头垢面的瘦削的自己的影子,他极度憎恶地羞辱自己,他实在觉得自己面目可憎,自己似乎已变成一条狗,一头猪,一个千人唾骂万人辱贱的败家子。这十多天,他听见自己肉身撕裂的声音,他感觉到自己心中的灵魂在枯萎:烟瘾和女人淡了,远了,似乎没有味了;曲连馍的熟食之香和女人慈善的眼神让他的每一个细胞都恢复了生机与活力。他想起了父亲水浒先生的责骂:男人败家,猪狗不如;他想起了稻湾义校周先生的教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在黄土沟一个隐秘的石岩背后,他将裸着的身子没入泉水潭中,冰冷的泉水让他头脑异常清醒冷静,融化的冰水会洗尽他所有的污秽吗?尽管冰冷的寒泉冻得他直咬牙关,但他决意要与以前的自己彻底决裂。他要干干净净地去迎接一个全新的自己。这算洗礼吗?他走出了泉水潭,整理好衣服,叉着五指理好头发。然后在清静的水里再照照影子,他要跟丑陋的自己决别,噢,谁呀?是稻湾水浒家的老三长信吗?不是,长信失信了,他完蛋了!而另一个自己复活了,他掸净身上的灰尘,然后大踏步向平遥县城方向走去。几十里的山路,他深一脚浅一脚踽踽独行在泥泞小路上,偶然还能闻到元宵佳节日后的烟火余味。小路边杨柳枝条在料峭的春风里轻舞飞飏,尽管春天的脚步近了,此时杨柳还未爆芽,但他内心已象鼓满了风的帆,他要去当兵,是黄土沟施舍他曲连馍的女菩萨指点他的,要他去当兵!
到了平遥县城的拐角处,零零落落的人站着领军衣军帽。登记的人戴个白圈大盖帽,不停地指指点点。长信到了他跟前。那人吼着问:“姓名?”长信低声说:“王礼。”大盖帽厉声喝道:“年龄?”王礼高着声拉长调子说: “十……八……”“哪里人?”王礼眼珠子转动,顿了一下说: “平遥黄土沟人。”“领军衣军帽被服去!后面的……”那人继续喊。毛笔信手在登记册上写写画画。王长信正式成为晋军混成团三营四连的一名步兵。军籍簿上写着:姓名,王礼;出生年月,一九零零年九月;籍贯,山西平遥黄土沟。王礼顺利地成了晋军混成团的一个新兵蛋子,此时的他却十分平静,似乎这都是命中注定的。三个月新兵训练,他没少挨揍,他真期望长官把他收拾得再重一些,也算是教官替父亲水浒先生出气管教自己吧,只要不缺胳膊少腿,他都能忍受。他要通过刻苦勤奋地训练,让自己能完全忘记过去,成为一名有着过硬军事本领的自立自强的真正军人。他要重新活人,他要经受教官的严厉惩治和管教,他要虔诚接受做一名革命军人痛到骨子里的残酷训练。他大烟都能戒了,还有什么自己做不到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新兵蛋子就是要被长官打造磨砺成一名合格的战斗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王礼以前学过多年戏文,戏文里的仁义礼智信他是略通一二,戏里戏外的世态人情他也体味很深。唱戏练功的经历让他更早地体会到生存、处世、做人的艰难。他在晋军部队虔诚接受了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教育,学习阎锡山长官治军、兴军、强军的训示纲领和振兴山西的鸿图大略。长官越是对自己狠,他自己越对长官敬畏。王礼(长信)早年混迹江湖,形形色色的人他都见识过。加之他心灵受过煎熬,他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来当兵的,他要做一名革命军人。他首先要革自己的命: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当兵不仅要会听命,还要规正做人,要会来事,要能玩转周边的人。因而王礼很快地适应了军旅生活。当然了,狠心苦练基本功才是根本,兵娃子要走向成熟必须心眼活,站好队,认准人,跟对人。

王礼参加了晋军,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处人做事务实灵活。他很快就和新兵融为一体,成为新兵连里的一名活跃的进步分子。三个月集训结束,团长周振声要来连里视察指导工作。他要观摩新兵训练成果。王礼当然作为头等兵指挥大家训练队列队形,他声音铿锵有力,动作干练规范。各项训练科目成绩都极其优异。连长王德生集合队伍,请团长周振声讲话。周团长整理了军容,清了清嗓门说:“我们当兵,就要做一名忠诚合格的军人,上不负阎长官训导,下不负晋中父老重托。我们要刻苦练功,以过硬的军事素质保家卫国、振兴三晋大地。”“王礼,出列!”周团长突然命令道。“是,长官!”王礼不加思索地跑着出列。“为啥来当兵?”周团长严厉地质问。“报告长官,当兵就是革命,要革自己的命,再就是---改造社会!”王礼斩钉截铁地说。周振声团长仔细打量了王礼一番,只有他眉宇间有一股英豪之气,泰然自若,眼神里似有一团烈焰在燃烧。团长笑着对连队士兵们说:“当兵,首先是忠诚,服从命令,懂吗?个人意志必须服从长官意志,这是铁的纪律。阎长官训示我们混成团,要成为三晋新军中的猛虎团,人人都要能撕能咬,精诚团结,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周振声团长愈讲愈提气。全连掌声雷动。“入列”,周团长命令王礼。王礼跑着入列队伍。
混成团三个月集训很快结束。王礼不久便成为周振声团长一名贴身警卫了。警卫连还要持续一个月的特殊训练,要强化思想整训、礼仪规范、格斗擒拿、枪法拼刺、应激处理等课目。这个集训包含了复杂的技术因素,一招一式都得靠汗水血泪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力来完成,只有千锤百炼,千磨万击,才能成为淬火成钢的卫兵,最终成为让长官能以生命托付的忠诚保护长官生命安全的坚不可摧的盾牌。一个月强化训练下来,王礼便成为一名精明强悍的团长警卫。他荷枪实弹,追随周团长左右,成为保守首长生命安全的值得信赖的最忠诚的贴身卫士。周团长叫声“王礼”,王礼应声“到”,同时行了庄严的军礼。他能被周团长招之即来,成为团长的千里眼、顺风耳。团部的日常军务和重要军事活动,王礼都能耳闻目睹,他耳濡目染,感受着周团长戎马倥偬、日理万机的军旅生活。周团长整天忙得不可开交,阎长官常常将一些非军事事务下达混成团,半年光景都在搞城防建设,时不时的还要协助地方搞好治安,经常参与地方生产劳动。阎长官说:“我们晋绥军立军之本在于服务三晋父老,军民亲如一家,部队只有支援工农商学建设,才能得到百姓拥护,我们才能站稳脚跟。只有军民商学兵亲诚融合,才能以民养军,军政商同心协力,晋军才能成为一支能打硬仗、守土有责、勇于胜利的钢铁部队!”
这一时期三晋大地一派祥和气象,军亲民,商拥军,学校秩序井然,处处军歌嘹亮,整个山西全境掀起一场全民自治的爱晋爱军运动,三晋大地到处呈现军出民融合的大生产运动。深秋时节的平遥城,瓜果飘香,丰收在望。晋商生意兴隆,市场一派繁荣景象。周团长利用军务间隙,他穿上中山装,头戴礼帽,骑着高头大马巡城,他要体察民情,彰显军政一体的阎长官治军思想。王礼也穿上便服,带着短枪,牵着团长的马。马的铁蹄悠闲地踩着石板路,发出清脆刚劲而又悠长的声响,这是作为团长最惬意也最享受的时光。王礼牵着团长的马,他却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周振声团长坐在马上自豪地唱起山西梆子《空城记》: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旌旗招展空翻影
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我也曾差人去打听
……
周振声团长马蹄轻扬,志得意满,他正唱得得劲时,突然听到激扬坊胡同传来女人大声的哭闹声。周团长立即下马,王礼将马拴在兴隆客栈的拴马桩上,他紧随团长,循声向哭闹的地方走去。只见人群中有人强抢民女。周振声团长很是生气,心想自己管辖的平遥古城向来重礼守法、民风淳朴,一派祥和安乐景象,谁狗杂种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他立即上前,大喝一声:“狗日的,瞎了眼了,还不住手!”那个长着阴阳脸堆满横肉的二愣货却甩着膀子骂道:“谁他妈的找死呀!我拉自己媳妇回去弄娃娃,关你屁事?”穿细花蓝衫的女子趁机挣脱阴阳脸的手心,一头扑进她母亲的怀里直哭。还未等周团长回话,那阴阳脸气急败坏,一只飞標“嗖”地一声直向团长胸口飞来,王礼向前只身一扑,飞標直直扎进王礼的肩胛骨,王礼倾身的一刹那,一声枪响,那阴阳脸向前扑着跌倒,腿上的血如蚯蚓般汩汩涌出。其他人忙将阴阳脸押了过来,有人直呼:“周团长为民除害,还不拜谢!”客栈掌柜将团长的马牵来,把王礼扶上马,他们一块陪团长前去医院给王礼处理伤情。王礼终于做了一件为民除害、赢得百姓赞誉的好事。他伏在马背,嘴角却隐着一丝笑,肩胛的疼痛让他眼前突然浮现菩萨般女人的眼神,她正向他神秘地笑着呢。
王宇鹏,男,汉族,1975年9月出生,陕西商州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商洛作协、评协、诗协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理事、麒麟书会副会长、麒麟作家联盟副主席,《九天文学》“作家在线”签约作家,2021年10月诗歌《错位》获“鲁迅文学创新银奖”,2021年12月散文《故乡的童话》获《当代文学家》“瑞冬杯金奖”,2022年诗歌《生命》获《当代文学家》“星夏杯”一等奖,2022年12月《师法天地人,麒麟大乾坤》获第二届“文化强国”麒麟杯特等奖,2022年12月诗歌《一封未抵达的家书》获西部电影梦工厂最佳人气奖铜奖。2021年被《九天文学》杂志社评为“优秀作家”,小说《草上飞》获《当代作家》杂志2023年当代作家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有50余万字的作品在各类纸刊媒体发表,代表作有《稻湾记忆》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