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凌:向超现实世界描画理想蓝图
—— 《不精明的金星人》阅后评析

姚金凌,1934年生于上海,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本科。曾主持上海多项重大工程设计,受聘上海市建委城市艺术委员。1990年获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因主持新锦江大酒店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創作大奖,)1992曾在美国加州湾区成立艺术与设计工作室,油画作品被多方人士收藏。2012年联合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评授姚金凌为杰出华人艺术家。现为亚洲书画家协会顾问,《1921一2021中囯近现代美术年鉴》特聘编委。

《奏唱会线·色之解构》
油画
90×110cm 2014年

《线·色之解构红色随想曲》
90×100cm 2014年

《金星人烈日游河面》
油画
82×92cm 2005年创建

《金星人迎向光明》
油画
100×120cm 2005年

《宇宙之神对金星与地球做长期观察》
布面油画
80×160cm 2012年创建

《不精明的金星人通过时空隧道直奔银河》
油画
100×80cm 2018年

《无题1》
纸本抽象水墨
100cmx40cm 2023年

《无题2》
纸本抽象水墨
80cmx60cm 2023年

《合奏一23。02》
布面油画
60cmx80cm 2023年

《白色提琴》
布面油画
60cmx80cm 2023年

《六人乐队》
布面油画
90cmx120cm 2023年

《白桦林》
布面油画
30cmx30cm 1972年

《林中》
2012年作品
布面油画
136cmx136cm

姚金凌的艺术创作动力源自他对世界的理性思索,《不精明的金星人》系列作品亦然,它是姚金凌关照世界的沉思结果,是发觉现实弊端后,向超现实世界描画的理想蓝图,他用这个蓝图作为现实的比照,表达了他所见解的人的应当归宿;他也用这个蓝图定义了他对于艺术、对于美的观点,以此,作为他创作的基础。
《不精明的金星人》系列作品颇有意思,在姚金凌多元艺术语言体系中,唯这一系列作品是表达永恒理想的存在,它不同于以形式取胜的《线·色之解构》;不同于单一问题或技法探索的《隐衣和简约人物》、《变体和半脸等人物》;也不同于相似主题的不同场景演绎《音乐题材-乐器-演奏者》等。如果说其他系列作品都是植根于当下的艺术尝试,那么《不精明的金星人》则是姚金凌颇具野心的开创,姚金凌模拟盘古开天辟地——《金星人-开天》、《金星人-辟地》,冲破了混沌的黑暗,从“无”到“有”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作为这个世界的最高理性存在者,规定了这个世界的样貌,也为这个世界孕育了新的生命——《金星人-胚胎》,对于这一全新的生命,姚金凌这样说:“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之神,而宇宙中有颗金星,她的英文名字也是VENUS,由此引发我称它们为金星人‘VENUSESE’。”
可见,借由画笔描摹的“金星人”世界,寄托了姚金凌对于生命理想状态的见解:生命不当局狭于有限的本能欲望,而当以“爱与美”为永恒追逐的目的,甚至生命本身就当是这“爱与美”的实现样态。——“爱”是智性的同情,“美”是感性的愉悦,姚金凌笔下的“金星人”,在外形上仅保留了头颅与婀娜可变的身躯,这便是将“智慧”与“情感”作为“金星人”的唯一规定性。“金星人”与困顿于生存之境的人类不同,它们孕化于植物——《金星人-生长在绿叶中的金星人胚胎》,依靠阳光、空气、水分即可生存,本身无欲无求,在这个层面上,它们将一切基于“欲求”的手段与功利目的抛弃,姚金凌将这看作是“不精明的”。“金星人”的一切成长与活动仅致力于“智慧”与“情感”的发展,大智若愚,不为根基牵绊,时尔翱翔天空、时尔遨游海洋、时尔去到星辰、时尔奔赴绿洲——《金星人-黎明前出游、烈日游河面、驾云而行、戏耍入苍穹、奔向绿洲、迎向光明》等,终在无拘无束的自由悠游间成为了“爱与美”本身。姚金凌对“金星人”的组合与排列——《金星人-旋律、组合造型,金星人多姿多彩,在黑暗中发出灿烂光芒…》则表明了他对艺术中“形式美”的赞许立场,这恰是现代艺术所竭力探究的。
姚金凌善于建构,更善于不断完善;姚金凌善于思索,更善于践行表达。金星人的”愚”却帶出优悠自在的人生。相对于非常精明的地球人,为了追求无止境的慾望,不择手叚地侵占掠夺,破坏美好的自然环境,互相残杀,甚至战乱不断,仍始终达不到满足。姚金凌在结尾的图式中画出二个星球,指出这是宇宙之神 衪对二个星球是有意而为的实验和观察。意在发人深思。(作者 Xu Tingting & Shun 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