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伏牛相依,永定汝水相连。带着120万汝州人民的重托,新当选的两位汝州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于莉赶赴首都北京,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共襄盛会,谋划新伟业。3月6日上午,记者独家连线两位正在北京参加盛会的全国人大代表,聆听他们关注基层民生的心声。
宋兆普(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院长)

“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的老中医,这么多年来,除了在自己的医院带领团队持续开展为困难患者减免医疗费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外,十分关注基层中医队伍建设和发挥中医药优势救助残疾儿童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院长宋兆普说。
宋兆普说,他这次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带去了两份建议,一是《急需改善乡村医生基本保障的建议》,二是《关于充分发挥传统中医药优势 减少残疾儿童发生的建议》。

在《急需改善乡村医生基本保障的建议》中,宋兆普分析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建议从基层中医的培训、进修,以及上级中医专家定期到基层传、帮、带等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针对乡村中医后继乏人的问题,他提出在待遇、养老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打牢国家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服务的基础,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作出中医的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关于充分发挥传统中医药优势 减少残疾儿童发生的建议》中,宋兆普建议由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组织脑瘫康复专家、脑神经专家、中医科研机构、民政、残联、医保等部门,成立专家评审组,对中医药治疗小儿脑瘫的方药、技法,进行综合评估,出台中医药治疗儿童脑瘫的康复标准及诊疗规范,在全国统一推广,以规范当前医疗机构治疗儿童脑瘫的乱象。对疗效好的治疗儿童脑瘫的中药制剂,制定相关推广政策,在全国治疗儿童脑瘫的医疗机构普及使用,让更多的脑瘫儿童受益,为患儿家庭减负,为社会减压,为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贡献。他同时呼吁加大对传统中医药的保护,建议国家财政部、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列专项经费对民间中医药秘方、验方进行挖掘整理,对确有推广价值的固定配方,可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使其得到保护与开发利用。

“我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宋氏中医外科的传承人,也是河南省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我将利用各种机会,分享我从医43年来,服务乡村群众的经验和农村常见病的治疗方法;这两年,我准备将收集的2000多本中医民间秘方、验方,整理、归纳总结,制订成册,发放给乡村医生,提高他们的技能,一起携手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宋兆普说。
于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汝州市家家靓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为汝州家政服务、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的巾帼领军人物,汝州市家家靓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于莉,这次带去了8份建议。

针对职业索赔人干扰中小商家正常经营活动的现象,于莉建议制定职业索赔人黑名单制度,将认定为职业索赔人的个人或团伙,视同老赖处理;对中小商家情节轻微的经营违规行为“首犯不罚”,以规范教育为主;建议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法院开展专项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构成犯罪的职业索赔人团伙或个人。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于莉建议由国家人社部门牵头,建立全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供需服务平台,设立政府端口、求职端口、用工端口,政府端口由村(社区)级负责同志统计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工作技能、求职意向等信息,每15天或一个月更新一次信息数据,上传至平台,求职端口由新生代农民工个人上传求职信息资料,用工端口由园区、基地、办事处等部门汇总用工单位需求后上传,再通过大数据技术,由系统根据求职者技能、意向等自动匹配合适的岗位,定向发送至求职农民工手机,实现招聘信息和求职需求精准对接、有效匹配。

针对民营企业特殊工种职工退休问题,于莉建议人社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根据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调整特殊工作政策有关规定,切实保障从事特殊工种人员的权益。
针对家政服务企业发展瓶颈问题,于莉建议支持家政企业发展社区托育服务,由发改、商务、人社、财政、妇联等相关部门牵头,组织支持家政企业发展社区托育服务发展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支持家政企业发展社区托育服务的指导意见,同时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推进家政服务企业数字化建设。她同时建议通过立法手段推动家政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针对公益救援组织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于莉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持民间公益性组织发展;协调落实人身保险,解决公益救援后顾之忧;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促进救援队规范化发展;打通合作共享通道,提升全社会救援能力;完善激励机制,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一个求真务实、激发干劲、凝心聚力的好报告,我完全赞同。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我将立足自身岗位实际,提升家政服务质量,带动更多的富余劳动力就业;同时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良好就业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出新彩。”于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