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过一篇小文《我有一本毛泽东选集》,孙辈们看了文章,好奇地缠着我问:“爷爷,当年我奶奶送您一本《毛泽东选集》,您送我奶奶什么了?”。为回答孙辈的提问,我打开了我与老伴的保险箱,翻出了一本58年前我送给我当年的女友、师姐的那本小记亊本。小本子只有7ⅹ9公分,相当于成人的半个手掌大小。本儿虽小,但里面有我当年一气儿写给女友、师姐的17首诗。这些诗作虽然稚嫩和含蓄、少些勇敢和直白,但言为心声,充滿着正能量。翻出小本后,老伴拿给女儿看。女儿第一次看到我们的私密,看后她哈哈大笑着打趣我说:“老爸,您真夠能耐!一个小本本儿写了那么多的诗,别说我老妈,就是当年那些年青的姑娘们谁能斤住您这狂轰滥炸般的表白!”。女儿打趣儿归打趣儿,但看到这个小本本儿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绪拉回到58年前1965年2月9日的那一天。
当年我送给女友师姐的小日记本▲
那时,天津市1964年底的冬季征兵工作圆滿结束。我与同年入伍的天津市400余名应征青年分别接到了《入伍通知书》,并从区武装部领到了里外全新的冬季军装。稍早前,我所居住的河西区委、区武装部在区工人俱乐部召集应征青年大会,会上我作为应征青年代表上台表决心。接兵的铁道兵代表张广玉中尉,田福金上士主持、协调大会议程。谁能想到当我加入铁道兵58团,结束新兵训练调到4营15连时,张、田二人一位是我们连的指导员,另一位是我们2排的排长,您说巧不巧?。1965年2月9日是我们当兵前在父母身边生活的最后一天。那天上午,我毕恭毕敬地听着妈妈的殷殷嘱咐,享受着妈妈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下午,我跟妈妈告假去我学徒的工厂向领导、师傅、师兄弟姐妹们辞行。辞行时我车间的领导、师兄弟姐妹们约我下班后一起到照像舘合影留念。那天下午我的女友、师姐段兆芳匆匆忙忙地从她参加的天津市武装部、市体委召集的女民兵小口徑步枪集训队赶了回来参加我们师兄弟师姐妹的道别、合影活动。这里要向大家申明的是我老伴在那为期三个月的民兵集训后,荣获市体委颁发的国家小口徑步枪三级运动员称号和证书,这是她一生中最引为骄傲的亮点之一。
当年我女友师姐获三级运动员称号▲
晚上我们一行人到照像舘合影后,我与师姐一起到她家向我当年的伯母,尔后的老岳母辞行。老人家看着我仅有104斤,腰围2尺2,瘦骨嶙峋的小身板,疼爱怜悯地抹着眼泪,我忙不迭地对老人说:“我会加强锻炼,珍重自己,请您老人家放心”。辞别老人,师姐送我出来,她随手塞给我一本天兰色封面的日记本,日记本扉页上写着几个大字:“愿你高擎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奋勇前进!”,作为回敬,我把我精心写就的小记亊本塞给了她。尔后我们恋恋不舍地握手道别,这一别就是四年。

我与师兄弟姐妹们的合影▲
亊后多年,我老伴告诉我:就是因为这个小本本儿的缘故,四年来她回绝了一切有交友请求的男孩子,矢志不渝地等着我回来!我与师姐交友的初始,没有卿卿我我,沒有花前月下,没有甜言蜜语,没有海誓山盟。有的仅仅是相互鼓励,一起进步。1963年8月我们一起进工厂学徒,1964年5月4日我们一起加入共青团。1965年2月10日我参军入伍,10月9日我随所在团勇敢地开赴到援越抗美的战场。我师姐当年7月亦奉调离津到当年的三线军工企业太原大众机械厂(即军工785厂)工作,她这一去就是十年。当年她们厂生产的高炮指挥仪,配属我军各高炮部队。不知在援越抗美的战场上我们兄弟的高炮战友们是不是就使用和操作这种指挥仪器击落、击伤那么多的不可一世的美军战斗轰炸机?!

高炮指挥仪▲
当年军人与军嫂的两地恋,都是两情相愿,坚定、坚贞、坚守自己的选择和初心。那里面没有小鲜肉儿、俊男靓女们的无病申吟,没有故作姿态、造作忸怩。为国奉献、为国牺牲、志同道合、目标一致是当时青年人追求和实践的梦想。那些年,在我们援越抗美的前线,战友们与挚爱的女友、未婚妻间鸿雁传书的故亊数不胜数。写到这里,让我想到当年我们援越抗美前线有多少亲人同上前线杀敌,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啊!如我们援越抗美前线中国后勤部队工程指挥部最高首长罗洪标将军令他的爱子罗旭东参军入伍与我们一起在6支队、在奠边府参加生与死、血与火交炽熔炼的战斗,与我们一起舍生忘死地修桥修路、流血流汗!如我们曾配属过的5支队,支队主任徐成功将军与他的同胞弟弟7支队政委徐克林将军,兄弟二人同在援越抗美的前线指挥战斗。当来前线慰问的中央慰问团首长杨得志上将闻听此亊后,杨将军当着两位徐将军的面滿怀深情地吟诵到:“二将军率兵援越抗美,两兄弟并肩再立新功!”。如我们连程炳光战友与他的表哥歌唱家张振富,一个在前线与我们一起夜以继日地修筑7号战略公路,一个亲临前线慰问基层指战员,兄弟二人的故事一直被知情的战友们传为美谈。如我们团的陈凯云、陈林林兄弟俩1968年同年入伍参加援越抗美战争,而林林弟弟在我团奉命由莱州转场谅山时不幸遭遇翻车事故壮烈牺牲,他们的老父亲接到噩耗,一边老泪纵横地痛哭爱子,一边又毅然决然地送他的小儿子陈全福继承哥哥的遗志参军报国,陈家一门忠烈,拳拳爱国之情让人泪目!往事如烟,一些家庭锁事早已淹没在无情的岁月中,但参军报国、走向战场的一幕幕我不仅未能忘怀,反而愈老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什么叫刻骨铭心、什么叫历史的烙印,什么叫铁马冰河入梦来,你不经生死、不上战场,不会象我们参战老兵们体会的那么深!如今,我与老伴相伴一生,夫唱妇随,已经渡过了金婚52年,我们正一起幸福地牵着手,相互扶持着向夕阳无限好的耄耋之年迈进!回想我们的青春,回想我们一起走过的路,我们无怨无悔!
我与老伴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