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李金华廿四节气诗
精华热点
李金华 廿四节气诗
二十四节气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为指导农事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一些节气既是自然节气也是民间重要节日,同时,廿四节气也衍生出大量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立春
垂柳舞春风,鸡凫觅小虫。
田家惜岁月,冬麦作春陇。
雨水
桑林沐浴尽云烟,秀麦含珠倍觉妍。
村汉不谙春色好,力排垄水乞丰田。
惊蛰
新雷醒蛰虫,桃柳临风舞。
农圃少闲遐,崔芽薯下土。
春分
风和日暖麦增高,翠柳河边摘野蒿。
缓步春牛溪雾隐,归梁泥燕礼频叨。
清明
清风细雨不停休,郊外秧苗湛碧柔。
却喜春阳霞霁出,开犁平水作田筹。
谷雨
柔雨催时好插秧,和风撩野麦增香。
田间顿碌求丰稔,早黑经营不觉忙。
立夏
风吹麦浪燕争飞,傍日耘田人晚归。
蚕豆饭香过立夏,盘飧蛋酒鲫鱼肥。
小满
呜蛙激水游,插薯雨停休。
日长荷风暖,穗丰待麦收。
芒种
仲夏家家见晓烟,趁晴新麦晒场前。
芒神布雨时来疾,收后催秧又插田。
夏至
除草田畴上,衣巾著土香。
叶下呜蛙里,习习晚风凉。
小署
日高风热天,金稻满丰田。
备具待收釆,养休且早眠。
大署
稻熟垂头地欲焦,抢时收种折弯腰。
汗流禾下尘泥湿,哪有闲暇把扇摇。
立秋
早晚金风残伏留,匆匆片雨热云浮。
抓时改种机何短,旱地拔葱共采收。
处暑
暑气散荷泥,晚风爽钓溪。
禾望秋雨润,簑笠却闲栖。
白露
夜露草边白,门前种潮麦。
风来心静舒,节迭休凉席。
秋分
节至秋分露彩华,郊园丹桂结金花。
风凉气惬清虚意。黄菊班斓啜晚茶。
寒露
夜渐寒生枫叶红,田园稻穗拂金风。
今宵秋色何当美?露似珍珠月似弓。
霜降
草露结新霜,油茶满树黄。
山中采收乐,粒粒带清香。
立冬
落叶霜风冬序呼,翻田播麦费功夫。
牵牛归晚叨时少,温酒支闲小火炉。
小雪
小雪时来播豌豆,白霜土上露新头。
黄花绿草临冬去,豌豆攀枝翠自柔。
大雪
涧舞冰花耕半休,择晴除草麦苗油。
夕阳杏霭红林廋,冬仲闲情看雪柔。
冬至
新酿开缸一屋香,亲邻围饮叙家常。
乡情浓酒千杯少,冬夜深深不觉长。
小寒
礼堂锣鼓响,老少共欣欢。
看戏迎新岁,扎堆御小寒。
大寒
拗糖包粽过年忙,口罩难遮酒肉香。
防疫三年诸不易,大寒可佑岁安康?
作者简介:
李金华,生于1959年,浙江丽水富岭乡下仓村人。本人在农村长大,种田为生,深体农民无比艰难之感,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喜看禾苗出土与成长。满足与劳动后丰收的喜悦,喜欢农村生活,也喜欢诗词文学。年老退耕后,幸入莲城诗词学会,有机会向老师们学习。由于水平有限,作品粗浅稚拙,但凭拜学求进之心,换取晚年快乐。 当年背锄头,汗滴禾下土。
今日作诗翁,健笔临风舞。
写尽乡村趣,不怨生活苦。
老来添一乐,文墨欣为伍。
-------随风飘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