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老家大哥
文/马中书
大哥出生在老家一个偏僻的村庄,他一生艰辛,身残志坚,自幼勤奋好学,只因残疾加之家境贫寒,无法继续深造,完成学业,但他顽强拼搏,四处寻找各种工作,他不辞辛苦、任劳任怨,靠着微薄的收入,锲而不舍,积少成多,为了不拖累他人,靠他自己撑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星转斗移,日月穿梭,经过自己不懈努力和家人们的支持,慢慢地也住上了带暖气的楼房,有了24小时热水的卫生间还拥有一辆小汽车,优秀的女儿也考上了天津的研究生,一家人终于看到了曙光,好日子才刚刚开始,但是天不随人愿那!大哥突然得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病,先是左上肢剧烈疼痛,进行性加重、无力、麻木、肿胀、直至瘫痪!那种剧烈程度令人难以想象,夜不能寐、寝食难安,长期靠止疼药艰难度日,坚强乐观的大哥开始并没有重视,为了尽量不花家里仅有的那点存款,那点留给孩子读书的钱,他咬着牙,坚持着,坚持着…
终于有一天,他实在熬不过去了,才被迫去了医院,经过多次住院,由于病情复杂,病灶隐匿,始终不能明确诊断,后来辗转省城医院才明确了诊断,癌症晚期!可能是肿瘤转移到颈椎7-9,侵犯臂丛神经所致,后来虽然找到了原发病灶,但是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再加上那可怕的新冠,他虽然暂时保住了性命,免疫力、抵抗力却遭到致命一击,从此一蹶不振!疼的他哭天喊地、痛苦万分,无奈只能在家人的陪伴下多次住院,为什么多次住院是因为病情稍有缓解他就想出院回家,还不是想着尽可能省点钱,再省点钱…
在这里,一定要点赞国家的残疾人帮扶政策:大哥享受的医保比例竟然报销90%,否则根本无法负担医药费!住院时间长了,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之时,民政部门及时给予的一次性生活补助,才能帮他渡过难关,家里人也能陪伴照顾,他发自内心地感谢党、感谢当地政府。
他身残志坚,人穷志不短,自己再难,只要过得去,哪怕还有一口粥喝,他轻易不会张口向人要钱,他艰苦朴素,任劳任怨,可是对乡亲们、亲戚朋友们却非常热心,无论谁到他做客,都热情接待,管吃管住,那些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大家都不富裕,他毕竟先到了县城工作,只要老家来人,随身带不带礼品,其实就是点土特产,他都一视同仁,热情接待,我开玩笑地说,这里那是你的家,简直就是白天的会议室,晚上就是老乡们的客栈!可他总是笑着说,这年头,人往高处走,还有比我更困难的,能帮就帮一把吧!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吗!实际明眼人都知道,那不就是施舍、行善,那不就是赔本赚吆喝吗!不!他不那么认为,他认为能够帮助别人是自己的乐趣,是个人价值体现,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他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残疾人,他做到了人间大爱,说俗点就是只要有我的就有大家的,有钱难买愿意,图得就是个快乐。
岁月不饶人那!转眼大哥患病快一年了,病情急转直下,尤其新冠之后,二次感染,重症监护,气喘吁吁,不思饮食,二便不通,病入膏肓,危在旦夕!弥留之际,他想起了老家,想起了那遥远的童年,远看蓝天白云,光芒万丈,鸟儿在天空中翱翔,巍峨的太行山上零星地布满了牛羊,山间潺潺溪水好像叙说着山村的过去和未来,山下坐落着一个美丽的村庄,它虽然不大,但看上去却非常整洁漂亮,红砖绿瓦,错落有致,绿树成荫,炊烟袅袅,知了在树枝头鸣唱,不远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田野,人们成群结队在田野里劳作,庄稼在茁壮成长,小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隐隐约约听见远处学校里传出学生们那朗朗读书声,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看到这一切他似乎迷失了方向,他在梦中呼唤着一个个孩童时期的玩伴、一个个乡亲、一个个朋友、一个个亲人,渐渐进入了梦幻般的童话世界…
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落叶归根嘛!他终于走了,走的依依不舍…愿天堂没有残疾、贫穷和疼痛,因为它太限制人的行动力、思维和想象,残疾无奈、贫穷无罪,对于强者贫穷是一剂良药,是战斗的号角,催人奋进,生生不息,直至成功的顶点,而对于弱者只能求助上帝的恩赐,上天的保佑,期待天上掉馅饼!唉!人各有志,不可强人所难!一人难称百人心,做人难,做残疾人更难!
大哥,天堂有没有快乐,我不知道,但愿天堂没有痛苦,你疼得实在太难忍受了,知道你时日不多,为了不影响工作,我百忙中驱车千里,当日往返;看到你痛苦不堪,我简直不忍直视!愿天堂没有烦恼,人活着需要操心的事实在太多了,但愿操过的心都有好报,帮过的人都懂得感恩。但愿天堂没有悲欢离合,为了讨个像样的生活,舍家舍业,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四处奔波,不辞辛苦!但愿天堂没有生离死别,但凡有生命的东西,无论高低贵贱,都希望获得永生,自古以来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王公贵族,无不为之动容!最后都落得个一枕黄粱、竹篮打水一场空,况平民百姓乎?
子在船上曰:“逝者如斯夫”,逝者已去,生者坚强!人活着的时候尽最大努力去陪伴、安慰、帮助、支持、甚至是忍受他的不耐烦,就是最大的孝道!大嫂、侄女做到了,亲朋好友做到了,你应该瞑目了、安心了!大哥一路走好!安息吧!人走了之后,不折腾,不胡闹,不奢侈浪费也是对亡者最大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多包容,少争执,求同存异,和谐共处,换位思考,感谢每一个亲朋好友来送大哥最后一程,同时也不埋怨那些因各种原因不能脱身前来送别的人,亲情是一种缘分,血浓于水,打断骨头也连着筋!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我们可以循规蹈矩、入乡随俗,但绝不可以墨守成规!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绝不可以固步自封、刻舟求剑!因为随着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村支书说,户籍人口400多,实际常住不足100,而且都是年逾古稀之人,村里难觅年轻人,更听不见儿时那清脆郎朗的读书声,现在的状态就是个空心村,数年以后,没有了这些老人守候…听到这儿,一种无助的忧伤涌上心头,可能那就是人们传说中的“乡愁”吧,我差点留下眼泪,我闭住呼吸咽了下去,不忍让那位一心想振兴新农村的年轻的剪纸艺术家女支部书记看见,本想办完丧事早点返回,免得睹物思情,可是思乡之情久久不肯离去,只为多看一眼那个生我养我的村庄…
2023.3.4深夜
作者简介:马中书,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天津市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中国骨矿盐疾病和骨质疏松学会委员等专业学术机构委员,目前就职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