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说 长 春
文/甄春延
长春的确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后,愈发感觉到长春变得越来越美。
冬天纯净洁白的雪让你不惧严寒,尽情的玩雪。夏日的南湖垂柳依依,碧波荡漾,泛舟湖上,赏荷观景好不惬意。秋天的长春,充满着丰收的喜悦,红的、黄的、绿的,万紫千红点缀着我们美好的生活。
长春的春天虽然很短,春天到夏天仿佛从昨天到今天一样,但长春的春天从冰雪中冰凌花开始,连翘、丁香、梨花、杏花竞相绽放,满城飘香,更是让人心醉。
长春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城市。尽管长春很不错,但长春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拿“长春之肺”净月潭来说吧,净月潭是一个有着80年历史的人工林场。净月潭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东南部,距市中心人民广场仅18公里,面积为96.3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为5.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96%以上。
净月潭因形似弯月状而得名,自称与台湾日月潭互为姊妹潭,是“吉林八景”之一,被誉为“净月神秀。净月潭是伪满时期长春的水源地。净月潭的名字是伪满洲国总理大臣郑孝胥的儿子,时任伪满洲国国都建设局局长的郑禹所起。
景区内的森林为人工建造,含有30个树种的完整森林生态体系,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喧嚣都市中的一块净土,有“亚洲第一大人工林海”,“都市氧吧”之美誉,是长春市的生态绿核和城市名片。
净月潭原来由省林业厅直管,后归长春市林业局管辖,再后来被划入净月旅游开发区。
其实,原有的净月潭面积比现在的规模大的多。因为,净月潭公园内外有许多地方是原来林场的林地,现在已经成为宾馆、小区、饭店等。大家都知道净月潭的钟楼,其实这个钟楼是原国家林业部在吉林省实现1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时,对吉林省进行了重奖。当时的林业厅就出资建立了一个钟楼,立了一座平安钟,提醒人们注意森林防火。
有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净月潭一直有一支森警大队在驻防,现在已经改为应急救援队伍了。原林场的两位创建人的纪念碑就在净月潭的植物园里面。
我的父亲做了40年的林业工作,从东北到云南开发三线,云南和四川所有的森工局和吉林省的18个森工局、长白山保护局都是父亲领导建立的。从云南回到东北后,父亲又力抓森林防火和百万亩人工林建设,从1980年起到去年,吉林省已经实现4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进山不带火,野外不吸烟”的口号就是父亲提出的。父亲的部分骨灰也撒在钟楼的周边,祈愿不发生森林火灾。可惜的是净月潭的森林已经被侵蚀不少了,真希望净月潭的美丽不再被破坏。
长春过去有不少城市广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也不断扩大,过去的广场很多都被改造取消了。也许是规划的原因,城市改造中也有让人遗憾的地方。
前些天,听说因为城市建设需要,21世纪广场拆除了。据我所知,当初这个广场的建设就存在问题了,属于先上车后买票。据说是当时的国土资源部通过卫星普查,发现这里违规占地的问题,本来要处理,后来就没有后来了,现在又拆除了,那么当初是如何规划的?
21世纪广场和净月潭的问题给我们一个启示,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的矛盾怎样解决?又如南湖广场有的时候拥堵严重,特别是快速路下口经常堵车。既然如此,当初修建快速路时,为什么不能够同时修建立交桥呢?不然将来总有一天,这里还是需要修建立交桥,以解决拥堵问题。
说一个小事儿,前些年政府给老百姓办实事,给老年人,每人每年公交卡直接打720元,当然这钱是虚拟的,但老百姓高兴。可前年说是企业经营困难,全市公交车要提价,上车就是两元。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对老年人来说实际上是减少了对他们的福利,720变为360,这实在是有些不妥。南方一些城市对于老年人都不用“爱心卡”、“老年卡”了,出示身份证即可,乘公交等公共交通都不用缴费,上班高峰老年人也不去和上班族去挤公交了。我理解我们的城市经济发展还不均衡,老百姓的收入还不高,但就这么一点点福利,还不能够保证吗?
说到垃圾分类,本来是件好事。可是我们的环卫部门做的远远不够。3年前,硬性推广垃圾分类,可是提供给居民小区的垃圾箱都是箱式的,还上锁。
我不知道别的小区如何,反正我们小区是这样的,最后居民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扔垃圾,据说全市有几百个小区都是这样,请问这样怎么让居民做到垃圾分类?结果是政府花了大钱,老百姓还都不接受。
这样的花架子能不能少些?城市建设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习的,但我们不能够总是花钱交学费。如此,只能是政府降低了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和信任度。
写于2023年2月23日
作者:甄春延(笔名)春城旧友
作者简介:甄春延 (笔名春城旧友)、男、现年65岁
岁、“春城资讯”义务编辑、吉林省直机关退休干部、
本人一生始终酷爱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