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辉映下的洛阳九创产业园
——随宜阳作协赴九创产业园采风活动札记
日前,跟随宜阳作协的十几位同志到洛阳九创产业园进行了采风活动,产业园董事长李海洋热情接待了我们并详细介绍了产业园的概况和发展情况等。

洛阳九创产业园位于宜阳县城的东部,园区占地242亩,总投资10亿元,已建成标准厂房12栋、办公楼2栋,职工餐厅、职工宿舍、会议中心等配套设施齐全。园区主导产业为新材料产业,并重点围绕细分领域的高性能镁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等特种材料研发、测试、精加工环节,集聚人才、技术、项目,打通市场、资本、数据资源,建立产业微生态体系,能够助力入园企业实现加速发展。
“党旗红,九创荣”。九创产业园自创建园区以来,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优秀人才培养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骨干,把骨干培养为领导,引领党员模范带动,推动九创不断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红色力量推动了九创发展,红色种子点亮了九创人的希望。在红色旗帜指引下,洛阳九创产业园充分发挥企业孵化器职能,紧密团结入驻企业,上下一心,着力打造企业质量过硬产品,不断助力各企业开拓市场勇毅前进,促就了入园企业的欣欣向荣。

在“九创走到哪里,党建工作开展到哪里”的思想指引下,九创产业园,按照先进的“产业生态”理念,通过人才、技术、项目、资本、服务等优质资源的聚集融合,搭建了涵盖发展咨询、产业研究、资格认证、资金申报、投资融资、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15个专业领域的100多项内容的服务体系,推动并实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创新文化营造,为科技企业的加速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服务平台支撑。
“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2000年,刚从部队退役归来的李海洋跟随父亲到新疆喀什地区从事中药材经营生意,从销售员到业务联络员,李海洋饱尝了创业的艰辛,一次次的挫折与失败,让他形成了坚毅与豁达的个性。越是艰难越要想方设法攻坚的精神,使这个退伍不久的老兵在商场上越战越勇,显示出了非凡的能力。仅8年的时间,李海洋就使自己的医药公司很快发展成了上市公司,他也从一个基层人员转变成了海王药业喀什分公司的公司老总。
在新疆从事医药生意发家的李海洋,始终不忘家乡的养育之恩。2010年毅然决然地携资10亿回乡创业,在宜阳创办了九创产业园。目前,已入驻企业40余家,安排职工就业400余人。企业落地以来,创下年产值3000余万元产值利润,有力助推了宜阳经济的振翼腾飞。
在带领九创不断创新突破发展的同时,李海洋非常关心家乡的教育发展,自2010年开始,每年扶持张午镇政府教育资金10余万元,用于资助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和贫困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圆梦大学。自2020年春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李海洋还不断帮助全县父老抗击新冠病毒,捐资捐物不计其数。李海洋的大爱精神,感召着九创人务实创业的决心和信心,凝聚了九创产业生生不息的动力。在李海洋团队的带领下,九创产业园的发展呈现出一往无前不可抗拒的态势,为宜阳成为洛阳都市圈建设的“领头羊”积聚了坚实的能动力。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如今,九创产业园在李海洋董事长团队的带领下已走过了12个年头,在这12年里,九创产业园能够在现代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凭的不仅仅是机遇,更多的是团队的睿智与责任担当精神。九创产业园的发展,得益于入驻企业的戮力同心奋斗,得益于九创人不畏压力奋勇争先的精神支撑,得益于全社会各界的信赖与厚爱,也得益于九创产品精益求精的过硬质量,更得益于九创产业园与时俱进合作共赢的先进创园理念。
未来,九创产业园将继续秉持九创使命不动摇(即一个愿景,两大目标,三大作用,四个功能,五大集聚),紧跟党和国家“新发展格局”的时代号召,以党建引领,紧盯产业链高端领域,吸引一批高层次人才、技术、项目在园区安家落户,积蓄倍增发展动能,助推园区企业高速发展,为推动九创加速实现百亿级企业集群目标,为提升宜阳县域经济实力,为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实现,贡献铿锵不息的九创力量。

作者简介:
闫红岩,河南省宜阳县人。曾先后任河北省诗友联谊报社记者、石家庄市少年智力开发报社特约通讯员、洛阳市儿童文学学会会员、洛阳市作协会员、江西金太阳教育集团特约编辑等。代表作品有诗集《自然传启》、论著《形形色色的教育案例》、童话短片小说《银杏树之恋》、中篇小说《青梅》和长篇小说《谈天唬地》《王邦瑞传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