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圃寓言连载50
文‖ 毋东汉

医患同心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这是一家老中医门上的对联。他家祖传三代行医售药,门脑有“妙手回春”的金字匾,屋里墙上挂满了锦旗,都是患者及其家属送的。远路的人进村问“刘大夫”,回答是“不知哪个刘大夫。”若问“神医刘”,都知道,指门领路者格外热心。
“神医刘”今年70岁,他爷开药铺兼行医,他爸承上启下,“神医刘”发扬广大,著有《中医验方八百例》,方原五十里闻名。
“神医刘”性格豪爽,语言幽默,态度温柔,打针不疼。
来家看病的人排长队,不断线。患者愁眉苦脸被人搀扶而来,喜眉笑眼昂首挺胸而去。
一个小孩玩耍不慎,划破手指,哭着来求医。“神医刘”边笑边研碎一片痢特灵,敷上伤口,嘴里说:“别哭别哭!眼泪请回。红汞碘酒,一抹就走。”把孩子逗笑了。孩子问“神医刘”:“多钱?”“神医刘”说:“金砖一块,教你爸送来!”又把孩子逗笑,敬了个礼跑了。
村里有个妇女得了“不治之症”,瘦得皮包骨,食欲不振,奄奄一息。“神医刘”被请到家,先号脉,再看舌苔,笑道:“你没病!你这是嫌老汉晚上睡觉搂着娃,没搂着你!闹情绪哩!”然后,又严肃地说,“你头晕,身困,走路没劲,胸口发闷,嘴里没味,食欲不振,夜长梦多,连吃带喝,醒来更饿,嚥的唾沫。”
患者问:“你说的全对!咋治呢?”“神医刘”说:“我开两副药,先开一副,是熬的药。”他开的是:党参、白术、神曲、麦芽、山楂、大黄,各三钱。大枣三个为引。
患者说:“这药就在您这儿抓。您再开第二副。”
“神医刘”微笑着在一片纸上写道:“煮鸡蛋两个,蒸馍两个,牛奶两袋,香两把,蜡两对。香蜡送莲花山寺内,其余路上处理。”
“神医刘”说:“神保佑你,你步步踏稳,慢上慢下。”
患者熬药三副,上莲花山三次,饭量正常,睡眠正常,一切正常,康复。花钱百余元,“不治之症”根治。
原来,“神医刘”先用精神安慰,药物配合食疗,加上登山锻炼,患者病除。
忽然吹来一阵风,来了一纸通知,教“神医刘”参加考试,考取有关证件。“神医刘”记忆力减退,对书本上的东西,一问三不知,缴了白卷。“无证行医”犯法,“神医刘”从此关门,药橱生尘。
鉴于“神医刘”的威望,一家私人医院,设法打通关节,给“神医刘”办了相关证件,“神医刘”持证上岗,成为专家。
“神医刘”如鱼得水,门口排队,他还是“我行我素”。头一个月,就被扣了奖金。他不知改悔,第二个月被扣了工资。原来,一位老人患病住院,全部月薪只够住院费的一半,另一半由“神医刘”借本月工资垫付。医患月薪都缴给医院。这是医患同心,这也可以叫“医患同薪”。“神医刘”坦然说:“人在干,天在看;救死扶伤,医护应当。榜样白求恩,起码讲良心。”
院长找到“神医刘”谈话,说:“您年龄大了。不能与时俱进了,我担不起您喔心。下个月不用上班了。回家看孙子去吧!”“神医刘”被婉言开除。
“神医刘”面临“不信神”的处境,他只好捲被儿回家了。 在“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特殊景况下,“谁不爱钱谁招祸”。“神医刘”没神了,只留下医,没用。
2023-3-13-于樵仙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