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曦散文】走在老去的路上(32)
贵州篇
题记:人孤独时,梦会懂得与人亲近。那一夜,梦走得很慢,风走得很快。扯着熟悉的衣襟,我在青石板路的老街,走了一遍又遍——晨曦
2022年己经过去了,行者的脚步,
辗转于真实的大地,沧桑的往事,忽隐忽现。
仰望着天空,冬日暖阳洒落人间,正驱逐着疫情的阴霾。亘古的大地依然孕育着生命的希望,诞生出许多不朽的诗章。尘世间,在这样的年关,正演绎着扯不断的亲情。
在异乡,收到家乡的邮件,都是小时候我爱吃的年货。家乡的亲人说:“都是不值钱的东西,别嫌弃”。我听了,很是感动。因为我知道,那说着古吴语口音的家乡亲人们,他们是最纯朴的,总是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好东西,寄给远方的游子。无论是我在福建,内蒙,直至现在贵州,他们都一直寄给我一份温暖的亲情。
我仿佛又看到了年迈的外婆,站在路口等待,想起她拉着我儿时的小手,久久不愿松开,我至今都能感觉到,她手心的温度,舒适的,安全的。
今冬,异乡的风并不寒冷,记得我曾写过一篇《大地飞歌》,文章里说;“人孤独时,梦会懂得与人亲近。那一夜,梦走得很慢,风走得很快。扯着熟悉的衣襟,我在青石板路的老街,走了一遍又遍”。
尔后,辗转千里,天上云朵安祥,大地岑寂,万物呈现出金质的光芒。梦,拉近了亲情间的相互传递。
这一路悲欢,无以言表,在时序轮回的季节里,生命被情感包围着。以自己欣慰的心,逶迤抵达梦想的目的地。让我忘记了路之遥远,途之艰险。
这种宁静和沉实,蕴藏的无穷的力量。永远蔓延在伸手可及的地方。那些源自骨肉深处的友情、亲情与爱情,没有因久远而风化,而是在岁月的交融里,在消逝与重投中折射着生命的光华。
像风一样自由行走,可能就是我的宿命。儿时算命瞎子的几句戏言,还真应验了我的人生。
尘世间,充满了灵性与智慧,勇毅与果敢。幽静的山林与大海,朝梵夜禅,以久远的沉淀,滤清了生命。靡有喧杂,即被点悟,一路唤醒着久远的典籍与沉默的心灵。
生命,诞生又消逝。默默轮回着。在我们的痛苦与幸福之外,生命与死亡之外,一曲不朽的古歌,剥蚀出许多青铜和稼穑的故事。
有一种诚挚的光芒普照着遥遥阡陌,或远或近,均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且闲逸着太古之意。
原来,万物皆有灵,感知世间万象自己的心要比自己的眼晴,更有造化。在千万条路上来来回回,只有时光这一条路,不能回头。少年一别,竟然就是三十四年呵。
人贴近黄昏的时候,自然就贴近了灵魂心疼的年份,走在四处散发出草木清香的原野上,我尽量向着远方眺望,想赶在天黑之前抵达。我的耳畔有着远方隐约的呼唤,这呼唤,让夕阳忘记了西沉,那条被岁月燃烧过的路,其实,很长也很短。
月落露濡,净琴始设,浩瀚的苍穹,无法解密。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又将回那去?其实世上,根本无人能答。
我们只能理解,从来处来,又将从去处去。这原始而简赅的意蕴,于沧桑的典籍中阅出阳光一般的昭示,生命因此高远而亮丽。
岁末近,归人匆匆,摇头笑问;当时为何离家出走?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