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五,小儿子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并配了一句话:“广州结束,年底上海见!”哦,他这是参加广交会去了。
晚上接到他的电话,我问,你回到北京了?他回答:“妈,我还在广州呢,两年多了没回去,正好赶上周末,我想绕道看看你们,就待一晚上。明天到家估计就11点多了,我哥让去他家吃饭,晚上我约了同学和我哥嫂、表姐他们出去吃个饭,您就别安排了。”
可不是嘛,儿子还是2020年国庆节回家探亲,后来受疫情干扰,又加上孙子作为冬奥会志愿者,要去场馆服务,至今两年多了没见面。虽然经常视频聊天,总感觉那是隔着屏幕,是条件不具备时不得已而为之,实际见面才是最靠谱的相亲方式,两者的感受有天壤之别,于是我答应了,只是心疼他的辛苦奔波。放下电话,我随即安排老伴睡觉,然后躺在床上,思谋着明天要办的事。一想到很快就可以见到儿子了,高兴得半宿没合眼,有趣的往事浮现在眼前——儿子是在乡政府大院长大的,从小乖巧可爱,深得乡干部的喜欢,大家都爱逗他玩儿。前院到后院有一个一米多高的台阶,台阶当中修了一条向上推自行车的水泥过道,有人把儿子抱起,放在过道上边,然后在下边呼唤,想看看他想下又下不来的窘态。没想到,小家伙左看看,右看看,头朝上,脚朝下,一点一点倒着退下来了,还向人们“嘎嘎嘎”笑了几声,大家又试了几下,回回如此,齐声夸奖儿子的机智和灵巧。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4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屁孩,儿子也已经大学毕业了。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回家,是每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最大的愿望;回家,是每位在家亲人最殷切的盼望。家里有他那满头白霜、长期患病的父亲,有我这个身板佝偻、爱唠叨的母亲,有亲人们温暖的笑脸,有最熟悉的乡音,也有儿子最爱吃的土特产……不知不觉睡着了,刚眯了一会儿,睁开眼才四点多,再也睡不着,干脆打扫卫生,收拾床铺吧。我把儿子的卧室从床底到柜子顶,从窗台到墙角,一个死角都不放过,全部打扫擦洗了一遍,最后换上干净的床单被罩。
早饭做好了,招呼老伴起床、穿衣、洗脸、吃饭,然后到超市去购物,就等儿子回家了。
在哥嫂家吃完午饭,没多停留,儿子就回来了。一放下行李,他就走到爸爸床前,问爸爸,你还认识我吗?逗爸爸开心。他爸爸睡午觉了,我们娘俩坐在一起,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话,东拉西扯,重重复复,他说了些他们的工作和孙子的事,我告诉他村子里哪个发小的儿子娶了媳妇,他熟悉的谁家老人走了,都是些陈年旧事,我在那些旧时光里沉醉,享受着母子相聚的幸福。这些年随着岁月的流逝,方便快捷的视频聊天,让亲情的思念已不再那么沉沉甸甸。看见儿子有些迷糊,就打发他睡觉去了,晚上好精精神神地陪亲人们吃饭。
天不亮我就开始忙起来了,怕打扰儿子,把他卧室的门拉上,熬粥、做菜、溜馒头。忙完老伴的事,儿子起来了,吃完饭,拿着我的电动自行车钥匙,说他出去办点事。一会儿功夫就回来了,后边还跟着一位师傅和一个大电视箱。原来,昨天晚上他跟媳妇视频,儿媳妇说我的电视太小了,当时就在网上选,儿子考虑等快递到家,他们哥俩都走了,没人搭手,便去店里买了一台,不到一小时就安装好了。中午吃完饺子,他又拿着我的手机出去了,说给我换块电池,我说你咋知道电池不行了,他说上面有显示。他办事从来都是这么细心周到,雷厉风行。一切都办妥了,才放心地眯了一会儿。
送儿子进了电梯,我返回站在阳台上,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从单元门走到马路上,朝阳台望了一眼,拉着行李箱渐行渐远。儿子永远是我的牵挂和灵魂,我后悔没送下楼,多陪他一会儿,可又怕转身的一刹那,眼泪会忍不住流下来。
小城的夜色渐渐有了一些光彩,昏黄的路灯依次从惺松的梦里醒起,过往的车辆渐渐少了。从老年大学排节目回来,时针指向9:30,我渴望的电话铃响起来,得知儿子落地了,正在等行李,儿媳妇接机马上就到,我的心也放下了。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家,这个简简单单的字眼,却凝结着人们心中那份最真挚的情感;家,是不朽的根,是安全的避风港;家,就像是一直开放的免费驿站,当游子们感到疲倦时,这个家虽然简陋,却能为他们遮风挡雨,疗养那颗疲累的心,归航休整后走得更远。 回家,是对家人的思念,是对家的眷恋;回家的礼物,没有贵贱,也不分大小;回家就是最好的礼物,温暖了自己,也温暖着家。陪伴,是一缕阳光,虽不耀眼夺目,但却温润如风;陪伴,是脉脉温情,是暖暖爱意,虽不灼烈似火,但却暖人心田。
对于儿子,自然是希望他们越优秀越好,可是心里明白,我和老伴都不是出类拔萃的人,又如何培养出极为优秀的孩子?好在受我们的言传身教,他们虽然平凡,却也勤奋、敬业、宽厚、善良,生活虽不富裕,但绝不会是一地鸡毛。我们已渐渐老去,直到有一天,会彻底离开他们,去另外一个世界。在这样一个茫茫世界里,有一丝血脉的羁绊;在困难的时候有一双帮扶的援手;在委屈的时候,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在迷茫的时候,有一盏指引方向的烛光,那么,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感到孤单,不会害怕,当然,我们也会走得放心,走得坦然。

感觉我现在越来越像个孩子,一到周末就不时地看窗听门,等着大儿子到来,哪怕不干活,陪我说说话,也就心满意足了。长大成熟的儿子们,就是我最安全的“靠山”,这“靠山”,给了我不绝的灵感、向善的力量与永生的希望。与儿子团聚,享天伦之乐,这份满足和踏实,是任何家以外的地方都无法给予的。
看了下日历,今天恰逢“三八妇女节”,瞬间觉得我是那么幸福,又一次流出了感动欣慰的泪水……
2023年3月8日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