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开你的眼量》
文/铁裕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有点眼量,不能只看到眼前,而忽视了未来;不能贪图眼前小利,而忘了明天;不能被眼前的表面现象诱惑,而不抬头遥望远方。
《金刚经》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五种眼睛,那就是天眼、慧眼、法眼、肉眼、佛眼”。而作为人的肉身之眼,有些晦暗不明,见近而不见远见,见前而不见后;见明而不见暗。我们人类只有肉眼,因此,有的人经常上当受骗,而有的人却放不开眼量,从而看不清这个尘世间的万物纷繁的诸多景象。

眼睛如一把尺子,需要将人生的征途丈量;
眼量亮决定胆量,没有超人的胆量怎能将视野展放;
心境决定了胸襟,没有辽阔的胸怀怎能使得激情如水荡漾;
眼量观四海玄机,且有济万人之度纳百川之量胸怀豁达志气轩昂。
做人要站在高处,但却又要低调;做事要看得高远一些,但却又细心谨慎;我们不谋求万世之繁华,但却要谋取未来之走向;我们不谋求人生有多么美好,但却要谋取在生活中少一点忧伤;我们不谋求视野能审视宇宙中的所有日月星辰,但却要谋取使视野能够看到大地的苍茫;我们不谋求万事都能周全而圆满,但也不能只因为短视而漏洞百出,成了鼠目寸光。

心胸有多大,世界就有多么苍茫;
眼量有多宽,就决定了您能走到什么地方;
若只见一人,那么你就只能追逐着那个人的脚步彷徨;
若只见一物,那么你只能守候着那点利益而陷入了无限忧伤。
放开眼量,可以掠过生活中的烦恼障,看得更远一些;放开眼量,去读万卷经书,你会嗅到淡淡的墨香;放开眼量,去洞悉世事,你会看到世间的纷扰;放开眼量,纵观一路山水,你会领略无限风光。
莫为浮云遮望眼,不为眼前小利苦奔忙;
莫为酒色而诱惑,只为开拓而奋发而积极向上;
莫为井底之蛙见,且看那万里江水不舍昼夜滚滚向前淌;
莫为蝇利而争抢,且迈开前行步伐去领略大自然的万妙景象。

一个人的格局大小与否,决定了他的前程。而眼量的长与短,也就决定了他的价值取向。胸有广袤无垠的宇宙,可以遥望天地的辽阔苍茫;眼中若有世间万事万物,可显示你的人生阅历;你的格局里若是隐藏着万卷经书,你必然有一双美丽的慧眼;你若能熟读五经诸史,那么自然也就有雄才伟略和宏大的度量。
人生如果只是在原地徘徊,或是只看到了一个点上,那么眼量就只能桎梏在上面。其实,眼量也是一种境界,眼量要高远,才能悟出人生的价值、享受幸福、拥有质量。
有了眼量,才有心胸的宽敞;
有了实力,才有无穷的力量;
有了思路,才有大道的坦荡;
有了才华,才有传世的文章。

如果想要从政,那必须人走得正;如果想要智慧,那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如果想要财富,那必须要努力勤奋。一个人的正确观念,也许不一定能改变事物本身,但却可以把握自己。人生重要的不是你拥有多大的权利、或显赫的地位,而是你的朝向。
心智可以决定生存的意义,心胸可以决定未来;
眼量可以决定人生的格局,意志可以决定人生是否辉煌;
勤劳可以决定生活的质量,顽强可以决定能否走在征途之上;
智慧可以决定人生的价值,勇敢可以决定在这世间能否去闯荡。
人生的最高境界不是什么名利、地位,而是精神的丰盈、思想的深远;人生最好的享受不是什么物质、财富,而是生活中的安静优雅;人生最美妙的不是什么权力、金钱,而是能够拒绝外界的浮名诱惑,丰富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如果不放开眼量,我们怎能探索到几亿光年以外的宇宙伊始?
如果不放开眼量,我们怎能感知到空旷无垠的宇宙星云漫天?
如果不放开眼量,我们怎能感知茫茫太空中星辰为泥银河滋养?
如果不放开眼量,我们怎会懂得太空如此的浩瀚而岁月悠长?
我们有两只眼睛,可以看到世界万物,可以看到自然的奥秘;可以看到成千上万的人,然而就是无法看到自己。因此,我们应当学会反省自己、严于律己、把握自己。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的放开眼量。

放开你的眼量,看山是山,那是真实的图象;
放开你的眼量,看水是水,那是真实的流淌;
放开你的眼量,看花是花,那是真实的芬芳;
放开你的眼量,看云是云,那是真实的飘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