巜敦煌赤子.外传》
308
常言道。“乳牛下乳牛,三年两头牛”。柳军军他爸,听信了这句话,结果上了一回当。生产队大包干时,耕牛按使用价值订价。一等类的耕牛,像“大黄花、”,“大新疆”、“小新疆”等前五位耕牛。订价上了800元,人们还是你争我夺……最不起眼的“瓦楼革,”起价订了160元,还是无人竞价。军军爸爸老实憨厚,没讲条件,就购下了“瓦楼革”这条牛腿。儿子柳军军只抓了一头毛驴儿。
谁知一头牛,一匹毛驴儿,种地无法干活。一匹驴快,一头牛慢,驴套内,向外转圈子;驴套外,向里转圈子,老爹无奈之下,将驴和牛都作价买掉了……生产队处理骆驼时,遇到了难题,订价一降再降,还是没有社员还价。军军爸爸又一次伸手,出价1150元,选购了生产队的一对(两峰)骆驼和胶轮大车。
那些年,柳军军虽以和老爸分家另居,但因没有批下农庄基地,一直住在知青点。(柳军军在知青点住了八年)。骆驼,牛、驴等家畜都伺喂在旧庄子。所有生产队的购置费用。都是柳军军用外出打工的收入,归还了2000多元生产队的各项欠款……谁也没有料到,两峰骆驼,一头牛,一匹毛驴儿,都被老爸先后买掉了,买了多少钱,陪了挣了,他一直没有告诉柳军军,整个家务之事就这样不了了之,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