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马周杯”】有一种孝是父母觉得被需要(散文)
【“马周杯”】有一种孝是父母觉得被需要(散文)
精华
热点
23-03-18 04:22
1889
阅读
关注
有一种孝是父母觉得被需要
赵华
一般来说,孩子从上中学开始,
就
渐渐脱离了父母的怀抱,
参加工作
尤其是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以后,便与父母渐行渐远。
我也逃不出这个模式。初中离家求学,只能在周末回家补充粮钱时才能与父母见面。大学期间,一年也就寒暑假能够回家两次。毕业留在城市工作以后,回家的次数更是越来越少。然而,每次回家见到父母,除了热情依旧,却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对自己多了几分客气,说话也不像小时候那样,想说就说,该骂就骂。
随着年龄的递增,思乡之情在内心疯狂生长,对父母的牵挂也俞发强烈。科技发达的今天,虽然随时都能和父母视频通话,但回家的次数比以往更加频繁。
每次回到老家,母亲都是非常欢喜,早早张罗饭菜,父亲话虽不多,却是主动帮助母亲烧火
做饭
。吃饭时,聊聊家乡的变化、谈谈村里的家长理短,父母一直是笑容满面。等到离开时,母亲把早已准备好的小米
、
绿豆、土鸡蛋、腌咸菜等,给我往车上放。我心疼母亲,不愿再拿他们辛勤的劳动成果往小家里带,每次都是不得已才装进车里。
有一次,我回老家吃过饭又要离开时,母亲拿出做好的豆瓣酱,又慌慌张张地去菜地里摘自己种的青菜。
我连忙劝母亲说:
“不要去摘了,怪麻烦哩。回去也不经常做饭,大多是放坏了。”
“没事,放车里回去坏不了。”母亲说着仍坚持去菜地。
看我来回推辞,父亲不高兴了,开始冲母亲嚷:
“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啥都往外拿,城里什么菜买不到?”
母亲一怔,停住了脚步。我看向她,只见母亲的笑容凝固了,满脸尴尬,眼神里闪出一丝卑怯和委屈,像一个犯了错误等待挨批评的小孩子一样,搓着两只手不知道说什么好。
顿时,我的心被深深刺痛了。慌忙说:
“那行,我去地里摘吧,上次带回去的菜,你孙子可爱吃了。”
母亲的笑容立即舒展开来,眉眼间瞬时闪出亮光。
我心里内疚不已,暗恨自己太粗心大意了。以前只感觉自己已经长大、走向成熟,却忽视了父母也开始慢慢变老。刚才母亲的窘态,哪像当年干活风风火火、处事干脆利索的样子?想起最近母亲一边叹气一边自言自语地念叨
“老了,不中用了”,深深体会到曾是家庭顶梁柱的母亲,已到风蚀残年时的无奈与失落。
从那以后,我再回老家,母亲无论给我带什么东西,我都是来者不拒,一副满心欢喜的样子。芝麻叶、辣椒酱、青菜团、玉米穗、红薯块、西红柿、老南瓜等五花八门,我的车后备箱简直像一个农副产品小仓库。母亲也好像恢复了年轻时的模样,做起事来手脚麻利,神采奕奕。
妻子有时埋怨我:
“你是回家看父母,还是回家拿东西?老人种点庄稼多不容易,你给咱妈说说,以后家里母鸡下的蛋,就不要再留给我们了,让他们自己吃吧。”
我不置可否地笑笑,不予理会。说的次数多了,我就告诉妻子:
“你就不懂老人的心,现在父母年龄大了,生怕自己拖累孩子。我把这些东西带回来,他们就会感觉自己还有用,还被
人
需要。
”
妻子
好像明白了我的心思,
再给母亲打电话,总不忘夸她带回来的东西好吃,有时还主动问:
“妈,你做的豆瓣酱还有没有?”电话那头就会传来母亲的笑声:“有,只要你喜欢吃,没有了妈再给你做。”
前几天
,我抽空
赶在春节前
回去看望父母。临走时,母亲拿出一件大衣对我说:
“这是你弟媳妇给我买的,我穿上
有点小
,你拿回去给你媳妇穿吧。
”
我说:“她衣服多得很,自己的就穿不完,况且冬天屋里还有暖气,也用不上呀。家里冷,你留着穿吧。”
母亲白了我一眼:
“你是不是嫌衣服赖,不值钱呀?”
我懊恼地一拍头,怎么又把这茬给忘了,先拿回去再说。
见我收起了衣服,母亲又开心地笑了。
孝顺父母的方式有很多,给父母过个生日、打个电话,陪陪父母聊聊天或者帮父母洗洗脚、捶捶背等,都能表达儿女的孝心。但孝顺父母,不仅仅是赡养,还有一种孝,是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叫做让父母觉得
自己还有用,还
被
人
需要。
不管自己长多大、走多远,能力有多强、事业多成功,父母仍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和永久的眷恋。我想对父母说:无论什么时候,你们永远是我
坚强
的依靠,再过若干年,我还想吃到你们亲手包的饺子、亲自种的菜!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3060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