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马周杯”全国征文】安徽麦映清晒谷场·枣树(散文)
【“马周杯”全国征文】安徽麦映清晒谷场·枣树(散文)
精华
热点
23-03-18 04:24
914
阅读
关注
晒谷场·枣树
麦映清
离家十余载,家乡的青砖红瓦犹在眼前。思念成河,奔流不息,延绵至遥远的边际。闭上双眼,仿佛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儿时老家。庭院内那棵枯槁多年,最终没能逃脱被砍伐命运的春枣树发了芽、开了花。颗颗殷红饱满的春枣儿摇曳枝头,滴滴欲坠。
母亲拿来竹竿围着枣树敲打了一圈,红枣儿如被血红霓帔映透的冰雹哗啦啦掉落。我们兄妹四人站在树下兴奋的尖叫着,挽起衣襟来接住从天而降的大红枣,掉入衣兜里的大红枣寥寥无几,多数已滚落至墙角。母亲给我们一人分发一个筲箕,让我们拾起滚落一地的春枣。我们蹲在地上,像蜗牛似的挪动着小碎步,挑拾起那些硕大、透红、无虫眼的春枣,剩下的裂枣留给了院里的家禽们。
“共享”是母亲她们那个年代的人们刻在骨子里的习惯,母亲将我们捡起来的几大筲箕春枣分成二十多份,分发给左邻右舍和同村老人。母亲给邻里乡亲送去春枣时,都会习惯性的留下来喝几碗清茶,聊聊家常。
在我眼里母亲总有使不完的气力,精力充沛、不知疲惫。农忙时节,当第一缕阳光撒在这郁热的土地上。我们才睁开浑懵的双眼,拿着镰刀,迈着踉跄的步伐,摇动着晃荡的身躯朝田间挪去。站在田头,一望无际的金黄稻穗在清风的吹拂下如海浪般袭来,渺无边际的金黄色海洋让我心生寒战,满田的稻穗不知何时才能收割完毕。当我带着懒散的身躯到达田地时,母亲在这宽阔的田里已经来回收割了好几趟,我不知道母亲是何时下的田,但田坝旁的手电筒是母亲带来的。
我埋头还没割完两把稻谷,岸上就传来了机械的轰鸣声,那是村里其他几户人家请来的收割机。每到农忙时节,收割机总会在各村转悠,条件较好的人家会请他们帮忙抢收。我们站起身,带着好奇而又羡慕的眼神,紧盯着收割机在相邻的田里来回穿梭。不到一刻钟,满田的金黄稻谷纷纷倒下。顶着浓密金黄头发的田块被剃了头,光秃秃的。母亲没有站起身来看一眼,收割机发出的刺耳轰鸣没有影响到母亲,她始终蹲着身子干着自家的农活。母亲手脚麻利,似乎在跟收割机比手速,但人工哪比得上机械化的速度。当我们花了半天时间勉强割完稻谷,还没来得及使用上打谷机时,毗邻田里开始放水下犁耕田了。
田地与大道之间隔着几条寸宽的窄路和沟渠,仅容一人身勉强通过。拉稻谷的木板车无法推到田头,六十多斤一包的稻谷只能肩挑背扛,才能堆放至木板车上。干了一天活的母亲依然精力满满,她肩扛一包稻谷时,还能提起小半包随手甩在另一边肩膀上,走起路来步伐稳健,横跨沟渠也毫不费力。
将田里各农具归置到车上时,田里的活算是干完了。地上已铺盖了一层月光撒下的白霜,周遭青蛙的呱叫声使这暮色显得更加宁静,夏日白昼忙碌的情景似乎是在一刹那间消失不见。母亲提着清晨来时用过的手电筒在前面引路,父亲拉着木板车在后面跟着,我们几个小孩子则站在车身周围,手搭在车沿帮父亲推着一车子稻谷。
回到家暂时还不能歇着,一天的活还有最后的收尾工作。母亲系上围裙下厨做起了晚饭,我们要帮父亲将车上的稻谷全部搬下车,倾倒在庭院内的晒谷场上,均匀摊开。院内晒不下这么多稻谷,父亲只能将稻谷扛到二楼的平房上。晒完稻谷后,父亲会端坐在电视机前收听天气预报,这是父亲每晚必做的功课,电视机里的晴雨表决定了父母睡眠的深浅。无论是否有雨,母亲睡前都会将推板、镐耙、防雨蓬布等工具提前备好,放至在大门前。
母亲晚年脊椎病愈发严重,直不起腰,伟岸的身躯像海绵脱了水,萎缩了不少。阴雨天母亲腰椎更是疼痛难忍,田地荒废了不少。母亲看着这些种了一辈子的田地,既心疼又无奈,母亲说:
“不要钱也要给别人种,比荒废了好。”几块田地最后廉价租给了同村其他户。
没地种的母亲也没闲着,她会在那些已经收割结束的田里走一走,拾一些颗颗饱满的落单稻穗,弓腰驼背的母亲一下午能拾一小捆。拿回家扔在鸡窝旁,也能让一群家禽饱餐一顿。一日母亲出门不久就拿回来两大捆稻穗,我们惊讶于母亲的手速,后来才知道是母亲在某户田里的角落处拾到的两捆堆放整齐的稻穗。这应该是被户主遗忘至角落,还没来得及经过打谷机碾打的稻穗。我们夸赞母亲今日走了好运,硕果累累。母亲却将两捆稻穗用绳子扎好送到了这户人家里,顺道喝了碗清茶。
去城里安家落户的那年,庭院内晒谷场上的枣树不再开花结果。第二年父母随我们进了城,枣树像是完成了自己使命,未再吐新芽。成了光杆司令的枣树,光秃的立在庭院内,孤零的守着这破旧的老房子。
几年后母亲回来将家里的老屋翻新了,翻新后的老房子一年也住不了几日,但母亲执意要修缮一番。我明白母亲的心思,这里才是她永远的家。枣树最终被砍伐当作了柴火用,继续在灶炉内发挥着它的余热,这对它来说也许是最好的归宿。庭院内的晒谷场重新铺了一层水泥,显得更加宽阔。只是这宽敞平坦的晒谷场上再也见不到一粒稻谷。
作者简介:孙训美,笔名
麦映清,男,安徽合肥人,
1990
年出生,平时喜欢看书,偶尔写点小说和随笔,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和感悟,作品多次见各杂志报刊。多次获征文大奖。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3060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