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祖母的坟前
文/彭云舫
在那黑色的日子,
驶离的那趟航班,
不知消失在那个星系。
想见遗容空有泪,
欲闻教诲杳无声。
在漫长的思念里,
祖母的背影,
拉成长长的线;
时间的尺子,
丈量着天堂与人间的距离。
清明时节雨纷纷,
细雨沙沙唤故人。
站在祖母的坟前,
思念,潮湿了眼眸。
忘不了,
祖母抚孤成立的艰辛。
祖父早逝,
留下我年幼的伯父,
留下我还在吃奶的父亲。
从此以往,
寡母无依,幼子仃伶。
可怜的祖母含着眼泪,
支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
疾病和贫困,
夺走了我伯父稚嫩的生命。
屋漏偏遭连夜雨,
船破又遇打头风。
我苦命的祖母,
遭受着人间最大的不幸!
为了把我父亲抚养成人,
祖母当牛做马赶工度日,
逃荒讨米忍饥挨饿;
受尽男尊女卑的歧视,
受尽难言的侮辱和欺凌。
尽管如此,
我的祖母依然义无反顾。
用坚韧穿过风雨,
用血泪染红黎明。
严冬过去,
春天来临。
孙儿相继问世,
祖母喜之不尽。
她,又用挚爱,
为我们撑起一片绿荫。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为了让我们不饿肚子,
她老人家嚼树皮,咽草根,
把好吃一点的菜粥留给我们。
为了改善生活,
她老人家日纺花、夜织布,
寒冬腊月累三更。
十年寒窗供血膏,
春蚕到死丝方尽。
生命垂危浑不顾,
谆谆诲语教后人。
祖母是一条河,
流淌着爱的诗韵;
祖母是一本书,
蕴含着美丽的灵魂。

站在李时珍的陵前
文/彭云舫
山中的花卉,
渲染了清明的气氛;
纷飞的细雨,
滋润着思念的蔓茎。
站在李时珍的陵前,
我的思绪如潮奔腾。
跨过栅栏般的岁月,
走进遥远的蕲春——
瘟疫弥漫眼睛,
天空拥挤亡灵。
枯瘦的村庄摇摇晃晃,
百姓的厄运牵动你仁怀慈心。
于是,你放弃利禄功名,
走进医学济世的艰辛。
读破五车甄伪绪,
跋涉万里探真经。
切六脉便知肺腑,
推五行而辨阴阳。
扶伤救死如春风拂面,
妙手回春似华佗显神。
鞠躬尽瘁为苍生,
刳肝沥血著雄文。
《本草纲目》绝伦比,
宏篇浩璧烁古今。
你是牛顿,你是爱因斯坦,
你是横空出世的科学峻岭。
你超人的智慧,
在世界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你浩荡的恩泽,
在人类的血脉里流淌延伸。
曾几何时,铜臭窒人,
灵魂的花朵纷纷凋零。
多少颤抖的呻吟,
渴望杏林春暖的身影。
归来吧,久违的医圣!
归来吧,我们民族的精魂!

清明吊侄子
文/彭云舫
格背井离乡,从师学艺,横遭侮辱,死于非命。清明来临,思念更甚,不禁前去凭吊。
春天无春意,
凄风水淋淋。
黄叶未落青叶落,
白发凭吊青丝人。
千呼万唤儿不应,
一抔黄土掩孤魂。
更哪堪,
点点寒鸦啾鸣。
阴阳两隔,
空有泪湿襟。
缘未尽,
只有梦里共余生。
作者简介:彭云舫,笔名野荷,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仙桃日报特约记者、春华杂志副总编。热爱文学,把文学当作精神管道,宣泄情怀,描绘人生,用生命的激情锻造篇章,著述颇丰。作品散见于《中国文学》《作家报》《戏剧之家》《星星》《绿风》《心潮诗词》等报刊杂志。
南京头条编委会精英团队
顾问:风鸽/李成东
编委:王明生/翁德云
审稿:陈其昌/赵贤龙/万俊卿/燕儿/思羽/单色梦/毕绪金/高鑫/萧瑟秋风今又是/翁德云
主编:无言独上西楼
主播:桃子/林海/阿红/田佳丽/袁嘉敏/蒙古人·大生/素心如雪/晴耕雨读/芳草青青/陈东/雯萱
关于赞赏:阅读量达到4万人以上,点赞人数达到20人以上,留言人数达到20人以上,返实际到帐金额的60%,3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不予返赞赏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