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寻艺术芳踪 品尝精神佳酿
——高晓宇油画欣赏随笔
2月13日上午,应邀参加了“微风山谷——高晓宇当代油画艺术展”开幕式。
为什么用“微风山谷”这么一个展名呢?因谦逊,不说自己是山峰,而说山谷;不说美如狂飙,而说微风。同时又表现了作者内敛、低调、默默耕耘的艺术情操。瑞士班得瑞也有一个乐曲名叫“微风山谷”,这又暗示作者追求画中有音乐似的语言,有艺术的节奏韵律,有动人心弦的情感。
这次展览,共展出100多幅作品,由抽象画、半抽象画和大写意画组成。欣赏起来让人有雨中观花,雾中看山之感。余秋雨在《艺术创造学》中说:“伟大的艺术作品,没有清晰的主题思想,也没有简明的结论。”看这些画,再玩味这个观点,感叹恍兮惚兮的表现真的非常富有艺术魅力。
这些画,以小蕴大,正所谓“芥子纳须弥”。如作者《春潮》是一幅半抽象画,那绿的铺天盖地,不是让我们联想到春的力,春的气势吗?那粉红不是让我们想到桃之夭夭的芬芳吗?我们再细细看来,抽象中还有一个具象——红红的果子,意味更得到了延伸,,似乎作者在白的荒凉,绿的生机,粉的芬芳甜美的关系中表达一种哲理。
欣赏高晓宇先生的画,也让人感叹其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天风云外说》是他的一幅大写意画。这副画打破中和,以失度的比例,形成天地失衡的画面形象。而正是这种失度,天更有视觉冲击力,天显得更辽阔厚重,天形成更震撼人心的艺术画面。于是唤起了我们对天的敬畏。这大概是作者多主题作品中的主题之一吧?再看地是暖色,天是冷色,而最高处是阴森森、冷飕飕的黑色,也许作者要以色彩表现“高处不胜寒”的意境吧。而画外之“天风”,更潜在着一种深深的意味。
高晓宇先生热爱自己生活的陕北这块沃土,始终以自己艺术的眼睛来关注着这里的山山水水。看他的许多油画,能发现他的许多作品,其意象正是来源于自己脚下的土地,并往往构成多层级的意境。比如《独翔》,画面是夜晚的一座大山,这山让陕北的夜晚有一种沉甸甸的宁静,连大山给人的神秘感也似乎有了份量,还蕴含着难以言说的空间滋味,这是一种独特的美,是一种高原艺术家感受到的美。但这副画的题目《独翔》,却让我们又注意到重叠的另一个意境。独翔,谁在独翔?什么在独翔?语言半藏半露,露出行为形式,藏起行为主体;这为主题的多样性埋下了伏笔。这正是高超艺术家的高超构思,自己完成一半,给读者也留一半,属于一种开放式的艺术作品。人们也许想到,静静的夜晚,是一个探索者思绪飞翔的好时间,那大山既是思绪者所处的空间位置,也似乎蕴含着思绪的厚重;那深邃的夜空,也不仅是能压抑人躁动的黑色,而是意味着思绪指向了神秘。这样看来,这副画是赞美哪些理性探索者吧。
感叹他的画,题目就见功力。一个好的题目,能给观众美的鉴赏导向,能开拓画面的意境,深化画面的思想内涵,增强画面的艺术性。再如《只恋这一刻》就有味,画面是山,也像熊熊烈火。是表现一种人生追求,即只恋这一刻,人生一世当成为山,当成为燃烧的火!
好,这样的画真好!一场视觉盛宴,一坛精神佳酿。
春潮

天风云外说

独翔

只恋这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