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诗歌联合会《诗歌有声平台》第3100期

远去的记忆(十六)
——渐行渐远的城市痕迹
作者:森严

一个城市的发展,总会留下些许的痕迹,家乡兰州也是如此,只是这痕迹多已成为人们深深的记忆。
(一)印象中的“电车”
新中国成立以来,兰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主城区不足17平方公里、人口不过24万的西北小城,发展到今天的由三县(皋兰、榆中、永登)五区(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红古)组成的人口438.43万(城镇人口366.35万)、面积达1.31万平方公里的大城市。
曾几何时,兰州作为西北的交通要冲和工业重镇,一度成为国家建设的重点,特别是各路建设大军的到来,让这座古老城市的公共交通发生了根本性地变化。
“电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一种,它的绿色环保一直是时代发展的象征。然而,当年的兰州,时尚的“无轨电车”穿行于兰州的主要街区,一度成为这座山水之城公共交通的亮点。
我从小生活在兰州市中心城区一个名叫小南城巷的老巷子里,出了巷子口便是当年“电车”行驶的必经之路“酒泉路”。那时的电车,既不是当年北京、上海等城市行驶在钢轨之上的“有轨电车”,也不像今天靠车载电瓶提供动力自由行驶的新能源车,车的顶部“长”有两条“长长的辫子”,通过它与架设于道路空中的直流电网滑动连接,为车辆提供电能,从而行驶在架有电网的公交线路上。有时因为行驶过于颠簸,“辫子”会自行脱离电网,造成断电停车,这时车上的司乘人员会迅速下车通过拉扯拉绳将“辫子”重新搭接于电网上。正是因为这个“大辫子”,电车之间只能依次行驶。
当年,兰州市内的公交运营线路加起来不过50条,这其中电车只占了3条,即31路和后加的33、34路,而31路又是最老的一路,它始行于1959年,当时叫2路电车,由西关什字开往兰石厂,后东延至兰州车站并改为31路。自我记事起,31路就在市区行驶。当年的电车有单体的“短车”,也有加长的“通道车”。那个年代不兴广告,车体内外都很“干净”,没有花里胡哨广告的“污染”,车的外表是清一色的上白下蓝。看惯了反而觉着干净利落,倒也不失为一种简洁的美。
那个年代,人们的收入不高,物价相对较低,公交票价也是如此。除长途远郊外,市内公交从3分起步,依次向上有5分、8分、1角、1角3分、1角5分、1角8分和2角。一般来讲,3分可乘三站,三站一个档次票价依次累加,直至2角封顶。那时的公交都有专门的票员在车上售票,无论“单体车”,还是加长的“通道车”,每车配备票员两名,上车的乘客可根据乘车站数的多少即刻购买相应价位的车票。31路电车和1路公共汽车一样,都是从兰州西站发往兰州车站的,全程15公里左右,行驶的路线基本一致,只是在途经南关什字后才分道扬镳,接近终点兰州车站后又汇合在了一处。南来北往的旅客,无论乘的是火车还是汽车,下了车出了站,就免不了要登上电车或其他几路汽车进城办事或投亲靠友。说来也巧,当年的电车离不了两条长长的“大辫子”,开车的司机和票员也都是长发飘飘的女性。她们个个着装整洁,仪态万方。乘客只要上了车,优质的服务便在票员银铃般的话语中得以展现,当年的她们没少为兰州及公交战线赢得美誉,真可谓金城兰州一道靓丽的风景。
那个年代,家乡兰州虽也在发展,但人口的密度远不如今天,路上行驶的车辆相对较少,没有今天所有城市堵车的通病。清晨,紧张繁忙的城市生活就从一辆辆行驶的公交车开始了。近也好,远也罢,人们风尘仆仆,上下班的高峰,公交车始终拥挤不堪,若没有“吃奶的劲”是挤不上车的。也许是三路电车行驶的线路主要在繁华的主城区,可选择的公交车多吧,拥挤的情况要好很多。车速不快的电车当年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很多便利,也让喜欢乘车兜风观赏城市美景的人们有了很好的平台。
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的发展,靠直流电提供动力的“无轨电车”也许是难于适应高效的城市节奏,抑或是运营成本的问题吧,在这个城市风光了40年之后,终于在2008年的5月5日后停了车、拆了线、从此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永久的记忆。
时光如梭,生活依旧,历史的痕迹,犹如一部情景剧,让剧中的人们且喜且悲,从中感受生活的体温。作为剧中人物的我,曾经的“电车”怎不让人怀念、让人留恋呢……
(未完待续)
2023.2.25.✍

作者简介:森严,男,甘肃白银平川区人,国家机关公务员。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甘肃丝绸之路协会国辉书画院秘书长。一个酷爱文学艺术的业余”选手”。从业四十余年来,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业余喜欢舞文弄墨,喜欢书法摄影,其书法与摄影作品多次在行业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奖。近两年开始学写诗歌与散文,诗作以自由体见长,很多作品被自媒体文学刊物登载,个别散文亦被地方纸质刊物刊用,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主席兼总编:梦如诗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钱文昌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晨曦、吥咻、蓝儿
秘书长:艳阳天
总诗评:李希勇
现代诗歌研究院院长:钱文昌
古典诗词研究院副院长:米兰
副总编:追梦天涯
现代诗歌研究院副院长:荷塘月色
主播部部长:艳阳天(兼)
主播部古典诗词音频室主任:米兰(兼)
主播部现代诗歌音频室主任:戴维
主席团专职成员:森严、聂子
南方文学社社长:蓝儿
北方文学社社长:李希勇(兼)
北方文学社副社长:世灵
中原文学社社长:追梦天涯
西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东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儿童文学社总社长:追梦天涯
少儿语文培训部部长:秋竹

中华诗歌联合总编辑部
古典诗词音频审核:米兰
现代诗歌音频审核:戴维
诗歌、音频总审核:艳阳天
总编辑:梦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