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管龙根,中华全国知青作家学会理事。自由撰稿人。诗歌曾获全国知青文学大奖赛二等奖。其作品在海内外华人作家圈有影响。
数数
文/管龙根
过年了,男女老少都在数数
先数羊,再数红包
还有少不了的压岁钱
年终奖是职场最后的晚餐
此时的信封讲究的是福禄
恐怕最难受的是数日子
跨年便是七十一了
多想倒着念
十七岁就像一首朦胧的诗
弹着背离的主旋律
一声长叹七千里路
从此开始数数
数火车的咣当声
数一封家信的脚步
数一条长垄的心跳
数寒冬腊月寒流的呼
如今,好日子不敢数了
想起曾经的老毕
倒数五个数
心中不寒而粟
过年了,谁家还在数
开门便是福
在此新年之际,我向你和家人拜年了,祝兔年平顺安康,阖家幸福!
2023年除夕夜
任何一种本领都可以驰骋江湖
今音(雍赓)评论:
这首诗歌也是一种本领显示,比如走惯夜路的人与众不同。诗歌《数数》是写给一些同龄人看的,尤其是相同经历的人。“一声长叹七千里路”既是问候,也是关照。诗歌的不同凡响,是写出了境界,不知能否惊醒笼中鸟。“七千里路”温馨知多少,老天知道。久住城里的人并不清楚,因为相对诗歌人物而言,是属于那种养尊处优的神态。这是诗歌对历史进行甄别的一条界限。
诗歌的婉约之美也表现在这个第二段。也是人物经历的一种角色转变。不是任何人都有这方面的经历。第二段和第三段也是诗歌人物的一种心理养成。比如,“七十一”年也算已经是做好了一件事情,其中“数数”的心态,这个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恐怕不是人人都懂。于是这首诗歌有两个值得关注,一个是心理,另一个是心态。能够让人物坚定自己理念的,恐怕也和那段经历有关。第二段第四行“十七岁出行”和第四段第一行“如今”是诗歌发展的两个方向,从地理位置看也是背道而驰的。
诗歌人物所处在水一样的四段当中,从目前来看,其实是以有形包容以无形。比如,有形于“十七岁”那年,而无形于是指世界的秩序动荡。在动荡中能生存下来,本身就是一项技能,而技能就是本领。这是诗歌的模糊镜面。照于现实,会发现不少这样的现象,比如“七十一”的现象。诗歌的智慧和节制也在这个地方。诗歌的边际控制的非常棒。因为,“过年了”。同时,在“七十一”里面,有各种本领的人真的不少。
作者:管龙根
评论:今音(雍赓)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