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颂组诗
(十)
作者:朱双顶
“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二十九位“七一勋章”获得者,就是二十九面先锋旗帜迎风招展,鼓舞着中国人民向着新的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而我的一组颂诗就在这高高飘扬的党旗下落笔,向时代楷模们致敬!
一一题记
其二十八、移动“界碑”魏德友
“我其实没做什么
几十年来就一直在做一件事”
这一做
一生风雨无阻
“七一勋章”在你胸前挂
人民大会堂聚光下
最高荣誉让你享
全国人民为你赞
这一件事多难又多大
“党指向哪儿
我们就走到哪儿”
这一走
从北京到新疆
支边热情国境线上把家安
半个世纪到如今
五圈赤道地球绕
二十万里脚步量
二十公里筑起“活界碑”扬
“听党指挥再艰苦
也要留在那里把边防守”
这一守
多少春夏秋冬
你草原深处独自把辛苦担
十个蚊子一盘菜
地窝之中风雪埋
无人区里任行走
你放牧巡边义务将责任扛
“这些荣誉太高了
没做什么架不住”
这一享
人生映称辉煌
边防线上喜添一道雨后虹
移交地方你不走
家人屡劝你不回
看守边疆誓不去
豪迈之中谁人小瞧你的功
山花正盛
牛羊悠闲
萨尔布拉草原
你就是一道风景线
老伴说
“说不苦那是假的
他惦记着边境
我惦记着他
走不了”
你与老伴继续守
“只要我还能走得动”
一生只做一件事
一件事中见伟大
注:魏德友,1940.11.生,山东临沂市沂水人,新疆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退休职工,兵团精神的典型代表,百年党庆“七一勋章”获得者。他自1964从北京军区转业到新疆,坚守新疆毗邻边境线的一片无人区到如今,把家安在边境线上,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为国义务巡边50余年,总里程达20多万公里,可绕赤道5圈,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截堵牲畜万余头,管控区内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被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他的事迹以原型改编拍成电影《守边人》,在北京首映。先后获得“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
2022.10.28
其二十九、继承父志瞿独伊
“此地正好,开枪吧!”
父亲的从容就义
是你心中永远的痛
让你继承父志跟党走到底
父亲在天之灵
凝视你的“七一勋章”而欣慰
幼小的你
随父母参加党的“六大”
来到莫斯科
红色之风从此来将你薰染
父亲为国捐躯传来时
十四岁的你洒泪紧拥“忽忘我”
一张明信片伴你走上革命路
“‘好爸爸’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红色基因就这样传
你跟随母亲回国来继父亲志
不想遭遇坎坷被军阀囚
四年狱中受煎熬
你人小志坚初心立
也如父亲是好样
敌人诱惑你回答响当当
“决不单独出狱
决不为你们工作”
绝食斗争悼念战友你参加
《囚徒歌》里精神有
党营救后进延安
从此革命接过棒
新中国的大典上
你俄语翻译之声传遍世界中
新华社里建新功
莫斯科分社你开建
零起步里把路闯
再难也要顶着上
周总理访苏
你便成了翻译员
首批出国记者生涯
你也是响当当
回国又历风雨路
无私奉献到离休
淡泊名利不特殊
从不向党提要求
无人知晓你就是
党的初代领导人之后
为让后人了解革命史
你强忍心痛去寻父之路
再现先辈慷慨就义英雄举
《秋之白华》传世上
九十六岁之时的你
依然抱病出镜《天地英雄气》
清唱起
父亲翻译的《国际歌》
弥留之际你忘记全世界
唯独记得瞿秋白
坚定党之信仰你无忘
注:瞿独伊(1921.11.5一2021.11.26),曾用名沈晓光,出生于上海,1946.8入党,浙江萧山人,百年党庆“七一勋章”获得者。离休前为新华社国际新闻编辑部干部,她是瞿秋白之继女,杨之华(“六大”代表,中央委员,早期革命者)之女。她是开国大典登台俄语翻译,第一批派驻莫斯记者,多次任周总理和访苏团翻译。
2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