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再读祭文倍思之
作者:苑 枫(读书小记 )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翻阅诸多祭文,不乏家祭,祭父祭母,祭兄弟姐妹,祭朋祭友祭亲人:公祭,或國祭,尤其是伟人,功勋英烈,多以介之推为例。祭人民英雄……也有如早期的有据可查的名篇见《古文观止》,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祭鳄鱼文》,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

而最为感动的还是祭黄帝陵,早有赵匡胤、朱元璋,历代皇家帝王,后又有程潜写匾:人文初祖,(迄今仍悬挂在黄帝陵正面门楣上)或为人文始祖。历年国内与海内外赤子多有归来祭祀的,祭文颇多,各有千秋,文辞庄重而严肃,深沉而诚恳,堪称经典,以励后人。历代历年的祭典,规模之宏大,人数之众多,各抒中华民族之气节,仰望人文始祖之庇佑。言辞凿凿,字字珠玑, 堪为典范,值得后人拜读与继承者多矣。

但诸多经典祭文中,唯选自1992年,诗刊七月号四言诗《祭黄帝陵》。这是1937年4月8日毛泽东亲笔书写的,并于同年3月9日《致范长江》,4月6日以毛泽东、朱德名义发表于延安《新中华报》全文为四言,56句,共226字(见照片)。并于清明节时敬派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皇帝之陵前。文中:“赫赫始祖,吾华肇造……东等不才,剑履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还我河山,卫我国权……”立誓宣言,以表救国拯民之夙愿。

今日看来,伟哉大气,实乃箴言。清明又到了,在家祭之时,何尝不以家施国,一杯清酒,一盘时鲜果蔬,祭奠一下人文初祖,或许这也就是家国天下了吧。古人不是说“位卑未敢忘忧国”吗。即使是小小百姓,数典不可忘祖,祭祀仍应先祭初祖。不忘初衷,不忘浩浩中华,泱泱华夏,以表吾祖五千年光辉伟业,以遗子孙后代光大发扬,建功立业,强我中华。尤其在历代先人的革命奋斗中,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以中华雄健之姿,永立世界民族之林。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以之告慰先祖,不负所望。
一介百姓,小小草民,冒昧直言,初祖见谅。尚飨!

苑枫 于2023年4月2日清明节前 晚风斋


